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发展观刘钰,沈建国社会主义发展观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深入研究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发展观,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实践意义。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发展观是在洞察时代特征和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的...  相似文献   

2.
试论邓小平同志的发展观罗全希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发展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最卓越的理论创新。学习和把握他的发展观,对于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心,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借鉴西方国家新的发展理论,总结新中国建立以来社会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协调发展的社会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是邓小平社会发展观的逻辑基点;立足现实,协调经济领域的重大关系是邓小平社会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协调利益关系是邓小平社会发展观的归宿。研究邓小平的协调发展观,对于全面理解邓小平的发展理论,对于正确把握科学的发展观,对于应用科学的发展理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小平发展观是邓小平对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理性思考,是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总结。邓小平发展观是由很多理论观点构成的,与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是不能分离的。科学发展观和邓小平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5.
经济发展观是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之中,体现着理论与实践结合中的创新思维。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长期性的正确认识是构筑邓小平经济发展观的重要思维出发点,邓小平正是在此思维基点之上形成了科学的经济发展观。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科学总结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依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从不平衡性、开放性和特色性的思维视角,站在经济全球化的战略高度,构思了一系列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与科学构想。  相似文献   

6.
简论邓小平的发展观孙淑娜抓住时机,加快发展,是邓小平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基本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项重要内容。《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许多篇幅都是论述发展问题的。深入学习和全面把握邓小平的发展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发展理论十大观点曹普邓小平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战略家。邓小平战略思想内容极为丰富,而其科学的发展观,则是这一战略思想贯穿始终的红线和突出主题。邓小平发展理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论邓小平的政治发展观臧乃康邓小平的政治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完善。它不仅为中国政治现代化提供了直接指导,而且左右着整个现代化的进程和全局。邓小平的政治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学说与...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的经济思想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读《邓小平的经济思想》一书辛向阳邓小平同志是中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总设计师,他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他的经济思想则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邓小平的经济思想指...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最卓越的理论创新。它体系庞大、结构严谨,内容广泛,包括发展的地位与指导原则、发展的路线与方针、发展的目标与模式、发展的道路与格局、发展的战略与策略、发展的阶段与步骤、发展的手段与方式、发展机遇与挑战、发展条件与保障、发展的领导力量与依靠力量等内容,构成了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观完整的理论科学体系。在此体系中,邓小平关于发展地位、发展道路、发展战略、发展动力等思想是核心内容,是筑起邓小平发展理论大厦的五大思想支柱。一、关于发展地位的…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的政治发展观,主要是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邓小平政治发展观以现代文明作为审视民主政治的标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经济方式来解决政治问题,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思维范式的转换;邓小平政治发展观的价值取向是中国式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通过政治体制改革,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在社会稳定的状态中实现政治发展,这是目标、原则、途径和特征辩证统一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2.
试论邓小平的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邓小平的发展观余向军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设社会...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的政治发展观 ,主要是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邓小平政治发展观以现代文明作为审视民主政治的标识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用经济方式来解决政治问题 ,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思维范式的转换 ;邓小平政治发展观的价值取向是中国式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 ,通过政治体制改革 ,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民主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在社会稳定的状态中实现政治发展 ,这是目标、原则、途径和特征辩证统一的科学的发展观 ;邓小平政治发展观以渐进改革作为选择方式 ,务实主义的观念模式 ,试验性的方案选择和迂回式的改革发展战略 ,共同形成了中国政治体制渐进改革思想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在邓小平理论博大的思想体系中,治国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中光辉灿烂的一页.他的治国思想,一个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始终坚持协调发展的观点.邓小平的协调发展观充分体现在他坚持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坚持协调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关系.研究邓小平的协调发展观,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的社会发展观是当代中国发展问题与唯物辩证法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有机组成部分。邓小平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思想,是邓小平社会发展观的精辟概括。  相似文献   

16.
试论邓小平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赵俊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产生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的完整体系,其...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和邓小平对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都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形成了各自的社会主义发展观。通过对邓小平和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发展观进行比较研究,可以看出毛泽东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发展观有许多相似之处,邓小平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了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发展观。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指出,历史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现代化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在邓小平这一理论指导下,本文论述了以下几个问题经济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差异性与同一性;融入经济全球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原则是应对经济全球化、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19.
简论邓小平经济理论科学体系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论邓小平经济理论科学体系的建构宋凌霄邓小平的经济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最富有创造性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它系统地正确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建设领域的一系列问题,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科学理论体系。学习研究邓小平的经济理论及其科学...  相似文献   

20.
一、继往开来的“三步走”1977年,在邓小平的倡导下,中国的现代化运动重新启动。在这场伟大的运动中,邓小平作为总设计师构想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根源,是邓小平同志深谋熟虑的结果。根据邓小平的构想和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党的十三大正式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十三大报告提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经讲生产总值比一九八①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