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人们保险意识的提高,我国保险市场已经得到迅猛发展且市场上升潜力巨大,然而现有客户对保险公司的满意度却较低.一般说来,过低的客户满意度会导致客户忠诚度降低、客户流失,甚至使社会公众丧失对内资保险公司的信任.这个问题如果不及时引起重视,很有可能破坏我国保险业已经取得的成就.目前各行各业对客户满意度的关注已经提升到一定层次,保险业也已经开始关注客户满意问题,但企业对自己最直接的客户一一员工的满意度,以及员工满意与客户满意关系等问题尚未引起研究人员及从业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融合客户满意度的供应链动态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综合考虑商品在供应链中不同环节的动态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库存成本、销售价格等,同时将客户满意度作为决策变量融入到供应链的物流成本结构体系内,建立基于客户满意度的供应链动态优化模型,并进行优化计算与求解.同时,以实例仿真来检验:在一定的客户满意度下,以供应链整体利润最大化为供应链动态优化的优化目标,不仅可使供应链获取较高的利润值,而且客户满意度也能克服设定约束而达到更高值.  相似文献   

3.
高满意度不一定能导致客户忠诚,相同满意度的客户可能有不同的推荐阈和重购阈。文章提出了一种双变量分层Bayes Probit模型,用于联合估算客户个体层次的推荐阈和重购阈。该模型采用一种Gibbs抽样和Metropolis-Hastings算法相结合的MCMC模拟抽样方法来实现模型估计。数据模拟和实证研究均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联合估计客户个体层次的推荐阈和重购阈,模型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均优于以往模型。  相似文献   

4.
对汽车客户满意度的评价,必须进行科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然而关于汽车客户满意度的评价,由于其影响因素众多,目前并没有可靠的定量计算评价方法,为此笔者探讨用熵权值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来定量分析这一问题,以达到科学的评判目的。一、汽车客户满意度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5.
层次分析法在顾客满意度调查中的简化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栾惠德 《统计与决策》2005,(19):134-135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转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策略,密切关注客户需求,借助顾客满意度调查倾听客户的意见,衡量经营绩效,及时改进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而在对顾客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的过程中,各级、各项评价指标权数的确定仍是一个难点,只有权数体系定得合理,最终计算得出的满意度评分才更有意义.层次分析法就是实践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CLV的制造商客户评价与细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制造商客户的定义,阐明了基于CLV对制造商客户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分析了制造商CLV的内涵,提出了制造商客户内生潜在价值与外生潜在价值的概念;建立了基于CLV的制造商客户评价体系,综合采用了层次分析法、模糊评判法、精确值评判法对制造商CLV值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CLV的制造商客户三维细分模型,并针对各客户细分类型提出了相应的关系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针对陕西省网站用户流失率超过80%反映出的陕西省互联网接入服务客户满意度指数很低的现实,构建互联网接入服务客户满意度模型,在对陕西省223家网站用户抽样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互联网接人服务客户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认定接人资费、客户沟通、硬件设施、服务质量及客户关怀对网站用户满意度都有显著影响,提出提升满意度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8.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客户满意度"一词逐步进入中国汽车产业领域。至此开始,这个词汇令无数的中国汽车人为之疯狂,上至品牌高管,下至经销商顾问,均在为"如何提升客户满意度"这一命题而努力。新华信发现,当前汽车客户满意度呈现出两个比较突出问题:其一,品牌整体客户满意度评价稳定性不足。近几年的汽车行业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品牌的满意度得分和排名起伏波动大。其二,经销商对提高满意度的工作方法常表现为“顾此失彼”。现有经销商客户满意度改进工作中,经销商多会针对阶段性的问题项进行重点改进,并取得良好的改善效果,但是放松其他非阶段问题项的巩固与加强,  相似文献   

9.
在一般的商业模型中,客户满意既是企业利润。客户的满意度已成为企业在整个经营过程中最为重视的一个指标。在汽车行业中,由于现有的4S经营模式,经销商已成为厂商与客户之间不可或缺的重要纽带。客户满意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销商为客户提供服务的质量,而经销商提供的服务则是以内部员工为载体来向客户进行传递,所以客户满意度(CSI)、经销商满意度(DSI)和经销商员工满意度(ESI)形成了一个相辅相成的满意度尉环。  相似文献   

10.
公众满意度由顾客满意度引申而来,可作为政府绩效的评价标准之一,也是衡量服务型政府建设效果的重要依据.文章依据全面性、层次性和科学性原则,在美国顾客满意度测评指数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政府绩效公众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为了消除主观因素的影响,对传统的多层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改进,利用熵权法对层次分析法确定的权重和一级模糊评价值进行修正,最后根据实际案例对改进前后的模型进行检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大规模定制模式下的客户需求聚类分析与定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审视大规模定制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前大规模定制在企业推广应用的局限性以及在客户需求方面研究的不足,对大规模定制的需求分析与定制优化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以数学中的模糊聚类方法为基础,结合对客户满意度与需求规模性的考量,提出了大规模定制模式下的基于客户满意度的需求聚类的算法,对大规模定制客户需求进行了合理的聚类优化.  相似文献   

12.
企业,请关注你的客户满意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骁 《江苏统计》2001,(5):35-36
随着企业流程再造的步伐加快 ,产品的成本巳经降到低点 ,为了更多地获得利润 ,企业把注意力投向了客户。本文通过对容户满意度的分析阐述了培养客户满意度对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电力企业客户满意度测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电力企业的特征,运用路径分析法,建立了电力企业客户满意度的概念模型,初步探究了影响电力企业的客户满意度的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4.
商业银行客户细分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欣 《统计与决策》2008,(9):144-146
文章尝试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商业银行基于客户价值的客户细分模型,通过对已有客户数据分析、挖掘,将客户进行细分,从而确定银行的核心客户和主要客户群体,并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5.
文章提出了影响客户服务质量感知满意度的四因子理论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电信行业的问卷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客户的服务质量感知满意度与服务本身的可靠性、服务环境的有形性、服务过程的保证性和移情性等都显著正相关,即可靠性、有形性、保证性、移情性等四类服务质量感知因子的水平越高,客户的满意度也就越高。进一步,论文还针对电信企业目前的营销现状,提出了具体的营销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这些年来,新华信运作过众多汽车厂商的经销商能力评估项目,走访了上千家4S店。我们深知客户满意度仅足结果表现,经销商运营管理能力才是内在因素。比如:1.经销商盈利能力不足,自身利润无法得到保障,无心进行客户满意度管理;2.经销商人员激励制度不合理,员工满意度尚且不足,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客户满意度"一词逐步深入中国汽车产业领域。至此开始,这个词汇令无数的中国汽车人为之疯狂,上至品牌高管,下至经销商顾问,均在为"如何提升客户满意度"这一命题而努力。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成本上涨、利润下滑、股价暴跌以及汽车消费者观望情绪的蔓延,多数汽车厂家和经销商的日子已经没有“黄金十年”过得舒坦了。这种“由奢入俭”的转变促使着厂家比往常更加注重对客户的关怀。许多厂商也厂泛而深入地针对客户满意度做了必要的功课。因为只有客户满意才能带来出色的商业表现。因此,如何通过客户满意度研究精确把脉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对与错、优与劣,便是提高企业竞争力、提升商业表现、赢得市场和口碑的制胜法宝。  相似文献   

19.
客户满意度指数的评价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伴随着客户满意度(Customer Satisfaction)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客户满意度指数(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简称CSI)应运而生.由于CSI能够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上的变动状态,表明客户满意程度的综合变动方向及程度,对总体变动进行因素分析,预测复杂现象在较长期间内的发展变化趋势,在不同的产品或服务之间进行趋于"同价"的比较,因此它一经诞生,便迅速取代了客户满意率指标.实践证明,它是一种评价现代公司和现代经济行为的新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20.
文章根据顾客满意度的多样性特征,建立了顾客满意度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依据不同顾客对企业的贡献差异性,以及顾客认知的灰色特性,提出了双维层次灰色评价模型,并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利用灰聚类分析确定指标的灰度.最后,用实例说明了该评价模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