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作栋 《职业》2017,(11):76-77
本文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针对企业用人需求,分析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依据,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工程机械装配与调试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并阐述了课程体系实施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廊坊职业技术学院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按照工作系统的要求设计学习系统,形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基于工作过程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原有课程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原则和方法。确立了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能力为本位,从职业岗位需求出发的课程体系构建思路,给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框架。  相似文献   

4.
钟晓棠 《职业》2011,(23):109-110
网络组建与维护能力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之一。为实现学生与未来工作岗位"短距离对接",笔者所在学校对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所谓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依据围绕职业活动中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开发和建设学习领域课程,突出能力本位教育,注重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下面以《局域网组建与维护》课程为例,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开发和实施效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邱云 《职业》2011,(6):55-56
一、课程来源与定位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是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同时也是高等职业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设课程,根据职业岗位及岗位群的要求,并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因此,从传统的以学科建设为主体的课程模式转向以行动体系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已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6.
王川 《职业时空》2012,(4):14-15
在任何一种教育体系中,课程始终占据核心地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体系观念的更新和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文章阐述了高等职业院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改革与设置的思路,依据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重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7.
李代俊 《职业》2011,(11):113-114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改革多是借鉴"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在进行学习领域课程体系的开发,而逐渐脱离了以分学科课程为基础的综合课程方案。在学习领域课程方案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学习情境,学习情境要在职业的工作任务和行动过程的背景下,  相似文献   

8.
邢燕  邓海波 《职业》2013,(27):33-33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依据并围绕职业活动中,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教学模式内涵进行了分析,对其特点、基本理念、实施步骤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教学模式应当强调行动、职业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致力于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的课程体系,对高职课程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坚持多层次相结合的理念;在实施过程中,要确定职业岗位要求与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进行学习情境与课业设计。  相似文献   

10.
黄建峰 《职业》2011,(30):144-146
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开发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在借鉴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模式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体系开发模式,是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BAG法为课程开发方法、以学习性工作任务为课程内容的载体、通过行动导向教学来加以实施的一种课程体系开发模式。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常规学科课程体系下,毕业生在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过程中,用于判断、选择以及整合相关知识的思考和准备时间。下面结合我院眼视光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开发实践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1.
黄朝霞 《职业》2014,(17):101-102
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已成为各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的方向,本文以所在院校开设国际商务与货代专业为分析对象,结合该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开发实践具体论述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商务与货代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相似文献   

12.
庞钧涛 《职业》2012,(29):63-64
本文针对当前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课程体系陈旧不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缺乏办学特色等问题,提出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即: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行动导向的学习。  相似文献   

13.
夏学文 《职业时空》2009,5(12):41-42
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由于职业教育特点及现行课程存在不足,改革势在必行。通过转变观念,基于工作过程重构课程体系,基于行动导向实施教学,课程改革取得了实效。  相似文献   

14.
谈文洁 《职业》2014,(15):89-90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本文根据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思路,对基于工作过程的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作了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15.
徐艳琴 《职业》2013,(21):25-27
广告策划课程是很多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学习领域课程模式为广告策划课程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基于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的高职广告策划课程开发与设计,应围绕广告策划职业能力,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对课程目标、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教学单元学习情境进行整体开发和设计,从而构建高职广告策划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6.
论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的基本程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梅  杨玉泉 《职业时空》2008,4(11):54-55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念和模式的重要转变,其基本要求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在一定的课程观的指导下,应用新的课程开发方法,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实现课程体系结构从学科结构向工作结构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王孝燕 《现代妇女》2014,(11):247-248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要从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分析、对外贸易工作领域分析和国际贸易专业学习领域分析三个方面对课程体系进行思考,从而准确地把握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开展国际贸易专业学习领域分析,构建更接近于职业教育的本质与目的的、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需求有机统一的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18.
袁媛  马光伟 《职业》2013,(26):98-98
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背景下,本文重点探索技工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之路,以及如何建立“学习中工作、工作中学习”的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9.
当前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已经成为我国高职教育课程发展的重要方向。文章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实际的教学实践,对基于职业工作过程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信息安全技术专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作为新兴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其课程体系不科学、不完善。文章分析了高职课程开发以及信息安全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信息安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过程,以期对信息安全技术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