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将因素分解方法应用于影响我国能源强度变化的因素分析,建立了能源强度变化的完全分解模型,得到了因素分解结果,鉴于时间的累积作用,将各因素的贡献值分解到各个年度,并且对各产业比重变化和各产业能源效率变化对我国能源强度变化的贡献值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实证分析表明产业结构因素对降低我国能源强度未起到积极作用,我国能源强度的降低主要得益于产业能源效率的提高,特别是第二产业能源效率的提高。通过对实证结果的进一步分析,找到了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区域间低碳经济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了我国区域的低碳经济效率,同时分析了我国区域低碳经济效率的时空演变特点,随后基于空间计量模型考察分析了我国区域低碳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存在区域低碳经济效率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外商直接投资、第三产业占比、研发投入都与低碳经济效率呈显著的正向关系;能源结构中煤炭的使用占比对我国区域低碳经济有显著的负向关系.  相似文献   

3.
范敏  唐纪  王军 《浙江统计》2014,(12):41-43
低碳经济是未来国际经济发展的一种新趋势,为人类走出危机提供了全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本文以南京市为例,构建了南京市低碳经济测度指标体系,对2000年以来南京低碳经济系统进行了综合测度,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十一五期间,黄岩区节能降耗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综合实力迅速提高、工业经济突飞猛进,但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容量压力日益严重,已成为制约其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建议通过制定低碳路线图,优化产业结构,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循环经济等来推动黄岩低碳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脱钩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运用脱钩指数的方法对我国1980~2010年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情况进行了脱钩关系研究,得出我国大部分年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处于弱脱钩状况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选取能源强度、价格水平、从业人口、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费量等5个脱钩关联因素进行了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从业人口情况、价格指数之间均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但是没有明显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且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量是呈反比的。这很好地验证了研究结论的正确性,从而为有关能源政策的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2005-2010年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利用STIRPAT模型实证分析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对碳强度的影响,发现ICT产业发展与碳强度变化呈明显背离关系,即发展ICT产业可以有效降低中国经济的碳强度。在此基础上,采用Blinder-Oaxaca方法分解各有关因素对经济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之间碳强度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ICT产业的环境绩效差异对于可解释的碳强度差距有较大影响,数字鸿沟的存在妨碍了ICT产业低碳经济效应的释放。  相似文献   

7.
文章依据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构建了由低碳发展、低碳环境、低碳技术与政策三个方面构成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从驱动机制出发,将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解为需求角度的经济结构、供给角度的能源消费结构和技术角度的科技创新效率;接着利用我国30个省份2006~009年的数据,经过正向化、无量纲化处理之后以均方差法进行线性加权计算了各省2006~009年的综合评价得分;并以此得分为基础,用面板数据对本文的三个影响因素进行线性回归;最后,对实证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新能源产业是与开发利用太阳能、海洋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氢能、核聚变能等新能源相关的各类产品生产和服务的总和,具有储量大、可再生性强、清洁环保等特点。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对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推动节能减排,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发展浙江低碳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低碳经济是浙江省应对化石能源短缺及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挑战,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随着我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省能源消费也随之快速增长,能源供需缺口逐年拉大;同时我省能源消费仍以煤炭为主,碳排放总量急剧上升。针对此现状,建议从增加清洁能源比重、加强节能减排力度等三个方面控制碳排放量的上升,走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基于对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异质性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利用2015年我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横截面数据,测度了我国城市(市辖区)的经济效率,测度结果显示,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济效率水平普遍较低,超过80%的城市经济效率低于0.5.并对经济效率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显著为负;对外经济开放程度、科技活跃程度、市场化水平和人口规模对城市经济效率则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王勇 《四川省情》2010,(4):61-61
面临的挑战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攀枝花资源丰富,铁、钒、钛、煤炭等多种资源储量较大,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同时又处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快推进的时期,对资源尤其是能源矿产资源的消耗仍有较大增长空间,经济发展与资源供给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2.
人类社会长期以来的“高碳”化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虽然实现了经济增长和巨大财富.但却是以破坏地球环境和资源为巨大代价的。盐城市在沿海开发中应当树立环保优先的理念,必须加快从“高碳”向“低碳”的转型.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本文借助SWOT分析法,对盐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劣势、机遇及威胁进行了深入剖析,并针对劣势和威胁对症下药,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中国国民经济用电单耗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统计法和因素分解法相结合的方法,实证分析1990—2007年间中国GDP用电单耗和三次产业用电单耗的变化趋势,并对影响用电单耗变化的结构因素和效率因素的贡献值和贡献份额进行定量计算,结果表明:GDP用电单耗的下降主要是由于电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引起的,其中二产用电单耗的变化是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4.
“低碳经济”是人类应对国际社会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新发展方式和经济形态,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低碳含量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优环境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鹤岗市是以煤炭为主的资源型城市,是国家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碳排放量一直居高不下。因此,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提高煤炭等能源产品的利用效率,降低经济的碳强度,成为发展鹤岗经济、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要求.是促进鹤岗地区经济结构、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城市创新转型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和时代潮流.连云港市随着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已经步入加速阶段,常规能源已无法满足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通过对全市新能源产业发展所面临机遇和现状的分析,特提出摸准最新产业政策,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对策建议,从而促进全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10年至今中央政府已陆续批准建设36个试点低碳城市,希望通过试点来带动全国各城市走向低碳化.低碳城市发展的关键就在于经济增长能否实现与高能耗相脱离(解耦),文章基于解耦理论,借鉴Tap-io解耦指数测度模型构建了能源解耦指数测度模型,通过LMDI方法建立了能源解耦指数因素分解模型,应用模型对36个试点城市进行了实证研究,不但评价了各城市的解耦程度,而且揭示了引发解耦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8.
李平 《统计与决策》2011,(24):95-98
低碳城市是应对气候变化、能源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文章回顾了低碳城市的研究背景,界定了低碳城市的含义,构建了低碳城市测度的指标体系、计算方法和评价标准,并以徐州市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徐州低碳城市建设在全国、全省的位置,结论是徐州离低碳城市差的很远。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测算分析了绿色金融与低碳经济的耦合协调度及其时空特征,并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障碍度模型对其差异性表现与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绿色金融与低碳经济的耦合协调度呈波动上升趋势,但尚未实现优质耦合协调,目前绿色金融系统相对滞后;空间分析结果表明,中西部地区的耦合协调度在2019年实现了对东部地区的赶超,率先达到了良好协调水平;差异性分析发现,耦合协调度的区域间差异高于区域内差异,是空间差异的主要来源;制约耦合协调度提升的主要障碍因素有环保企业A股市值占比、人均森林面积等,且不同地区各因素的障碍度值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领域。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研究经济增长问题更加重要。文章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误差修正模型、岭回归模型等多种模型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讨论,发现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科技进步、对外交流和能源都起了重要作用,为实现中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必须确保各因素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