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今年5月在云南墨江举行的第12届国际双胞胎节上,上千对双胞胎出现在巡游活动中,参与的游客都高呼:“太像了,根本区分不了!”除了中国双胞胎,也有来自美国、俄罗斯、印度等地的外国双胞胎,而亚美尼亚籍的邓嘎米拉和邓鲁奇娅这对混血双胞胎美女,在人群中格外吸引眼球.  相似文献   

2.
“这是我们第一次来中国,墨江景色秀丽,人们都非常热情,墨江国际双胞胎节实在是一场美妙无比的体验.我们欣赏不同的舞姿,品尝不同的饮食,感受墨江的哈尼族文化,通过这次机会,我们认识了来自中国以及世界各地的双胞胎.这是一次不可思议的文化交流.”来自尼日利亚的双胞胎奥贡托伊兄弟(Oguntoye)说. 墨江,位于云南省普洱市境内,风光绮丽多姿,民俗风情浓郁.它有三张名片:“哈尼之乡”、“回归之城”、 “双胞之家”.北回归线穿城而过,这里也被称为“太阳转身的地方”.墨江因“盛产”双胞胎而闻名遐迩,全县双胞胎(三胞胎)多达1200余对,其中双胞胎最多的一个家族,目前已出现过11对双胞胎.  相似文献   

3.
国际双胞胎     
无论出现在哪里,双胞胎总是能吸引大家的目光. 双胞胎是“世界上相同的落叶”,长相惊人相似,尤其是同卯双胞胎,就如金庸小说《侠客行》中的石破天、石中玉,旁人实在难以区分.当来自不同国家的双胞胎汇聚一堂,他们也就自然成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使者.而如果他们的父母是跨国婚姻,那么他们天然就有跨文化交流的基因,更能体会不同文化的交融.他们就是我们所说的国际双胞胎.  相似文献   

4.
她们的故事,是青春的旋律,是快乐的精灵,是姐妹情深,是相互扶持,是多元文化的思考,是跨越国界的感悟.她们是来自土耳其的一对混血双胞胎姐妹——于嬿平、于嬿华. 作为本刊“国际朋友说(World Speaking)”栏目的常驻嘉宾,她们在该栏目第二期“我在中国的难忘之旅”中,分享了她们参加云南墨江国际双胞胎文化节的感受.“我大二的时候和姐姐去云南的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墨江双胞胎很多.太阳节那天,人们可以向其他任何人的脸上涂抹黑墨,整个脸都是黑色的,我觉得特别有趣,我查了节日的意义,是源于哈尼族对火的崇拜.”妹妹嬿华说.  相似文献   

5.
“吴世珊服务中心”和吴世珊女士的名字,已传遍了当今纽约华人社会和华人报刊。她在美国纽约地区多次获奖,主要有:纽约市立约克大学人文奖、第一届纽约市颁发的“美国族裔奖”、纽约市荣誉公民奖、纽约市无名英雄奖、世界杜威大学奖、家庭教育协会勋章奖、美国全国妇女会第八届苏珊-见-安东尼奖。她是获得这项奖的第一位华裔妇女。  相似文献   

6.
朱迪(Judy A Sperling)女士现在是美国明尼苏达州Hennepin County医学中心教授,双城足踝科专科医院院长;明尼苏达州足科医学学会会长,美国足科运动医学协会理事长…… 朱迪所创办的双城足踝科专科医院虽然不太大,但在双城小有名气。她有固定的长期病人(每3个月定期检查一次)100余人,年门诊量1500余人。朱迪在事业上一帆风顺,我经常叫她“Strong Woman”(女强人),她并不否认。女强人的生活多姿多彩生活中的朱迪也是一个富于幻想、敢干敢闯的女子。朱迪是犹太人,是俄罗斯和德国…  相似文献   

7.
三月的中国已是阳春,而广袤的俄罗斯依旧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在这春寒料峭的北国之都——莫斯科,笔者有幸走访了亚非学院的三位女汉学家:布莉根娜·柳博芙·乔罗报叶芙娜,伏罗罗瓦·玛哥莉达·金娜吉叶芙娜,拉莉莎·叶芙根尼叶芙娜·波梅兰来娃。采访之际正值“国际妇女节”,谨以此文向热爱中国,并以传播中国语言、文化为职业的俄罗斯女教师、学者,表示敬意。柳博芙是位资历深厚的老汉学家,特别在汉语语言、语音方面,造诣颇深。50年代末,她中学毕业了。在中苏友好的年代里,在对东方古国怀着憧憬和想往的青年时代,在大学生活将…  相似文献   

8.
从一个白皙漂亮的俄罗斯小姑娘到一位渊博干练的汉学家、文化使者,柳得米拉·古巴列娃用半个世纪的时间为人们诠释了一个俄罗斯女性的中国梦。在这个梦中,她是幸福的,应该说,今天的她已经实现了这个梦想,但是,她依旧如在梦中一样,只是因为这一切太美好、太美妙。  相似文献   

9.
第十九届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中俄筹备工作研讨会近日在哈尔滨召开,与会人员就如何继续办好第十九届哈洽会俄罗斯商务日活动、  相似文献   

10.
"只要坚持追求和梦想,时光会为每个人馈赠最好的礼物."对来自俄罗斯的奥莉娅来说,在来中国西北兰州定居的这几年,她用始终如一的专注和热爱,孜孜不倦于敦煌学的博大精深,醉心沉浸于丝路文化的万象包容,徜徉于奔腾不息的黄河之畔,传播着对中国丝路文化和艺术的热爱及痴迷.在岁月的沉淀和感悟中,她成为一名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者.  相似文献   

11.
由国家外国专家局支持,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与国际企业心理服务(EAP)协会、中国国际人才市场、盛心阳光国际企业咨询有限公司、北京中外人力资源协会、北京国智人和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中国企业心理服务(EAP)国际论坛"于2006年7月14日在北京举行.  相似文献   

12.
奥莉娅(PronkinaOlga)来自俄罗斯西南部的奔萨州奔萨市,距离莫斯科640公里,很少有中国人听过这个地方。这里地处平原,被茂密的森林包围,盛产各种农产品,还出了很多演员、学者和运动员。2009年,奥莉娅跟随中国丈夫来到中国,扎根兰州,再也没有离开。"保护自己,就是保护他人"在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之际,奥莉娅远在俄罗斯的妈妈一遍一遍给她打电话,哭着说,"孩子,你回俄罗斯来隔离吧,我们这里没有病毒"。奥莉娅一边安慰她的妈妈一边说:"我哪儿也不去,就在兰州,就在中国。这里有我的家庭,我的学生,我的敦煌!"  相似文献   

13.
“醮”“蘸”两字,酷似双胞胎,如一时疏忽,极易出错.2011年6月26日《解放日报》“朝花”副刊标题“笔蘸深情颂‘先锋””,即为一例.揣摩文意,此处的“醮”当用“蘸”字才对.  相似文献   

14.
刘刚 《人才开发》2006,(9):41-41
她是一位传奇人物。1963年出生的艾莉森·拉佩尔患有名为“海豹肢症”,先天残疾,没有双手、膝盖,脚和上身由大腿骨连接,双腿特别短小。出生后几周内就被母亲送到“残疾之家”,度过了无助而孤寂的童年。3岁时,她就开始学会用脚摆弄画笔;16岁时用脚创作的绘画作品已在当地绘画竞赛中获奖。残疾人画家协会得知后特意派人拜访,她被吸收为协会的学生会员,每个月可获一小笔收入,用来购买绘画工具。后来,她进入萨顿学院成人班艺术专业。1984年,19岁的拉佩尔来到伦敦走上了独立生活的道路。她被申请获准到布赖顿大学艺术学院  相似文献   

15.
《国际人才交流》2008,(3):55-55
第十九届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中俄筹备工作研讨会近日在哈尔滨召开,与会人员就如何继续办好第十九届哈洽会俄罗斯商务日活动,如何利用哈洽会的平台促进中俄企业在各个领域开展贸易合作.交换中俄企业科技,经贸信息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茶文化不但在中国源远流长,茶在俄罗斯也是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俄罗斯人经过400多年的饮茶历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茶方式,形成了俄罗斯独特的茶文化.  相似文献   

17.
“美神的园地”英国伦敦出版的《世界名人录》(Who's Who)中有她的名字。 1984年日本大阪第四届国际芭蕾舞比赛服装设计奖的获得者是她。 1989年9月,中国纺织品进出口总公司在日本大阪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服装展销会上,国际评论界认为达到巴黎、米兰、东京等地时装水平的中国服装设计师还是她。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见闻     
俄罗斯,这个远在地球北端的国家,几十年来,叱咤风云。纵横世界,她似乎总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笔者到俄罗斯考察投资环境,才得以一窥卢山真面目。愿将部分见闻录下。美元并非“人见人爱”我们从香港启德机场乘俄航班机飞往莫斯科,经过十个半小时的飞行后,迎接我们的是—23C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创办于2001年,前5届都在南京举办。
  2006年,大会转移至沈阳。2006年9月20日,时任辽宁省委书记李克强宣布大会开幕,这次大会专门设立了“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展区,参展的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代表达到325人,接近全部国外参展人员的一半。  相似文献   

20.
如果不说,你绝不会知道眼前这位身材瘦小单薄的大夫是我国著名麻醉学专家、博士生导师,中华麻醉学会主任委员,《中华麻醉学杂志》主编,第八届、九届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英国皇家麻醉学院名誉院士。更不会相信,看上去像四十出头的她已经66岁了。她就是罗爱伦教授。一个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105篇,荣获北京协和医院医疗成果奖36项。是什么力量促使这位优雅、娴静的女性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什么理念激励她在医学界不受重视的麻醉学领域持之以恒,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