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般认为,《红楼梦》中有三个神话,即石头神话、神瑛侍者与绛珠仙草的神话、太虚幻境的神话。它们之间是否是矛盾的?它们是否都可以叫做是神话?它们与《红楼梦》的主旨的关系是什么?根据神话的内涵,后两者不能叫神话;第一个神话,作者也只是利用它作为缘起,由此敷衍出来的故事不能叫神话。既然三者都不是神话,它们之间也就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石头神话”涉及到了《红楼梦》的叙事风格和小说主旨。  相似文献   

2.
女娲补天神话不是《红楼梦》的引子或楔子,而是《红楼梦》的原型。因而,女娲补天神话的解读对理解《红楼梦》就显得极为重要;女娲补天神话利用了“互文”与读者的“前理解”,实际上暗示了女娲神话系列;女娲神话系列所表现的是在男性主义文化对女性主义文化代替的大背景中,人们对女性主义文化“永恒回归”的强烈愿望。女娲补天是“永恒回归的神话”。来源于女娲补天神话的“宝玉”置换为贾宝玉进入现实的人生故事,是女娲补天“永恒回归神话”的置换变形,“宝玉”既是已经逝去的女性主义精神的象征,又是补天原型的象征;曹雪芹以女娲补天神话为原型讲述贾宝玉“永恒回归”的故事,意在表现要用中国文明之源的女性主义精神改造现实男性主义“甚荒唐”的“反认他乡是故乡”。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以神话开篇,发明了神话所具有的诗性哲思和发端威猛。女娲补天、灵石被弃、木石情缘,均是在源始处探索人类生命本真存在的意义,进而通过小说具体情节“以情悟道”,充满了深厚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4.
悲情千古的爱情神话──《红楼梦》与一个原型刘涛《红楼梦》自一出世,始终被捧读的时代至今还没有半点要远去的迹象。那自宝黛情爱生出的悲剧的浓雾“遍及华林”,在人类的心灵和声音中回环震荡。究竟为什么能这样持续而深层地打动古今中外的读者,我们将从惯常的角度,...  相似文献   

5.
在红学研究领域中,有一种偏颇值得注意:众多研究者的目光总是盯住《红楼梦》的成就不放,很少有人提及《红楼梦》一书的缺陷与弱点。笔者认为,真正的学术研究应当不虚美、不隐恶,我们不能因为《红楼梦》是一部文学巨著,就忽视其存在的问题,否则就容易形成对《红楼梦》的盲目崇拜,造就红学神话。其实,《红楼梦》一书的缺陷和弱点是非常明显的,有些缺陷甚至是比较重大的。笔者在此仅举几个例子说一说:⑴在思想内容方面,《红楼梦》虽然对封建社会具有一定的批判意义,但作者却在书中时常流露出对贵族生活的欣赏与赞美,对逝去的荣华富贵有一种情不…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名著中最为精彩的一部,据传原作刻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一块石头上。后空空道人偶经此地,见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便抄录下来,使之得以问世。经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篡成目录,分出章回”,撰成《石头记》,即《红楼梦》。今天,微刻艺术家彭祖述先生将《红楼梦》故事又镌刻于宝石之上,使流传几百年的神话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的宏观结构基于神话。含玉而生的贾宝玉,前身既凝聚了补天顽石和神瑛侍者神性,在人间又是大贵之家的宠儿,但却改变不了尘间规则,依旧经历人间的悲凉;而来自仙界的僧道双重力量的护佑,只能助其一灵不灭,最终逃离人间;历劫之后,人间的苦痛同样辐射到了本来无欲无求的仙界。《红楼梦》从神仙和神话的角度揭示了"一切皆苦"的生活真谛。  相似文献   

8.
“夫敷华掞藻,立意遣词,无一落前人窠臼。”戚蓼生在《石头记序》中对《红楼梦》给予了很高评价。林纾亦云:“中国说部,登峰造极者无若《石头记》。”《红楼梦》“不依古法但横行”的艺术与思想方面的成就是有目其睹的,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也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当然,《红楼梦》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它是时代酿成的奇花,没有古代神话、六朝志怪。宋代讲史平话,没有《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金瓶梅》等也就不会有《红楼梦》。《红楼梦》之所以“登峰造极”,关健在曹雪芹能破旧立新,翻新出奇,尤其在人物塑方面更是真实地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本文只就人物塑造方面谈谈《红楼梦》对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突破。(限于水平及篇幅,只论述其突破表现,至于原因、过程不在论述之列、望方家谅解。)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和《源氏物语》母性原型探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生活在亚洲同一文化圈中的中日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文化上的渊源联系。对中日两部文学经典——《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就母性原型意义进行深层探视,分别从母亲角色、花园意象和神话原型三个层面作出母性意味的阐释比较,以为中日文化固有的因缘联系展示出新的文化景观,探寻出新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开篇“补天”、“还泪”以及“太虚幻境”的三个神话,具有一种“幻境迷离”之美。这不仅仅是因为政治原因使得作者不得不借虚写实,更重要的是这三个神话透射着深挚的现实关照和深刻的人生哲思,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爱情、人生以及生命的深沉探索,也是其矛盾情感世界和真实人生体验的艺术再现。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借女娲炼石补天、木石前盟等古代神话故事创造了新的长白山亚神话,并将美丽的灵石传说运用于小说的构思,强化灵石崇拜的文化氛围,同时还建构虚拟的太虚幻境,借用宝镜春囊的魔幻效应,展示了满族古老的纯情文化和异彩纷呈的萨满神界。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在首尾叙事框架所包含的三个神话故事中寄寓了抽象而超拔的意义,与贾宝玉形象相对应的"石头"神话借石头的经历表达了作者人生体验的哲理玄思;"绛珠还泪"神话隐喻宝黛悲剧爱情故事,体现了作者对新的爱情理想与人文环境冲突的哲学思索;"太虚幻境"神话演绎作者对"情"形而上的认识与观念.神话较之于文本主体,其表意更为深玄,但无一不以"情"为本位而建构,而中国小说首尾叙事的传统富有对作品主旨大义的包蕴与揭示特性,因而一部《红楼梦》可以看作是对首尾叙事框架中所蕴含的"情"本位哲学主题的人世演绎.  相似文献   

13.
张志 《南都学坛》2003,23(4):42-48
现代主义文学具有杂揉化、“元小说”化、神话化、魔幻化、未完成性、象征性等多种特色,在内容上也表现为对人的命运以及人与他所处的生存环境之间乖谬关系的关注,这些特点在《红楼梦》中也有所体现。正如博尔赫斯能视韩愈为卡夫卡的先驱者、《获麟解》“或多或少都具有卡夫卡的特色”一样,我们也可视曹雪芹为现代派的先驱者,《红楼梦》“或多或少”具有现代主义文学的特色。《红楼梦》与现代主义文学在“形式”“调子”和“思想”等方面都具有不少的“相似”之处。《红楼梦》对“传统的思想和写法”的“打破”是空前的!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伟大作品,又以其内在的神话因素,呈现出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不仅如此,由神话因素而构成的神话故事,在作品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传统文化积淀下来的神话思维去阅读、审视这部作品。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解读这部伟大的作品,获得崇高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15.
生活在18世纪康乾盛世的曹雪芹,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满族文化的熏陶,我们能够从《红楼梦》中探寻出满族神话的原型踪迹。满族神话《天宫大战》中,女神与太阳混同一体了,二者的运行及其命运大体一致,所不同的,前者为神话故事中的艺术形象,后者是前者的原型。元春命运的起伏,与贾氏家族兴衰平行发展的轨迹,与满族神话中的女神与太阳神的运行模式十分相似。满族神话在叙事模式与具体意象上都给曹雪芹以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儿化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儿化词初探海洋《红楼梦》因运用北京话而得以广泛流传。北京话因《红楼梦》的提炼和传播而上升到民族共同语的地位。儿化词是北京话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红楼梦》以北京话为主要语体的重要标志。因此,研究《红楼梦》的儿化词,也就了解了北京儿化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贾宝玉是《红楼梦》的中心人物.作品用了上古神话,使之具有神话色彩,借助神仙下凡故事,使之具有神仙色彩,加之贾府继承人的叛逆色彩,因此带来贾宝玉人物形象的多重性.作品凭借天才之笔,将贾宝玉的丰富、复杂圆融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一书的语言..多数研究者认为用的是北京话。=1920年,佩之在《红楼梦新评》中说:“《红楼梦》所用的文字,是纯粹的北京土话。”1923年,俞平伯在《红楼梦辩》中说:“《红楼梦》用的是当时的纯粹京语。”1954年,俞平伯在《红楼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一文中又说:“《红楼梦》里的对话几乎全都是北京话”。这些说法一时几成定论,近20多年来,—些研究者开始提出不同意见.他们认为除北京话外,  相似文献   

19.
白盾早年以马列主义理论指导红学批评,并对曹雪芹极度推崇。新时期以降,他通过版本比较、审美分析和文化阐释,客观公正地看待曹雪芹和原著、续书的是非功过。《红楼梦》电视剧上映后,他结合其播放效果,重新审视小说中梦、神话等非现实因素的作用。晚年他借《红楼梦》传达对人类未来和命运的深切思索。每次转变可谓白盾实事求是治学理念的诠释。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魇》是文学家张爱玲情节化操作之外的特例,这部关于《红楼梦》的考据和评点专论,是她穷毕十年精力的后期作品。张爱玲对《红楼梦》及研究的“疯狂”是其这部学术专论的表征,而她与《红楼梦》及其作者之间的文化传承关系是这部专论的非学术隐义。张爱玲与曹雪芹文人品格的共性,源于他们共同的末世之感;张爱玲继承了《红楼梦》对悲剧本原的演绎方式,将《红楼梦魇》作为自己的间接诉情文本。《红楼梦魇》的完成过程,是张爱玲消解其对时代与人性的悲剧感,表达情感最后归宿的过程。同时,《〈红楼梦魇〉自序》为审视张爱玲与《红楼梦》及作者的情感渊源,考察她与曹雪芹在精神特质、审美传达等方面的契合,深入研究张爱玲的创作意识和文本意义,提供新的考察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