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通货膨胀率动态波动机制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次应用MS(3)-AR(2)模型研究了1988年1月-2008年11月间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动态波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MS(3)-AR(2)模型较好地刻画了我国近20年来的通胀率的动态转换过程,我国通胀率波动存在显著的三状态特征:"低通胀"状态、"温和通胀"状态和"高通胀"状态;(2)对于政府决策者而言,可以结合当前通胀率所处状态及其转移概率,判断通胀的下一步走势,进而采取合理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别构建了两、三以及四机制C-STAR模型来研究我国通货膨胀的非线性运动特征。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通胀率是平稳的非线性均值回归过程,依据三机制模型划分的通缩、通缩-通胀中间态以及通胀的三阶段能很好地刻画我国通货膨胀的运动特点;但是把我国通胀率划分为通缩、通胀适中、温和通胀和高通胀的四阶段能进一步提高模型的解释与拟合能力。我们详细阐述了通货膨胀在不同阶段的转换特点以及持久性与不确定性特征,发现通货膨胀的持久性与不确定性成反向非线性关系,与水平值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在温和通胀阶段,其持久性最强,不确定性最小;在通胀适中阶段,其持久性最弱,不确定性最大。另外,温和通胀阶段也是最优通胀目标区间,为了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央行应把通胀率控制在该区间内。最后,本文给出了实证结果所蕴含的政策涵义。  相似文献   

3.
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相互影响关系,对政府运用货币政策来控制高通胀水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计算我国1987年1月以来的月度环比通货膨胀率,利用SV-M模型估计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并考察其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SV-M估计的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与通货膨胀之间有相互正向关系,既支持Friedman-Ball假说也支持Cukierman-Meltzer假说.  相似文献   

4.
文章用中国1996~2010年的CPI、PPI、货币量和产出等季度数据,考虑了两类基本但重要的时间序列模型——AR和VAR模型在预测中国通货膨胀上的样本外表现。研究表明:这两类模型在大部分预测期上对通胀的预测都优于简单的随机游走式预测;对不同滞后阶数的模型而言,通常滞后阶数越少的模型预测效果越好;M1增速、名义GDP增速和真实GDP增速都能改善仅仅依赖历史通胀信息形成的预测,但M0增速、M2增速以及PPI通胀,通常都不能改善;在含有M1增速的两变量VAR(1)模型中进一步引入产出增速构成的三变量VAR(1)模型对通胀预测没有明显改进。  相似文献   

5.
潜在产出、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率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产出与通胀关系的研究传统上更多关注产出缺口对通胀水平的影响,而默认接受潜在产出对通胀水平影响"中性"的约束.基于中国季度经济数据,采用状态空间-卡尔曼滤波方法分解总产出为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两部分;在放弃潜在产出对通胀影响"中性"的约束的基础上,利用分位回归的方法对不同通胀水平下的变量关系作详细刻画.结果显示: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对通胀率皆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且在不同通胀水平下,产出缺口的影响力度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中国货币之谜现象自提出以来,国内诸多学者尝试对其成因进行了探析。从CPI衡量通货膨胀的局限性出发,借助多种方法构建并测算广义价格指数,并分别对结果进行了检验,最后基于TVP-VAR模型比较了货币供应量对不同价格指数所衡量通胀水平的影响,以此提出中国货币之谜的一个新的解释。研究发现:(1)利用共同因子响应法并以卡尔曼滤波提取共同因子,所构建的广义价格指数最为优良;(2)CPI衡量通货膨胀具有明显低估效用,广义价格指数揭示1997年以来中国平均通胀率高于3%;(3)货币供应量对以广义价格指数衡量通胀的影响,较传统CPI具有更为显著的正向作用,但存在一定时变特征,"货币数量论"在中国仍然成立,货币之谜的论断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7.
2010年下半年我国CPI涨幅基本都在3%的通胀警戒线以上,全年CPI同比上涨3.3%,和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农副产品价格的上扬也给物价上涨带来更多压力。针对目前国内较明显的通胀压力,文章基于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数据,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计量经济学方法,考察和分析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动及其决定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CPI变动与其影响因素(广义货币供应量、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固定资产投资)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调整机制,并提出缓解当前通胀压力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1979~2007年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与通货膨胀模型的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中国1979~2007年的数据用两种方法估计了中国的产出缺口,通过实证方法来分析通胀与产出缺口之间的关系,估计的结果很相似,并且显示出与通胀变动的联动性.然而,标准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并不能很好地与数据拟合.因此,我们假设存在一个不可观测的变量,其遵循二阶自回归过程,在此基础上重新估计了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结果现实较好地解释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采用1990年1月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月度数据,运用随机域回归模型、系列随机域的非线性检验方法和贝叶斯估计方法,对中国通货膨胀率与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通货膨胀率与通货膨胀之间具有双向关系。通货膨胀率引起了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两者呈现U型关系;较高的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引起通货膨胀率先升后降,呈现倒U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10.
文章根据通胀—产出缺口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总供给曲线(AS)的宏观经济调控差异测度方法。根据1996~2009年间数据运用HP滤波计算出潜在产出以及通胀率,并结合虚拟变量回归模型得出2003年前后两段的AS曲线斜率;最后使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东中西三个地区的AS斜率进行测算,得出相应结果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扩展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对名义汇率升值和通胀的相互替代作用进行了理论解释。使用马尔科夫状态转换模型研究了1983年1月至2010年11月间人民币/美元汇率和中国通胀率的时间序列行为。研究显示:在缩小中美两国价格差距的过程中,结构性通胀与名义汇率升值有着相同的作用。人民币外在升值压力与国内通胀并存的问题,对于宏观经济平衡和货币政策制定者来说,既意味着机遇,也意味着挑战。所以,通胀与名义汇率升值的合适政策搭配会降低人民币升值预期,并逐步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构建VAR模型,实证检验了房地产价格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动态冲击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在中国,房地产价格的托宾q效应最为明显,财富效应其次,资产负债表效应最弱.通过这三种渠道房地产价格上涨最终会对产出和通胀产生正向影响.而从方差分解结果来看,投资对产出变动的贡献度最大,房价上涨在中长期会直接推高通胀水平.  相似文献   

13.
基于构建的贝叶斯动态因子增广VAR(BDFA-VAR)模型,从20个金融指标中提取6个贝叶斯动态公因子,来构建中国贝叶斯动态因子金融状况指数(BDFFCI),并分析其与通胀的关联性,进而使用MSVAR模型分析其对通胀的非对称性效应。结果表明中国BDFFCI的突出特点是与通胀有很长期限的高相关性,领先通胀114个月,是通胀更长期限的先行指标,且其汇率、货币供应量等公因子权重较大,说明中国货币政策是价格和数量综合型的。建议政府机构定期构建中国BDFFCI。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货币供给内生性理论,应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和货币供应量增长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是通货膨胀率上升的原因之一;通货膨胀率的加速上升导致国家采取日益严格的反通胀措施,进而时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选取1997-2015年的相关数据,运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研究经济发展方式与贫困减缓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方式对贫困减缓存在双重门槛效应.以经济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经济发展方式对贫困减缓产生积极的影响,且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发展方式对贫困减缓的作用越明显,呈梯度渐进增强趋势;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程度为门槛变量,经济发展方式对贫困减缓产生显著的正面效应,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孙建 《统计与决策》2016,(12):131-134
文章利用面板单位根检验和面板协整模型、SEVM空间过滤及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了中国30个省区碳排放EKC曲线的特征和内在形成机制.研究发现,中国区域碳排放EKC曲线存在明显的双门槛收入效应,人均GDP的阈值分别为6867元和24081元.在高、低收入区域均碳排放EKC曲线均呈倒U型,目前区域碳排放与人均GDP的关系均处于EKC曲线的左侧.在中等收入区域,碳排放与人均GDP呈现对数线性关系.在三大区域,环境变化的内在机制是互不相同的.规模效应与技术效应对三大区域碳排放有显著正向影响,结构效应对中低收入区域碳排放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高收入区域碳排放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使用允许长记忆参数d服从区制转换的MS—ARFIMA模型对中国月度通货膨胀路径的动态行为进行新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通货膨胀不仅均值水平和不确定性存在着“低通胀”区制和“高通胀”区制,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通货膨胀序列的平稳性也表现出显著的区制转换动态。“低通胀”区制下,长记忆参数d1=0.361,说明通货膨胀是协方差平稳序列,“高通胀”区制下,长记忆参数d2=1.145,说明通货膨胀是非平稳序列。这一新的研究结论意味着中国通货膨胀冲击的持久性效应也存在相应的区制转移变化。这要求央行在管控通货膨胀过程中,既要考虑均值和不确定性的区制变化,又要兼顾平稳性和持久性的区制变化。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构建全球向量自回归模型(GVAR),就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国际原油价格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美国加息政策对中国经济实际产出的长期影响是正向的,人民币利率因此步入滞后的被动加息,国内通胀上升,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则相应降低,但对中国国内利率、通胀以及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影响相对较小;美国扩大广义货币供应量m2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除短期会给中国产出水平带来正向影响外,其他方面同美联储加息所带来的影响正好相反.国际原油价格上升对我国实际产出影响是正向的,带来低微的输入型通胀,利率小幅下降,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小幅上升.  相似文献   

19.
纪尚伯 《统计与决策》2012,(14):122-126
文章利用HP滤波法估计产出缺口,以通货膨胀和产出缺口的关系描述中国菲利普斯曲线的动态变化,结合新凯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的实证检验,分析菲利普斯曲线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1978年以来,中国菲利普斯曲线呈现明显的阶段性与动态性;产出与通胀的弹性系数经历了由小变大再变小的变化;供求关系的改变使以前的需求拉动型通胀转变为当前的成本推动型通胀,并据此得出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0.
文章根据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关系理论,结合文化产业具有的产业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双重属性特点,构建文化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能力影响机制的分析框架,并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和门槛面板模型实证分析文化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能够通过增加社会就业机会、提高人力资本素质,进而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