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62年9月,中共中央八届十中全会通过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简称"农业六十条").该文件的出台,使农村形势逐渐转好.同时,由于历史的局限,"农业六十条"本身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因此,应该辩证的看待这一条例,并从中获得历史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2.
20世纪50年代末与60年代初的几年,在我党和国家历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我党先是发动了“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而后由此引发了国民经济的严重下滑,在农村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面对严峻的形势,我党在1961年发动农村大调查,为着手调整由“大跃进”特别是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种种问题做准备。“农业六十条”即是农村大调查的最重要的成果。它自1961年3月制定到最终通过,几经修改与反复。这修改与反复的过程也就是党对人民公社认识逐步加深的过程。最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通过了比较成熟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为农村的稳定、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在我国兴起.伴随着运动的兴起,"共产风"在全国各地呈兴风作浪之势."共产风"的兴起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与农村形势的稳定.中共中央、毛泽东曾在发现问题后加以制止,但是效果并不十分明显.1962年9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通过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简称"农业六十条"),以条例的形式规范了人民公社,并采取了多项措施遏制"共产风".至此,"共产风"的I,-/题才得以从根本上解决.  相似文献   

4.
对《墨经》光学八条的主要概念进行归类整理和详细分析 ,为最终正确理解经文含义尝试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  相似文献   

5.
“三农”问题一直是困绕农村经济社会稳定与发展的核心问题。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在我国西部不发达地区 ,“三农”问题尤为突出。多年来 ,虽然我国理论界许多学者和政府工作部门都在从不同的方面探寻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并为之公开发表了许多文章 ,但就某一思路而言 ,作为专题而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的专著则不多见。朱海霞博士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农业经营形式的基点 ,并围绕“三农”问题对中国农业经营形式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 ,她的《中国农业经营形式论》专著的公开出版正好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仔细阅读朱海霞博士的…  相似文献   

6.
“条顿”是严复著译中经常出现的词语,在《原富》《群学肄言》《社会通诠》《法意》及《英文汉解》中,均有提到。在目前已出版的严复全集、严复文集及严复学术资料选编中,大多收录有《英文汉解》一文,严复在该文中提到了“条顿”的英文表达方式。长期以来,《英文汉解》中的“条顿”一直被拼写为“Tentonic”,而经查证,“Tentonic”在字典中是不存在的,应该是后人在辑录时把其中的字母“u”误看作“n”录入了,正确表述应为“Teutonic”。  相似文献   

7.
南戏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的一块瑰宝。明末清初著名学者毛晋,将南戏的著名文本编辑出版成《六十种曲》。今人又对毛氏的《六十种曲》进行校勘、标点、评注,并予以出版,书名曰《六十种曲评注》。本文以翔实的资料,全面阐述了南戏的发展演变、主要剧目及艺术成就;认真考证了《六十种曲》的版本变迁及各种版本的优劣得失;并对《六十种曲评注》一书做出了公允的评价。本文虽为一篇书评,但对南戏及六十种曲的研究,却有着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六十家小说》为明嘉靖间所刊话本集,共六十篇,现仅残存二十九篇,经马廉整理,题为《清平山堂话本》。余下的三十一篇是否尚有传世者?有学者将《清平山堂话本》、《宝文堂书目》及“三言”进行对照,确定尚有十八篇作品应为《六十家小说》原收之作。也有学者提出异议,以为十八篇中《范鳅儿双镜团圆》和《陆五汉硬留合色鞋》为冯梦龙所作,《宿香亭张浩遇莺莺》为晚明文人作品,因而将三篇排除亡佚作品之外。笔者对此有不同看法,认为这十八篇为亡佚作品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9.
“第三条道路”是吉登斯的重要理论。它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欧洲,既是一种新的社会思潮,也是被欧洲各国竞相采用的政治策略。本文通过对“第三条道路”发展脉络的梳理和对其理论内容、实践政策的回顾,解读“第三条道路”并非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尤其是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奉行“第三条道路”的社会民主主义者们必须提出相应的应急政策,才能度过难关。  相似文献   

10.
《吕氏春秋》一书的农业教育以“三才”理论教育为总纲 ,涉及到有关天的天象物候教育 ,涉及到地的土壤知识、农业环境和生态保护教育等 ,涉及到人的农作技术教育和经营管理教育。这些内容抓住了古代农业教育的关键 ,为春秋战国以后的农业教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工业化战略的探索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理论与政策。在这些理论与政策的指导下,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实现了工业化建设和社会进步以及城乡和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诞辰活动舞台上的一大纪念符号。通过共产党和rL&-e._口,中共诞辰纪念活动成功地建构起来“党的领袖”和“人民救星”的红色伟人形象。两种话语模式的表述,传递出毛泽东在政治、情感方面的二重成分,不仅促使了全党高度团结和统一,而且反映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但毛泽东形象建构亦展露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圣人崇拜因素。  相似文献   

13.
通过人民公社大公社时期《人民日报》的言论,从思想文化的角度对此时期关于个人自由问题进行解读,可知此时期国家政策的制订,以及言论的关注点,在理论思想上来说是基本正确的,充分地考虑到了社员个人的利益诉求,个人生活的自由以及对家庭生活进行了肯定,其看法是辩证统一的,在个人与集体、个人自由与集体生活关系的认识上也是正确的,充分地认识到了个人正当合理的自由。  相似文献   

14.
党的八大比较系统地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思想,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阐述了八大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和基本内容,揭示了这次改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鲁迅小说对代际伦理问题进行了理性的思考,在展现"长者本位"观对"人之子"残忍的戕害和压榨的同时,还揭露了国民对宗法精神的眷恋与维护。"逆子"的出场导致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审父"意识的开启。鲁迅立足于"以幼为本"的观念,既肯定幼者的自然天性,同时对其身上的根性进行了启蒙审视,体现了一种现代品质的、崭新的伦理观。  相似文献   

16.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农村共同富裕的新思路。主要包括: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把农业与工业结合起来;国家全方位地扶持农村。这样,开始打破城乡分离的状况,把实现农村共同富裕放到全国范围内考虑,为农村实现相对于城市和自身内部两个层面上的富裕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创造性的工作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所作的主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毛诗》从史学角度解诗,依据世次来定诗之美刺,以史实阐释诗篇内容。作为史学家的吕祖谦将《毛诗》以史证诗的传统发扬光大,或以史解诗,或以诗证史,可以看出吕祖谦的宗毛倾向。  相似文献   

19.
中央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有其深刻的国际和国内背景。从国际背案看,会议召开是保障西藏安全甚至国家安全的需要和有力开展国际反分裂斗争的需要。从国内背景看,会议召开是西藏顺利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成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制定新形势下的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缩小西藏和内地发展差距的需要,也是中共中央治藏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