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郭秦川 《统计与社会》2011,(3):25-26,32
2010年以来,保险业积极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立足陕西经济礼会发展全局,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不断改革创新,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服务领域不断拓宽,防范和化解保险风险能力增强,社会影响日益广泛,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前提下,采用DEA视窗分析模型,研究了2005~2010年安徽省17个地市经济发展的相对效率.研究结果表明,皖北地区经济发展效率最高、皖南次之,皖中最低;通过对地区经济发展效率与经济规模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地区经济发展效率并不明显地受地区经济规模的影响;利用Malmquist指数对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技术效率的提高是改进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3.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当前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如皋工业经济结构呈现出外资企业经济总量占比明显上升、大中型企业贡献份额明显放大等特点,调整产业结构,应处理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结构调整与市场定位和转型升级的关系,以结构调整培育新的增长点,以自主创新抢占发展制高点,以集约发展提升竞争力,从而促进如皋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宁夏经济的提速及地区保险业的发展,研究宁夏保险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非常有必要的,文章实证分析了宁夏保险业发展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微观传导机制,为地区保险业的持续均衡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经济发展过程不仅是经济总量增长的过程,也是产业结构高度化演进的连续过程,总量与结构在互相制约和互相促进中为经济生活制造了均衡与非均衡发展的条件。上海要加快发展,就必须下决心促进产业结构向合理化、高级化方向实现战略性调整。三年来,特别是1995年上海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明显,结构调整带来了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带来了经济效益;结构调整推动了增长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娜 《统计与决策》2004,(11):37-38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不仅在我国的西部存在,华东地区也存在,如安徽省的情况就比较明显,该省在沿江一带,也就是皖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处于领先地位,而人口占大部分的皖北地区经济很落后,这种区域经济差异性的存在必将影响到安徽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缩小该省各地市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不仅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社会意义,而且也是安徽省整体经济步入新台阶的客观需要.为此本文研究该省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存在原因,寻找协调、持续、稳定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经济结构优化与升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主线,是保持经济增长后劲和提高竞争力的根本性措施.而目前我国第三产业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已经成了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当前经济结构优化与升级的重点工作之一.本文就发展第三产业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作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保险事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志,发展保险业是政府职能和社会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它的发展和完善。建国之初我国就建立了保险机构,开展了保险业务,后因种种原因保险业全面受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唇,保险业务全面恢复,恢复后的保险业如雨后春笋日新月异。在保险业全面发展的同时,商业保险的发展尤为迅速,特别是1995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保险业走向了法制化轨道。如何抓住机遇,推动保险业尤其是商业保险的更快发展,对于促进经济腾飞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内蒙古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全力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对内蒙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程的初步判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经济发展诸因素的配置方式和利用方法,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到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上.  相似文献   

10.
进入九十年代,上海的国民经济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1992-1995年全市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连续四年达到14%以上:高出全国平均速度约1.9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增长与结构变化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总量的高速增长都伴随着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经济结构的积极调整又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在这种形势下,突出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对促进今后上海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回顾、总结上海“八五”经济结构调整的经验和不足,提出近期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采用自组织特征映射法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轨迹进行刻画。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过程发生了7次轨迹调整,经系统聚类后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结构调整更为全面,结构关联更为复杂。整体来看,中国结构调整过程符合一般经济发展规律,产业结构升级拉动投资需求,并伴随着金融和贸易结构深化主导了经济结构的调整节奏。与"结构失衡"造成发展不可持续的观点一致,从结构指标权值的角度判断,当前经济发展模式对经济拉动存在极限。调整手段应由所处阶段决定,"三期叠加"下对投资刺激政策的消化需要借鉴部分发展中国家过早"去工业化"的教训;出口贸易依然是重要的发展推动力,而刺激内需的做法恐难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2.
保险业作为我国的一个年轻行业,将不可避免地面对国际保险业市场的挑战.保险:作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器",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经济发展的一种辅助保证,对经济的稳定、有序产生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同样,保险作为一种服务性的消费商品,有着商品的若干特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呈现出某种不确定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统计》2011,(2):7-10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当前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的国策.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面板数据方法,以安徽省碳排放量为因变量,以经济发展水平为自变量,设定安徽省产业结构、居民收入水平、居民消费结构、人口数量和技术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为控制变量,结果发现:第一,经济增长(GDP)是影响安徽碳排放最重要的因素,LNPGDP的影响系数为0.47;第二,影响安徽省碳排放量的次要因素为LNPSTRU和LNPEO.第三,人均收入和研发投入也会影响安徽省碳排放量大小.  相似文献   

15.
十一五时期,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得到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扎实推进,需求结构不断改善,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收入分配结构出现积极变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6.
陕西空间结构调整与空间分布秩序反映的是陕西各地区经济发展、资源开发与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发展水平等各方面发展和增长的综合能力.并由经济、资源、社会、环境等子系统构成,在这个系统中,通过各部分的相互作用和有机组合,形成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下简称为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是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实问题,也是目前理论界热门研究课题.20多年来,湖北在推进合作经济组织的改革和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因此,开展对合作经济组织的研究对于推动我省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速农村市场化建设,迅速增加农民收入,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经济发展的长远问题 目前经济学家们分析经济形势,多从“三期”的角度来思考.即中国经济前所未有地呈现出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阶段性特征.其实,这“三期”仅仅是就经济论经济,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的问题,还要注意经济领域之外的一系列问题. 因此,归纳起来说,目前也是深度反腐期、生态超常保护期、文化振兴期.这三个问题解决好了,经济就有了长期健康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影响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城乡经济因素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消费理论,从经济因素的城乡差异的角度出发,以农民纯收入、农村储蓄余额、城镇居民收入、城镇储蓄余额作为影响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经济因素,首先运用H-P滤波分析,将各因素增长率与保费收入增长率分成趋势成分与波动成分分别进行因果关系检验,然后再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和长期均衡模型,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分析了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的城乡差异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晓超 《统计研究》2015,32(11):12-17
本文基于国际经济仍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深度调整期、国内经济步入新常态发展期的新形势,从发展、改革、结构调整、民生改善、防范经济和金融风险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新任务,指出促进经济发展应树立的空间思维、历史思维、法治思维和专业思维,以准确把握未来经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