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性服饰与男性目光文/叶青谁都知道,对于服饰的审美男女各不相同。大多数的女性对自己的穿着打扮自有一套。她们或许是过于矜持,或许是过于自信,或许是过于害羞,并不常向男士们询问对自己的看法。但是,当男士们的目光投向她们时,她们又免不了好奇疑惑,迫切想知道...  相似文献   

2.
<正>清一代,女性诗歌创作呈现出一个繁荣的局面,相对宽松的文学环境与重视才学的家学教育,都使得清代女性诗歌在世界女性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诗文集更是“超轶前代,数逾三千”。清代女性诗歌因其一向为学者重视,近年来,学者在地域、家族、理学等角度观照清代女性诗歌创作,对其创作动因、写作环境、作品本身以及诗学批评等方面进行剖析阐释。其中能够达成共识的是,清代女性诗歌创作与当时的社会风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介绍清朝最开始在西藏实行政教分离、以蒙治藏政策。其次介绍以藏治藏政策的由来及政教合一制度的最终确立。最后介绍了清末西藏地方新政的详细情况。本文以历史时间为线索详细介绍了清王朝在不同阶段在西藏地方实行的各项政策。  相似文献   

4.
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以来,上海便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它是中国各个领域近代化尤其是近代社会文化的见证。我们可以透过近代以来上海人的生活方式变化,便可以证明这个观点。而服饰历来是涉面较广,最能够直观与快速地反映当时社会生活方式和时尚变化的要素之一。而随着女权主义的兴起,中国近代上海女性的服饰变化彰显了时代的变迁,并活灵活现地反映了都市女性生活的场景,折射出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态势。  相似文献   

5.
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文化交融的大趋势是势不可挡的,满族入关以后既吸收了汉族传统的服饰制度又保留了本民族服饰的特色,形成了满汉交融的服饰特点。从满汉服饰文化交融的历史背景、满汉服饰交融的具体表现等方面入手,试从满汉民族服饰的历史文化背景、满族的民族特色"马蹄袖"、顶戴花翎、旗袍等方面,浅析满汉服饰上的文化交融。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女性的文学创作源远流长,有其重要的价值和地位。在清代,泰州地区女性文学出现了较为繁荣的局面。本文试以此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环境、家族学风、自我意识和有识之士提携等方面分析泰州女性文学兴盛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8.
张晓红 《现代妇女》2010,(8):103-106
服饰是一定时期物质生活和思想文化的综合反映。温词中有大量的女性服饰描写,真实生动而比较全面地展现了晚唐女性服饰的特点,这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女性的生活、观念及社会风习等,从这一角度看,温词具有一定的服饰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9.
教俗博弈是伊朗政治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突出特点,女性头巾是其重要的社会表征,并演化成为鲜明的政治符号。伊朗女性头巾的摘戴之争发端于19世纪末政治现代化进程之始,经历了从民间探讨到官方强制的历史过程。无论是巴列维王国还是伊斯兰共和国,官方都通过强制头巾“摘”或“戴”的方式来强化政治权威,以实现政权合法性和国家意识形态在社会领域的延伸,而社会群体对官方的认同与反抗也体现在女性头巾的摘戴之中。女性头巾摘戴之争所折射出的伊朗现代化进程中的矛盾,不仅包括传统势力和新兴群体间的张力,也体现了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博弈。伴随经济现代化的深入影响,头巾自抉将逐渐作为女性公民权利的体现,预示着伊朗政治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话说服饰     
应该肯定地说,我们今天所居住的城市,随着混凝土的日益浇结和二氧化碳的愈发排泄而日渐苍白。只有服饰,组成了城市季节的风景,丰富了麻木于大自然清新灵动中的我们的视线,让我们敏锐地感觉到这第二自然的分明,次第而开,如期而至。说到服饰,不能不说女人。女人爱美...  相似文献   

11.
沈立新,1950年10月出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西省政府文史研究馆特邀书画家,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新余市书协名誉主席、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新余市政协副秘书长、文史委主任。  相似文献   

12.
茶馆又名茶肆、茶楼等,是以饮茶为中心的综合性活动场所。茶馆随着饮茶活动的盛行而出现,随着城镇经济、市民文化的发展而兴盛。茶馆的雏形是茶摊,最早可追溯到东晋。茶摊居无定所,流动性很大。茶铺固定下来成为茶楼是唐代的事情。唐时佛教盛行,寺院专设有茶堂,是众僧讨论佛理、招待施主宾客饮茶之地。在寺院饮茶习俗的影响下,民间饮茶浙成风气,从而促成了我国最早茶馆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饮食与服饰     
人生在世,吃穿二字。 这是一句老话。老话不一定对。这句话表达的人生观,就不怎么样,甚至应该批判。人生在世,当然决不能说就是吃穿二字。不过,不吃不穿,或没吃没穿,只怕也不行。所以,饮食和服饰,历来被中国人看得很重,其中透露出的文化信息,也挺值得琢磨。  相似文献   

14.
服饰与法规     
服饰与法规文/走之图/雅兹人类历史上,大多数社会都有法律规定允许公开裸露身体的程度。在有些国家和地区,未经许可穿着官方制服或异性服装是违法的。还有其他一些法律,用以限制反映个人社会地位的服装来维持社会秩序,它们被称之为限制消费法令。古罗马人通过最严厉...  相似文献   

15.
For people who are interested in shopping at boutiques, Xinle Lu and Changle Lu are must visits in Shanghai's former:French quarter.  相似文献   

16.
云云 《公共关系》2001,(3):54-54
女子的服饰和化妆要求比男子高,不可随心所欲。1.忌眼影使用非自然色。女性应体现出和谐的温柔的美,如果在公关交往中女性使用湖水蓝、湖水绿、鲜蓝等闪光眼影,就会破坏这种美。2.忌质量低劣的口红。低质口红容易把印痕留在鸡尾酒吸杆上,或留在咖啡杯、高脚酒杯、茶杯的沿口上。口红的颜色也忌太艳,应与自己的外貌和衣服的色调统一和谐。  相似文献   

17.
伊斯兰教对服饰不如其他宗教规定得严格。缠头和长袍是伊斯兰信士身份的重要标志,但颜色和式样各地各派不尽相同。伊拉克以西的穆斯林世界,信士们穿宽袖长袍,长袍通常为深蓝、深灰或深棕色,偶有黑色。长袍里面是条纹长衫。头上是一顶红色软毡帽,毡帽上装饰一条蓝色流苏,毡帽外裹白色缠头。在叙利亚,白色缠头里面是红色硬毡帽。伊拉克以东,逊尼派信士在长袍外面套一件棕色或黑色的驼毛罩袍,再拴一根腰带。缠头里面没有毡帽,戴绿色缠头者则表示是一位谢里夫(先知穆罕默德的后裔)。十叶派信士的长袍是黑色的,表示对  相似文献   

18.
利比亚是个阿拉伯国家,居民绝大部分是阿拉伯人,也有一部分黑人和图阿雷格人,其服饰也因此而呈现出不同的特色。一、阿拉伯人的服饰利比亚阿拉伯人的传统服装与北非其他国家阿拉伯人的传统服装大体相似。男子头戴一顶红毡帽(这显然是受土耳其人的影响,是奥斯曼帝国统治北非时的遗物),也有戴白帽子  相似文献   

19.
藏居·藏寨     
马宏伟 《城市》2011,(12):1-F0002
  相似文献   

20.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这个丙申年的四九,张北草原虽然雪沃纵横,霜天寥廓,可是,群众的心中却暖意融融.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驱车一个多小时,来到张北县,踏着皑皑白雪走进了小二台镇德胜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