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关于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领导权的思想,是马列主义的重要理论原则之一;这一思想理论原则在近代中国出现,是马列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结果。对此,大家的看法是一致的。然而,这一思想理论究竟是谁最早在中国明确提出并结合中国的实际而进行论述的呢?对于这  相似文献   

2.
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原则。邓小平实事求是的理论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为基础,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提出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思想方法和原则,形成了一条指导改革开放的正确的思想路线。我们学习和贯彻党的...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作了新的概括,是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课题的科学回答,具有深邃而丰富的、系统的理论内涵,是对马列主义建党思想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 ,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党的十六大郑重地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了党章 ,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成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我国的科学事业 ,为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繁荣提供了保证、指明了方向。一 “三个代表”要求是衡量我国科学事业的根本尺度江泽民在…  相似文献   

5.
“以德治国”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落实这一重要思想 ,既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又要在实践中坚持理论创新 ,用不断发展和创新的理论去指导“以德治国”的实践  相似文献   

6.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民主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民主的思想理论观点,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制定了一系列方针原则,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民主观。  相似文献   

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蕴涵的深刻哲理,有助于我们完整准确地理解、把握其理论内涵与精神实质,阐述它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党建学说的坚持、丰富和发展,充分发挥其在新世纪党建工作中的纲领性指导作用,提高我们实践"三个代表"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相似文献   

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系统的科学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对于全面开创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会产生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同志关于民族问题的思想和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马列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运用于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重大成果和贡献,是在中国共产党不断地认识和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毛泽东同志不仅创立了关于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正确的思想和理论,坚持了马列主义同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并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领导各族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和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关系,使各民族走上了共同繁荣、共同发展的道路。毛泽东同志和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这二理论和实践,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和政策原则。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教育方针是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为政策依据,以基本国情及其教育活动为实践依据确立的,是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其理论"血脉"源自毛泽东对母校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民主教育理念与实践的批判与扬弃,凝练与升华;而对其起决定和主导作用的"灵魂"——实现人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和价值取向则源于马列主义教育理论与实践.历史已证明,新中国教育方针符合国情,是党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1.
荣鑫 《兰州学刊》2009,(3):13-16
诚如大卫·里斯曼所言,当今社会已经由生产性社会转向消费社会。然而,消费社会并不止于物的“丰盛”,其成为其所是的根本在于其具有完备的符码规则、话语体系。正因此,其呈现出平等、民主化的幻象。要透过幻象进而认识消费社会的真实的社会结构,需要通过解读消费社会的区分逻辑达成。笔者认为,鲍德里亚《消费社会》一书为我们提供了解读该区分逻辑的锁钥。在文章中,笔者在结构主义语境中对区分逻辑加以分析,以此为基础,解读《消费社会》中的区分逻辑。由此,揭示消费社会真实社会结构的生成原则。  相似文献   

12.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紧密结合 ,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治国方略的科学认识 ,是由法律和道德的不同特点决定的 ,是法律和道德的不同性质所要求的 ;是由“法治”和“德治”的关系所决定的。必须把“法治”的权威性和强制性与“德治”的说服力和劝导力结合起来 ,才能从根本上治理好国家 ,管理好社会  相似文献   

13.
从分析萨丕尔的语言沿流观入手,进而考察语言过去的历史,从而论证萨丕尔所指“语言沿流是有方向的,这个方向大体上可以从语言过去的历史推断出来”,得出语言过去的历史即为不断趋于简化的历史,进而推断出语言沿流是朝简化这一方向发展的。此外,对萨丕尔《语言论》中关于语言沿流的论述进行详细剖析,发现萨氏在论述英语三大沿流的表层背后,实则是在强烈暗示语言沿流之简化流向。这样,以语言过去简化的历史和萨氏在语言沿流论述中精心暗舍的关于语言简化的言语论据相互印证,所以,论断萨丕尔言及但未明确表明的语言沿流之总方向——简化。  相似文献   

14.
刘可可 《齐鲁学刊》2005,(5):104-106
寻报文学并没有完成其所希望的为民族文化寻根的历史使命,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寻根的作家们在思维方武和叙事范式上还局限于文革时期的话语霸权和思维惯性。参照叙事学理论对寻根文学话语霸权进行阐释有助于对新时期文学中的文革思维的反思与超越。  相似文献   

15.
康有为《论语注》认为:“盖学道,贵中行之资,刚柔兼备;而任道,则非志高气上者不能,虽有小偏,终有大成。”明末清初,“中”只能是短暂的不稳定状态,狂者、狷者与“退懦”是三种人生范式。四僧是狂狷之士,而四王则近于“中行”,前者以“甚深之思”、“过情之怨”创作,“虽有小偏,终有大成”,后者以“中行之资”尽付于画,却“因”多而“革”少。  相似文献   

16.
"七月七日长生殿"的"长生殿"是否指骊山所建"长生殿",骊山所建"长生殿"为专用神殿还是李、杨在华清宫的寝所,"长生殿"是李、杨寝所的专用名称还是唐时"寝殿"通称,存在较大争议,今<长恨歌>选本不少注为骊山所建"长生殿".考相关资料,骊山当时确建有"长生殿",但此"长生殿"极不可能为李、杨寝殿.据两唐书、<资治通鉴·唐记>等统计分析,唐时"长生殿"应为尊者、逝者"寝殿"通称,有颂祝、祈祥之意.<长恨歌>当是借用了唐时尊者、逝者寝殿可称为"长生殿"的流俗,以"长生"暗示两情长久的强烈愿望,并以"长生"愿望终遭无情毁坏,构成强烈的悲剧效果.  相似文献   

17.
解诗与解礼——关于《诗经·摽有梅》的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然 《齐鲁学刊》2007,5(1):61-64
《诗经·摽有梅》以女子口吻诉说盼嫁的心声,但在郑玄、欧阳修、朱熹等研究者的著述中被故意地误读,以维护文王、孔子圣贤道统和上古三代的美好幻像。戴震作为乾嘉时期学风严谨的经学家,从礼学角度阐释《摽有梅》,揭示了周代婚姻制度服务于国家体制的真实面貌。20世纪闻一多从文学视角解读此诗,得到的却和朱熹一样是歪曲史实的结论。对比前人与后世,戴震的治学方法值得人们借鉴。  相似文献   

18.
牢记“两个务必” ,是共产党人永葆政治本色的具体体现。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对于全面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 ,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晴 《阴山学刊》2006,19(4):102-105
《企业的性质》被公认为制度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它将交易费用纳入了经济分析框架,使整个西方微观经济理论发生深刻的变化。但由于科斯本人对自己理论的含混表述,往往使人误读他所要阐述的观点。通过理解科斯写作此文的本意,可以澄清人们对这篇文章的误解,并对现实中企业的性质做一概括。  相似文献   

20.
“河表七州”和北朝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道衡 《齐鲁学刊》2003,(1):128-132
“河表七州”曾为南朝疆土 ,在学术、文艺上都近于南朝。入魏后 ,此地人士虽受到北魏统治者的歧视 ,但他们将南朝学术带入北魏 ,对南北学术交流和北魏学术文艺的兴起 ,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