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中文系科研工作比较活跃,系上教师与外校教师合写的《应用写作》一书已由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潜书注》(与外系、校外单位合写)、《闻一多论古典文学》、《古代文坛故事》、《成语述源释义》等书稿将分别由四川、重庆、陕西、宁夏等省市的出版社出版。其他列入四川人民出版社、巴蜀书社、重庆人民出版社的选题计  相似文献   

2.
简讯     
我校一批论文获江西省 2 0 0 4年优秀高教科研论文奖根据江西省高等教育学会赣高学会 [2 0 0 4 ]1 4号文《关于公布 2 0 0 4年优秀高教科研论文获奖名单的通知》精神 ,省高教学会开展了 2 0 0 4年优秀高教科研论文评奖工作。我校 5篇论文分获一、二、三等奖。其中 ,常务副院长黄保强教授和科研处计斌副教授合写的《地方教学型高校的规模与效益 :一个案例研究》获一等奖 ;党委副书记熊才水教授、冷树青教授合写的《论高校德育工作的若干原则》 ,杨焱林教授、漆晗东副教授合写的《以教学质量求生存 ,以办特色求发展》 ,张伏龙副教授撰写的《也…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治体制改革就必然提到日程上来。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並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改革。只有科学地认识这一问题,才能正确把握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性质和特点、坚持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相似文献   

4.
涉及经济案件的科技人员罪与非罪的界定贺文随着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1985年至1988年,党中央、国务院先后作出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规定》、《关于深化科技...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联系我国的实际,阐明了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规定了改革的方向、性质、任务,以及各项基本方针政策,是指导我国各族人民进行全面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纲领。本文侧重就民族地区如何贯彻《决定》的问题作一个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于今年六月在听取中央书记处、国务院经济工作汇报会上和政治局常委会上指出:“现在看,不搞政治体制改革不能适应形势,改革应包括政治体制,而且应做为一个标志。”又说:“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理论工作参考》1986年第8期)如果说,经济体制改革首先遇到人的障碍,需要通过政治  相似文献   

7.
一、《决定》的基本精神及其在理论上的重大突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决定》按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总要求,突破了旧的传统观念和僵死的经济模式,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经济体制,并从理论上和政策上系统地全面地提出了一系列经济改革中的重大问题,阐明了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规定了改革的方向、性质、任务和各项基本方针政策,进一步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制订了全面的蓝图。《决定》在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充实和深化。  相似文献   

8.
<正>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价格是最有效的调节手段,合理的价格是保证国民经济活而不乱的重要条件,价格体系的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中央的这个《决定》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既为价格体系  相似文献   

9.
齐鲁书社2009年出版了余同元教授和王来刚先生合写的新著《关东鲁商》,透过这本学术著作,我们看到了闯关东研究的诸多开拓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决定》的历史性贡献之一,就是明确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新概念,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科学论断。  相似文献   

11.
来信摘登     
山东师大学报编辑部: 贵刊今年第4期刊登的王锡孝、银海二同志合写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根据地经济建设》一文,我们拜读后,得益不少。不过,该文有些史实不对,有必要更正。一、该文说:“在政府的大力提倡和资助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得到很大发展。仅闽、赣两省十七县就建立起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一千四百二十三个”。这是把各种合作社的数字误认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数字了。毛泽东同志在《我们的经济政策》一文中指出:“据一九三三年九月江西福建两省十七个县的统计,共有各种合作社一千四百二十三个”。二、该文说:“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又先后作出了《关于经济政策的决议案》、《暂行税  相似文献   

12.
两年前,厉以宁教授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取决于所有制改革”的著名论断,校庆90周年前夕。厉以宁再次深入强调了这一点,并使之成为北京大学课题组提出的《1988—1995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纲要》的出发点。《纲要》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企业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应当从非规范化的承包制开始,逐渐过渡到股份制,由此而实现所有权的明确化和企业的公司化是企业体制改革的目的。价格机制和收入分配机制的改革必须服从于企业体制改革,并随着承包制和股份制的进展,经过一次较大的价格调整,最终实现市场定价。农业必须有重大的制度创新,其要点是运用金融机制组织生产与土地使用权转移。外贸改革的关键是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外贸企业,确立谁  相似文献   

13.
<正> 近读《中国地理》(人大复印资料)1988年4期姚宝埴、王立红二同志合写的《山西历代人才的地理分布及分类特征》一文(简称姚文),欣喜之余,甚感该文尚有一些失误之处,有必要进行商榷。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适时地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并首先在农村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发表,标志着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选择和确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本文准备就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诸方面的特征和要求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了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同时,还强调指出: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决定》为极其复杂的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和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各少数民族将很自然地会在这一浪潮中发生变化。随着这种变化,我国的民族关系亦势必有所发展。正如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所指出:“经济体制改革,不仅会引起人们经济生活的重大变化,而且  相似文献   

17.
<正>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石,也是经济理论界长期争论的重点和难点。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正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白云:<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三题>,《教学研究》1990.5),也是我国90年代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和总目标(陈锦华:《逐步建立  相似文献   

18.
基础创立法,法又为自己的基础服务,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影响着并对基础发生影响。”①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随着《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全面贯彻,正在向纵深发展,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经济法同步前进,经济体制改革促进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在理论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我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也是住宅改革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效的同时,中央发表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就是“以经济建没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