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5年夏,在留校教了两年书后,我得到了赴哈佛大学法学院留学的机会。喜悦、兴奋之情扑面而来。只是间或也不免隐隐地夹带着一丝担忧,不知道在那个举目无亲的陌生国度——资本主义大本营——中能否呆得惯。行期越近,担忧也越发现实。尤其是在机场与家人告别分手后,一股莫名的忐忑不安油然而生。我的家族是地地道道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中原农家谱系,亲戚朋友中没有一点海外关系。“文革”时倒可以避免一层干系,但一进入开放时期就觉得少了点什么,这双脚一迈出海关就怕是举目无亲了。除了在申请赴美读书时有一个美国教授面试过我的口语…  相似文献   

2.
我愿意招“笨”一点的学生,做学问须踏踏实实、心无旁骛,进步虽然慢一点但弯路走得少,可以“后发先至”。  相似文献   

3.
我的大学     
1966年,当我正准备初中毕业考试的时候,突如其来的“文化大革命”中断了我的学业。后来我去内蒙古插队落户,因为耳朵聋了,办了“病退”回城。回城后没有工作,街道安排我在煤球店做蜂窝煤,尽管这也是重体力劳动,而且没有什么福利,却使我的回城生活,总算有了一点着落。 1973年的一天,我母亲给我带来一张天津新华业余大学的学员报名单,并说这家天津唯一的业余大学刚开始复课招生,问我去不去?这消息对于我来说,不啻是喜从天降,因为我没有想到我居然还有机会去上大学!于是,我专门配置了一套助听器,急忙去报了名。就这样,我有幸成为新华业余大学在“文革”期间率先复课的第一批学员。当时,上的是中文班,主要学习科目是“写  相似文献   

4.
王祖远 《人才瞭望》2009,(10):66-66
一个年轻人大学毕业后.想尽办法也找不到工作。父亲说:“没事干就跟我去挖沙卖吧。”年轻人不甘心地说:“我读大学.不是为了挖沙的,我要等待机会。”  相似文献   

5.
才智心:◎教育家陶行之有言:“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如果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那么良知便是道德的源泉。  相似文献   

6.
开心一刻     
效率专家在办公室到处巡视,他问一个办事员道;“你在做什么?”“刚空下来没有什么事”办事员回答。专家走到另一张台子。“你在做什么”他问。“现在没有事。”“啊哈!”专家一面叫,一面在笔记簿上记下:“岗位重复。”体面 在董事会上,经理突然叫道:“我放在会议桌上的手表给偷了!” 董事长耸耸肩对大家说: “诸位,我用一个体面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现在熄灯五分钟,大家一个接一个地走出去,请拿手表的人,把那只表放在门口那张有钟的桌上。” 五分钟后,电灯亮了。桌子上没有手表,而且台钟也不见了。新职业:假装生病 64岁…  相似文献   

7.
留到最后     
年轻有为的伊藤当上了日本十大公司之一、拥有1.5万名员工的钟纺纺织公司董事长后,常对自己的下属说: “自己服务的公司濒临倒闭之时,就是你留下来发挥潜力的最好机会。如果没有关闭那个副业单位的机会,也许,我一辈子都得做小职员哩!” 原来,伊藤当初还是一名小职员时,钟纺公司的一个生产厂因经营不善,年年亏损,当时的董事长武藤决定停止生产,并解散这家工厂的员工队伍。 在工厂正常运行时,员工们都能努力工作,看不出所有人的真正才干、优劣和真面目。现在,工厂要倒闭了,员工们开始无心工作了,连对董事长也不象从前那么有礼貌了。这时,只有伊藤一个人还在不停地工作,自觉加班加点,留到最后来整理及处理工厂关闭的事宜,而且事情比以前做得更有劲、更负责了。 伊藤的努力,感动了武藤董事长,他没有想到在那个刻意钻营私利的世界上,还有人肯为一濒临倒闭的公司无私奉献,便决定重用伊藤这个年轻人。  相似文献   

8.
那年高考前夕,我非常幸运地得到了一个到县城培训英语的机会。要知道,在我们那个偏僻的乡村学校,英语几乎是每个人的习项,很多人常常因它与大学失之交臂。  相似文献   

9.
数6的游戏     
师范毕业前,我被安排去了一个民办小学实习。那个学校很简陋,里面上学的孩子多是农民工的子弟。学校的教室是租的旧厂房,高高的四壁除了一排排风扇外,连个窗户都没有。那天,第一节课上了一半,就恰巧停电了,阳光在外面闪耀,但教室里却昏暗暗的,我在黑板上写一排数字,只有前面几排学生能看得清,于是我停止了讲课,提议说:“同学们,我们来做个游戏吧。”  相似文献   

10.
《起风了》是一部完全不同于宫崎骏之前作品类型的“写实性”动画片,影片中几乎不存在“幻想元素”,有的只是那个“以前的日本”。作品随着一阵阵风从“关东大震灾”飘到了二战结束,在此期间有着“日本人的梦想”,也有着对于“战争的哀愁”,当然还有着一段刻骨铭心的恋爱。在那段激荡的时代里,“小人物”们无法改变“社会之风”,他们能做的只有朝着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只有保护好那个他爱的人。  相似文献   

11.
唐兆亮,一个极为普通和平凡的人,一个热爱生活、淡泊名利和乐于创造的人,一个鸟类学专家和一个平常的实验室“看守者”。当我见到他时,他正在称大米,求是由校工会联系到的并以稍低的价格“优惠”给教工们。“没什么好写的,没什么好写的。很一般的生活,跟大家一样,每天做同样的工作,真的没什么好写的。”他一边忙一边说道。我忙跟他说,我非常喜欢鸟类,想跟他聊一聊,长一些学问,并不是专门来写他的。说话间我率先走向他的实验室里间,坐了下来,热诚地看着他的眼睛。也许他觉得不便过于生硬,于是慢慢谈起来。我在脊椎动物实验室…  相似文献   

12.
教授,无论过去和现在,也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一种尊严和荣耀。“文革”期间,即使把教授批得一塌糊涂,贬低之、嘲弄之、羞辱之,但在百姓心中,教授也还是值得尊敬的“有学问、有本事的人”,反复地批,也是批不臭的。  相似文献   

13.
好汉不提当年勇有一个人,深圳人认为他是深圳过香港的“过河卒子”,因为他在SO多年前就开始代表中共在香港做情报与外交工作;香港人则说他是真懂香港的人,是香港过深圳的“过河卒子”,理由是他自1978年起就把香港的许多观念和经营方式甚至香港人弓队深圳。他到底是深圳河两岸哪边的“过河卒子”呢‘t这个人名叫袁庚。1997年6月20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摄制组刚走,我们就接着坐上了袁庚家客厅的红木沙发。袁庚和我们对坐。他身后是客厅的一排大落地窗,窗外是海滩,海滩接着海水,海水连着香港,香港的山,香港的楼……一切似乎…  相似文献   

14.
一 香港是高等教育高度发达的地区,每年都有大批的高校毕业生走向社会。然而,香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极高,且大都能找到较合适的工作,基本上没有“毕业即失业”的现象。例如,香港中文大学的本科毕业生中,80%以上的人在两个月之内就正式就业。中文大学学生事务处就业辅导组的调查表明,这些毕业生对自己的职务相当满意的占一半以上,大致满意的占三分之一以上。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亚洲不少国家和地区的高校毕业生都面临着“毕  相似文献   

15.
与其他一些以专家身份下海的企业家一样,陈秀枢也喜欢下属叫自己“陈教授”而非“陈总”,但比较专家和企业家这两个角色,陈却更钟情企业家,他说:“我的理想是做一个专家型企业家。” 从卫生员起步的微生物专家 1996年下海前,陈秀枢埋头做了22年的学问。但他的学问是从做部队卫生员开始的。1974年,陈秀枢高中毕业,其时高考尚未恢复,参加过解放战争的军人父亲给儿子指了一条路:“你去参军  相似文献   

16.
收到林威的信时,我已经上高一了。初中毕业后,林威随工作调动的父母去了大连。他走的时候,我正在外地旅行。其实就算没有去旅行,就算知道林威要走,我也不可能去送他,怕误会。我知道林威对我好,甚至可以说是喜欢我,但我不想过早陷入感情的旋涡,让自己将来后悔。  相似文献   

17.
初见王海云的人,都会被他那一头蓬乱的灰发所吸引,难怪他的名片背面是一个没有眼睛没有鼻子没有嘴巴只有头发的漫画头像;翻开王海云的履历,则更为他那一串荣誉称号所吸引:全国司法行政系统英雄模范、吉林省劳动模范、岗位明星称号、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从业积极分子、首届“全国十佳律师”称号·“““””走近王海云的世界,就会很容易地把人的生命划分为任渭分明的两段历史——蒙冤受屈的ZO年和走上辩护席的13年。我的人生是坎坷多难的,蒙冤的苦酒使我的律师之酒更为醇厚,但如果没有苦难的历程,我要做律师也会做好的,这是由我的性…  相似文献   

18.
招聘     
某大公司招聘人才,应者云集。经过三轮淘汰,还剩下11个应聘者,最终将录用6个。第四轮总裁亲自主持面试,奇怪的是,面试考场出现了12个考生。总裁问:“谁不是面试的?”坐在最后一排最右边的一个男子站起来,说:“先生,我在第一轮就被淘汰了,但还是想参加一下面试。”在场的人都笑了,包括站在门口看热闹的那个老头子。总裁饶有兴趣地问:“你连一关都过不了,还来这儿,又有什么意义呢?”那个男子说:“我只有一个本科学历,一个中级职称,但我有11年的工作经验,曾在18家公司任过职……”总裁打断他的话,说:“你的学历…  相似文献   

19.
《国际人才交流》2012,(2):48-49
怎样吸引员工和你一起“战斗”,我想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我们“相爱”。我们一起做我们自己爱做的事,所以挖不走。至于怎么去爱你的员工,我以前认为爱一个员工是给他我想给的。后来我琢磨清楚了,是用他最能接受的方法给他最想要的东西,这才叫爱。  相似文献   

20.
从写诗到写小说子页似平走了与许多作家相差无几的文学道路。从政界跳槽文坛子页似乎又走了一条有。怖于常规的人生道路。一般的文科科班学生多是先从文从教熬到老大不小的年纪做学问太苦太清贫做文章又累又不出名于是费尽心思找块敲门砖弄个一官半职干干也算人生的到位。子页的命运好步入社会就踏上了“仕途”。子页从兰州大学中文系毕业时正值“文化大革命”阶级斗争是治国治民的”纲”还有一句叫“纲举目张”。他得感谢他的父亲在那个“纲”上为他确定的位置。“第二天光顾我家的是土改工作组组长他和父亲用维语交谈样子很亲密当看到屋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