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元代以来,中国伊斯兰教就开始"以儒诠经"的尝试,到明中晚期清初期,在经济、文化最发达的江南地区,出现了一批精通儒释道经典的回族学者,如王岱舆、刘智等。他们将伊斯兰文化同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相结合,在保持伊斯兰教本质特性的基础上,融合儒家文化内涵,开创了中国伊斯兰文化体系,这对于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发展,以及伊斯兰教中国化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西藏是一个佛教盛行之地,研究西藏的人都研究藏传佛教。但世界上有三大宗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决不会置西藏于不顾。研究中国伊斯兰教史的学者往往对西藏的伊斯兰教不置一词,因为他们缺乏资料。有伊斯兰教,就有穆斯林,但这些穆斯林又并非都是回族。白寿彝等人编写的《回族简史》对西藏的回族也不置一词,也是因为极度缺乏资料。因此,这个问题就变得引人注目了。笔者试图勾稽多种文献,对伊斯兰教在西藏的传播及其发展、对穆斯林在西藏的活动,作一番初步的叙述,以供从事西藏史、回旅史及中国伊斯兰教史研究的学者们参考。由于资料的极度缺乏,不可能作很系统的论述,请同志们原谅。  相似文献   

3.
李兴华 《回族研究》2005,(3):100-113
本文叙述了昆明伊斯兰教的地位,对伊斯兰教传入昆明的时间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然后分元、明、清、民国四个历史时期介绍了昆明伊斯兰教兴盛、变化、曲折、恢复转型并逐步走在全国前列的大致过程,顺便也研究昆明如何逐步成为了云南经堂教育中心,最后简章列举了昆明伊斯兰教现存的墓地、碑刻、匾额。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三位作者在中国伊斯兰教与世界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以儒诠经"与"回儒共明"、伊斯兰教在中国的民族化与本土化等方面的对话。  相似文献   

5.
李兴华 《回族研究》2006,(2):88-102
本文首先介绍了兰州的辖域及历史沿革,然后提要式地列举了兰州伊斯兰教的地位。接着根据伊斯兰教传入甘肃的一般情况,谈了对伊斯兰教传入兰州时间的初步看法。而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兰州伊斯兰教大事、清及民国伊斯兰教政策在兰州的实施及兰州的清真寺三个方面。特别是在研究兰州清真寺时,倾向于认为兰州是经堂教育制度化中的一个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关键城市。在这之后又对兰州的门宦及其拱北作了尽可能全面和简略的列举。最后探讨了可以认为是清末民初兰州伊斯兰教“特产”的灵明堂及由灵明堂创传所折射出的这时兰州伊斯兰教的“一角”。  相似文献   

6.
大同伊斯兰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介绍了大同辖域的历史变迁,接着概括了大同伊斯兰教的地位,探讨了伊斯兰教传入大同的时间。然后重点叙述了伊斯兰教率先在大同普传的情况及其主要特征,介绍了大同辖域内的几座有特色的清真寺及与它们相关的经堂教育、明清人物等情况。随后简单介绍了明嘉靖丙午陨石题记,列举了大同辖域清真寺碑刻匾联名单。最后陈述了对大同伊斯兰教研究有关键意义的“大人坟”的现有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7.
李兴华、冯今源合编的《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1911—1949)》,最近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我国伊斯兰教研究方面的一项重要资料建设工作,也是对1911至1949年间中国伊斯兰教史研究成果的一次系统总结。伊斯兰教传人中国,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对中国境内的回回、维吾尔等10个民族1,400万居民,有着广泛深刻的影响。搜集并整理中国伊斯兰教史的资料,对研究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和衍变,探索中国伊斯兰教思想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写好中国伊斯兰教史,以至于对写好中外文化交流史、中国思想史、中国民族史等,都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重视研究西部大开发中的伊斯兰教现实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必须正确处理大开发与伊斯兰教的关系 ,从而动员和团结广大穆斯林群众积极投身于西部大开发的伟大进程 ,组织和推动伊斯兰教界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积极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本文作者根据工作实践 ,提出一些与西部大开发有关的伊斯兰教现实问题 ,并认为应切实加以研究探讨 ,如维护祖国统一 ,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 ;关注中国穆斯林与西部地区城市化的关系 ;加紧培养造就新世纪伊斯兰教事业接班人 ,其中包括伊斯兰教高层人士或领袖人物 ,也包括一批高素质、爱国爱教的年轻阿洪或毛拉 ;在广大穆斯林中进一步加强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制教育 ;研究和掌握利用网络技术传递伊斯兰教信息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大化循环,尽终返始--清初回族思想家刘智哲学观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初回族思想家、“天方学人”刘智 (约 1 660—约 1 730 ) ,从伊斯兰教教义学的立场出发 ,基于在中国弘扬伊斯兰教教义思想的神圣使命感 ,以其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 (特别是其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 )学养与系统的回教教义学研究 ,在吸收回族先贤王岱舆 (约 1 580— 1 660 )、马注 (1 640—约 1 71 1 )等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终于构建了以“真一说”为基础、以“人论”为主要内容的、博大精深的中国伊斯兰教哲学。本文拟对刘智在创建中国伊斯兰教教义思想体系的过程中 ,如何吸收和改造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及其概念 ,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正确处理大开发与伊斯兰教的关系,从而动员和团结广大穆斯林群众积极投身于西部大开发的伟大进程,组织和推动伊斯兰教界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作出应有的贡献,积极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本文作者根据工作实践,提出一些与西部大开发有关的伊斯兰教现实问题,并认为应切实加以研究探讨,如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关注中国穆斯林与西部地区城市化的关系;加紧培养造就新世纪伊斯兰教事业接班人,其中包括伊斯兰教高层人士或领袖人物,也包括一批高素质、爱国爱教的年轻阿洪或毛拉;在广大穆斯林中进一步加强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制教育;研究和掌握利用网络技术传递伊斯兰教信息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