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随着外资巨头进一步摆脱政策的束缚,国内快递市场也将成为外资争夺的新重点,国内快递企业将如何发展?国际快递巨头的竞争策略经过十多年在我国市场的打拼,国际快递巨头DHL敦豪快递、FedEx联邦快递、TNT天地快运和UPS联合包裹DHL,在我国国际快递市场已经取得了绝对的优势,年增长速度也保持在20%以上,并开  相似文献   

2.
吴婧 《经营管理者》2013,(21):237-237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笔记本行业也步入了快速增长时期,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加入笔记本市场,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笔记本市场的竞争程度。本文以笔记本电脑行业为研究对象,首先简要介绍了笔记本电脑行业的竞争态势,然后应用波特五力竞争模型对笔记本电脑行业进行具体分析,以期为笔记本电脑企业提升行业竞争力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国际工程机械巨头纷纷踏入中国市场,国内市场逐渐出现国际化趋势,国内工程机械企业面临着十分激烈的竞争。因而,国内企业既要在家门口与国际巨头展开面对面竞争,又要到国际市场上去争得一席之地,为企业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史伟 《经营与管理》2004,(10):36-37
对于任何一家企业,产品能成功进入市场都是令人兴奋的。但不少企业的产品进入市场并非一帆风顺,这就需要企业把握一些产品进入市场的“奥秘”。渠道选择要得当近几年,我国笔记本电脑市场一直为国外品牌把持,国内品牌能与洋品牌抗衡的不多,紫光笔记本电脑却因选择销售渠道得当而抢了洋品牌的“饭碗”。紫光笔记本电脑进入市场与大部分国内品牌不同,其营销网络采用分公司制,由紫光在全国的20家分公司在当地自行发展。渠道创建之初,为了扩大产品的市场切入面,提高产品的知名度,紫光发展了大量的二级代理商。第一个分公司一般都有3~5个二级代理…  相似文献   

5.
《经理人》2006,(10)
在本土草根企业挑战跨国巨头的战争中,超人可谓典范。开始落后的超人,以自己更了解国情的团队,从中低端产品、市场入手,逐渐积累资金、技术、人才、管理,向中高端进发,最终发出打败跨国巨头飞利浦的怒吼。与超人相反,业态领先的深圳民润超市却被英国安顺基金收购。它实际上输在管理,输在体制,也输在资金。中国拥有4万亿存款和庞大的社保养老基金,却不能为企业所用。中国的融资机制及金融监管环境值得反思。本土草根企业与跨国巨头的战争  相似文献   

6.
李海龙 《经理人》2004,(1):62-63
企业在外部市场的危机,其根源其实在于内部战略和管理方面的缺失。在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巨头中,西门子算是一匹识途的老马,从1872年进入中国起,西门子在华时间已经129年,被誉为中国市场的外资“常青树”,甚至在近几年,当众多国际巨头在国内巨头的阻击下纷纷退出的情况下, 西门子依然兀立潮头,成为外资家电的标志性企业。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盛极必衰,经过在中国百余年的发展,西门子这棵百年老树, 似乎也无法跳出这一古老的咒语,自从进入2002年以来,西门子在中国急转而下,先是手机被国产品牌排挤出局,后又在BISC方面遭遇败绩,如此种种,引起人们的疑问: 西门子这棵“常青树”是否开始枯萎?  相似文献   

7.
蒋忻 《经理人》2023,(2):32-34
<正>目前,我国空压机竞争格局呈现明显的“倒三角金字塔”型,国产品牌在国外巨头垄断高端市场的环伺下求生,以东亚机械、开山股份、鲍斯股份、汉钟精机为代表的国产企业在细分市场中精耕细作,渐渐占据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快递业在中国的发展越来越迅速。邮政局的数据表明,2013年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441.7亿元,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91.9亿件。快递业对中国经济发展促进作用也与日俱增。中国人口之多,市场容量之大,使国际公司也纷纷踏足中国市场。在国际四大快递巨头抢占中国市场的压力下,我国国营和大中小型民营快递企业面临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非典、流感、禽流感……频发的传染疾病使得国内市场对疫苗的需求量剧增。有 业内人士预计,明年中国有价疫苗市场将迅速放大,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0亿元。在这 块大蛋糕前,诸多国际巨头正垂涎欲滴,国内企业无疑也不会放过这一市场,于是乎, 两者狭路相逢,究竟谁是勇者……  相似文献   

10.
一些跨国巨头在公众眼里风风光光,但实际上一些中国企业正在看不到天日的“地下”营造着自己的一个市场防御体系。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上升为供应链的竞争,通过构建和实施全球化供应链管理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十分重要。零售业的龙头企业(后文简称零售巨头)是供应链中最靠近顾客的一环,只有这一环节能够直接得到市场的需求信息。如果零售巨头作为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则供应链对需求信息的获取和反应都会快捷很多。本文通过分析以零售巨头为主导的供应链合作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如何建立和谐的战略联盟关系。  相似文献   

12.
摩托罗拉大胆、隐密的做法让公司6个月在市场上独领风骚 2000年代初期,摩托罗拉这个20年前曾在移动电话行业独领风骚的企业似乎有点迷失方向。无疑,这个通信业巨头仍在全球移动电话市场上拥有  相似文献   

13.
陈小桂 《决策与信息》2011,(10):179-180
我国的休闲服装品牌种类繁多,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世界服装品牌的大量涌入,如世界四大服装零售商巨头,美国的Gap、德国的C&A、瑞士的H&M、西班牙的Zara,如今已经有三大巨头进驻中国市场了。面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压力;中国体闲服装怎样才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进而创立名牌,本文以班尼路公司为例说明中国休闲服装企业必须建立一条属于自己、符合国情的品牌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4.
石章强 《经理人》2006,(10):64-66
在本土草根企业挑战跨国巨头的战争中,超人可谓典范,开始落后的超人,以自己更了解国情的团队,从中低端产品、市场入手,逐渐积累资金、技术、人才、管理,向中高端进发、最终发出打败跨国巨头飞利浦的怒吼。 与超人相反,业态领先的深圳民润超市却被英国安顺基金收购,它实际上输在管理,输在体制,也输在资金,中国拥有4万亿存款和庞大的社保养老基金,却不能为企业所用、中国的融资机制及金融监管环境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加入WTO,外国的零售商会更多地进入中国市场。事实上,全球零售巨头早已有了自己的进军计划。中国的流通渠道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如零售商苏宁往生产领域渗透;生产商格力、长虹要建自己的分销网络;在药品行业领域还出现了生产商和流通商的合股。而事实证明,这种纵向的融合大多数是失败的。自巴西和阿根廷的流通市场开放以来,外国的零售商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本地的流通企业不堪一击。目前,在巴西和阿根廷,沃尔玛和家乐福主导着其零售业。中国的快递公司和货运物流企业仍然处在家庭作坊式的组成形式当中,而UPS等跨国企业也已经进入了中国。中国的物流企业要怎么做才能在进入WTO以后,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上争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6.
杨杰  刘鹏 《经营管理者》2013,(16):197-197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外连锁零售企业相继加速了在中国市场的扩张。中国本土连锁零售企业虽然也取得了长足的成长,但是在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中仍然处于弱势的地位。面对国外连锁零售巨头的强大威胁,中国连锁零售企业该如何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从核心竞争力构建的几个重要因素入手,为中国连锁零售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提供了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17.
<正> 今年12月11日前我国将取消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在地域、股权和数量等方面的限制。据了解,到目前为止,世界上50家最大的零售企业已经有70%进入了我国,尤其是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零售业巨头,已经逐步在我国形成了一定的网络规模,而且全都拟定了进一步拓展中国市场的计划。针对这一现状,有业内人士惊呼‘‘狼”来了,并预言在未来的几年,中国商业零售领域必将出现由几家超级巨头一统天下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我国零售业的迅速发展令人瞩目,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零售业依然存在着巨大差距。中国加入WTO之后,国外零售业巨头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中国零售业要直接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条件下,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演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相似文献   

19.
兰杰 《经理人》2004,(7):62-65
笔记本电脑厂家面临的挑战是,笔记本电脑制造技术日趋同质化,市场上各主要品牌笔记本在质量上的差别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20.
郑磊 《经理人》2005,(11):68-69
中国企业愿意开发规模较小的市场,以普遍低于国际对手的报价,开始了让国际巨头头痛的国际扩张征程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目前正在成为国内经济的一个热点议题.特别是如何让国内企业“走出去”,在日益国际化的市场上占据主动,拓展生存与发展空间。是每个政治家、经济学家和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