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英汉思维方式存在明显差异,而这种差异必然在英汉语篇上有所反映.对比分析英汉语篇之间的差异,对英语写作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向学生输入英汉语篇差异的有关知识,帮助学生用英语语篇思维模式来安排自己的文章,从而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英汉思维模式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对我国大学英语写作的现状分析和对英汉语思维模式进行比较,探讨了英语民族与汉民族思维模式上的差异对英汉语篇结构的影响。在分析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基础上,从转变学生思维模式和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入手,构建符合英语民族思维习惯的写作图式,以提高英语语篇结构能力,避免英语写作中的失误。  相似文献   

3.
英语写作是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的瓶颈,英语专业学生一般对英语语法、词汇能熟练掌握,但组织地道的语篇却困难重重。本文从英汉语篇类型对比分析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语篇负迁移的问题,找出母语语篇负迁移到学习者英语语篇中造成其文章在结构、连贯和风格上与目标语的差异之原因,并探讨其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给中国学生的英语写作带来了困难。在分析英汉文化思维模式差异对中国学生的英语语篇结构影响的基础上,通过调查发现EFL学生作文的篇章主题和发展模式受汉语思维模式影响较大,提出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英汉童话写作中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一篇童话中的衔接手段越多,它的连贯性就越强。汉语的衔接手段与英语相比存在一些差异,作为母语是汉语的学习者,在英语写作中,应该很好地采用衔接手段,注意具体使用时的频率,促使行文达到连贯流畅。  相似文献   

6.
依据韩礼德和哈桑的理论 ,通过对比研究发现 ,英汉语篇衔接手段的差异有三 :汉语使用重复而英语则使用人称指称 ;汉语使用重复而英语则使用替代 ;汉语使用重复而英语则使用省略。这一发现将对英语教与学及英汉跨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汉语与英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符号系统.英语写作是英语言表达思维活动的一种方式,反映着西方所特有的语言结构模式和文化思维模式.但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时,普遍受到母语文化干扰,写作成绩仍处于低谷,本文将从词法、句法、语篇结构等方面分析英、汉语差异性,帮助学生摆脱母语文化干扰,从而写出地道的英语文章,真正达到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英语和汉语在运用各种衔接手段创建语篇的连贯关系上有着较大差异。英语注重“形合”,倾向于采用显性的衔接手段 ;而汉语注重“意合”,较多地采用隐性的衔接方式。因此 ,译者在汉译英时应当注意二者的不同 ,进行适当调整 ,才能译出流利通顺的文章。  相似文献   

9.
作为衔接手段,指示照应在英汉语篇中都存在。然而,由于英汉语言本身及文化的不同,二者在使用指示照应的差别非常明显。通过对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四册中的若干文章进行中英文对比分析,总结出英汉语言中的指示照应在语篇衔接功能上的异同,从而指导学生对文章内容更深层的理解和提高其阅读、写作和翻译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
汉英语篇思维差异对大学英语写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汉英思维差异及汉英语篇思维差异对大学英语写作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汉英语篇思维差异在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写作中表现出的各种形式,指出消除汉语式作文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重视语篇教学并把语法教学同培养语言实际能力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词汇衔接是语篇衔接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词汇衔接中最直接的方式是词项复现。在实际运用中,它不仅是原词的复现,还指一个词语的语义重复出现,如同义词或近义词、上下义词、概括词的复现等。在英汉语篇中,词项复现都是一种最常见的表达手段。文章对英汉语篇中词项复现这一衔接手段做一个比较性的分析,并就英汉篇章互译时应采取的翻译策略进行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英汉篇章对比分析与英语写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即使有着良好语文基础的中国学生.用英文写作时.英语母语者读起来还是感到词不达意.不易理解。究其原因,是篇章中的衔接结构、文风和语篇结构差异所致。应通过对比中西文化传统,思维模式及由此形成的不同语言特色,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来促进文章整体交流效果,而不只拘泥于一词一句的正确。  相似文献   

13.
英语隐喻的理解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研究历史悠久,隐喻历来被看作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方式,而现代隐喻理论认为它不仅是语言现象,而是一种认知方式。莱考夫和约翰逊根据始源域的不同,把概念隐喻分为三大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和结构隐喻.由于英汉两种文化的不同导致概念隐喻的差异,在隐喻翻译时应根据认知方式,采取不同的翻译方式,以取得“功效对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法、语义衔接大同而小异。但由于英汉小句复合体的构句方式的巨大不同,两者在逻辑衔接上表现出本质性差异。英语主要是显性的逻辑衔接,而汉语除此以外,更多的是通过语序象似性与话题有关性来帮助实现小句复合体内部的衔接。  相似文献   

15.
对大多数EFL学习者来说,英语写作只是一个逐字逐句的单词翻译过程,他们极少注意英语和汉语在表达相同意思时所采取的不同的衔接手段和不同的篇章组织结构。文章对英汉两种语言中衔接手段的运用进行跨文化对比,探寻其差异对EFL写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英语中语篇衔接更多是借助代词、近义词替换和省略句。由于语篇类别的制约,反义词作为语篇衔接手段远不如前面提到的种类常见,而矛盾修饰词作为反义词的一种特殊类型,谈的就更少。本文提出矛盾修饰词是英语中一种特殊的语篇衔接手段,并从其表、深层结构所包含的语义关系、语篇衔接功能及其在英译汉中的处理方法等几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引起更多的关注,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功能语言学从语言本身的角度详尽而系统地分析了语篇的连贯,揭示了词汇衔接对语篇连贯的作用.词汇衔接可分为复现关系和同现关系两方面,是英语语篇衔接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8.
衔接是语篇分析中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学界的关注,相关研究成果很多,但有关语音衔接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本文尝试着对汉英语篇中的语音复现、同指成分的语音弱化、节奏模式在语篇中的衔接功能进行考察,旨在说明语篇中语音衔接是衔接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缺少它们会影响语篇的连贯性、整体性和流畅性。  相似文献   

19.
衔接与连贯是语篇分析中的两个重要术语。语篇分析与翻译理解和表达密切相关,已被纳入翻译理论研究范围。汉语诗词作为一种结构特殊的语篇,要将其译成英语,再现其文学之美,必须研究和运用各种语篇衔接手段,使译文自然、连贯。通过衔接与连贯方法及汉诗英译的实例,探讨语篇衔接与连贯的研究在翻译过程中的可行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