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择到中国工作或创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中,既有原来从未到过中国的外籍人士,也有偶尔涉足中国的他国人才,还有一部分在海外长大的华裔。文化差异问题是他们在中国工作时常常碰到的问题,既为外籍人士津津乐道,也引来众多学者关注。另一方面,在各地陆续出台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中,"优化城市人才竞争与人才服务‘软环境’"成为共同的关键词。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只有营造一流的人才软环境,才能实现经济又好  相似文献   

2.
许多企业千方百计引进外面的人才,想方设法挽留内部的人才,却忽视了一个问题,占有人才并不等于菩用人才,占有不是目的,发挥人才的效益才是人才存在的价值所在,如今,人才“隐性流失”的现象已成为不少企业的一个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3.
当今的时代是人才竞争的时代。作为《人才开发》,要在刊物林立中求得发展。成为各类人才的向导、各级领导用才的参谋,我认为,今后在贴近读者方面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反映要“快”。就是说,刊物要紧紧围绕“向导”、“参谋”这个主题,紧扣社会现实,紧密联系人才实际,紧跟时代脚步,及时刊登一些有分量的文章。尤其是在人才的培养、选拔、开发等问题的探讨上更要结合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的实际,求深,  相似文献   

4.
詹勇 《人才瞭望》2010,(8):75-76
我国人才发展的现状如何?问题在哪里?出路在何方? 胡锦涛总书记在日前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从人才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发展成为人才资源大国,各类人才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大显身手。同时。当前我国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5.
随着企业人力资源竞争日趋激烈 ,重量级人才已成为企业成败之关键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引进“人才测评”这位现代“伯乐”。1988年 ,我国第一家人才测评机构———上海市任职资格评价中心宣告成立。随后 ,深圳市企业高级经理人才评荐中心、北京市人才素质测评考试中心相继成立 ,许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才服务中心也纷纷开设了人才测评业务 ,由于人才测评在我国起步较晚 ,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测评市场也有待规范。企业对方兴未艾的“测评热”也应该保持清醒和冷静。人才测评不是万能的在西方发达国家 ,由于对测评功…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是知识在企业竞争中占主导地位,而知识的载体是人才,谁在人才上获得优势,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主动。那么,如何在人才方面取得优势呢?领导者的用人艺术起到非常关键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如何有效地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已成为企业的当务之急。面对新的时代挑战,作为现代领导者,如何用慧眼识别人才、挑选人才;如何用制度保证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并且健康成长;如何用感情赢得人才、留住人才,这些都对现代领导者的“用人之道”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人才问题是当今世界共同面对的问题,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新技术革命、结构大调整对人才提出的挑战。人才问题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解决所有问题的深层聚焦点。谁拥有了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谁就拥有未来竞争的主动权。吉林省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一个中等省份,虽然经济社会环境进步相对较快,但与沿海发达省份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并且这种差距正呈逐渐扩大态势。吉林省要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取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以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为依托,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建设一支高…  相似文献   

8.
员工培训中的“实”与“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隽  陈彬 《人才开发》2004,(4):28-29
员工培训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尤其是伴随国际巨头在中国人才争夺战中的屡屡得手,人们也都熟悉了他们在“引诱”人才方面的“三架马车”:体现人身价值的薪酬体系 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富有竞争力的人才培养机制。然而,在充分认识到薪酬的有限激励作用,组织结构变革对职业生涯的影响之后。“培养充分就业的能力”就成为跨国企业吸引人才的一个重要“诱饵”。同样更多的求职者也都意识到“已有的能力是前提.不断学习的能力才是根本。”将自己择业的重心转移到对企业海外培训机会、培训内容含金量等细节问题的权衡上来。  相似文献   

9.
如何更好地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让中国成为他们施展才华、实现人生梦想的最佳选择地?国内外人才问题研究人士围绕这一主题,不断进行调查研究。为政策制定和完善,科学执行实施。  相似文献   

10.
李铁 《人才瞭望》2003,(5):47-47
中国加入WTO正赶上世纪之交。伴随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中国必将步入一个信息化、市场化、全球化的崭新时代。在新世纪全球性人才竞争的背景下,中国的人才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江泽民同志指出,“当今和未来的世界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国际劳动组织在一份报告中这样描述了当今的世界竞争:“在全球化的市场上,劳动力的素质和技术水平正越来越成为使竞争者之间拉开差距的因素”。面对新的形势,如何研制中国的人才战略,构筑21世纪的中国人才优势,成为我们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因素。一、“人力资…  相似文献   

11.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没有人才的企业是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而人才与企业整体发展之间矛盾也越来越深化,导致企业人才流动频繁,因此,企业怎样留住人才,扭转人才流失的局面是其急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为此,笔者以此为出发点,从人才的重要性、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以及采取的应对措施进行简单的分析,以此来促进企业解决有关人才方面的问题,促进企业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连日来,关于网络游戏人才的新闻不断见诸报端,无论是国际数据公司(IDC)公布的统计数据,还是各路记者的独家专访,都在传播着同样的信息:“游戏产业如火如荼,游戏人才极度匮乏”。被誉为“第九艺术”的网络游戏已经成为全球IT业新的增长热点,并且成为业内外公认的朝阳产业。国家信息产业部和科技部都已经将游戏产业列为IT领域重点扶持的支柱产业之一。由于现实市场和潜在市场的巨大需求,目前国内游戏专业人才缺口高达数十万人,最为突出的问题是网络游戏开发人员与用户比例严重失调,导致该产业发展受阻。人才急缺催生才市新热点据国际数据公…  相似文献   

13.
何谓人才,仁者见仁;如何成才,智者见智。本文想通过详细探讨与人才紧密相关的人的外表、人们对人才的甄别、人才的标准以及成才后的回报等,启发我们的当代大学生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与树立精英意识,力争成为真正的人才,实现自我发展的突破,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对中国企业来讲,高潜人才还比较陌生。本文通过介绍欧洲五国不同国家文化背景下高潜人才管理的情况,为我国企业界和理论界提供借鉴。本文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讨论:1、欧洲公司如何鉴定和选择高潜人才2入欧洲公司如何发展高潜人才23、欧洲公司管理高潜人才时会出现什么问题?4‘不同国家文化环境如何影响高潜人才的管理?高潜人才的鉴定和选择高潜人才(high-PotentiaD是从一个可供选择的名单中按照严格程序选出的人,他将来可能成为公司的领导人,公司将对他进行细察详审,使他获得发展的机会,一旦他成功,就将赋予他重要职位。许多…  相似文献   

15.
“过去的战争是为了争夺自然资源,现在是为了那些具有知识的劳动力。”(美国《经济学家》)“入世”后,我国的经济和科技不可避免地融入到国际大循环中。人才资源成为最宝贵、最稀缺的资源,一场没有硝烟的“人才战”正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展开。认真研究市场经济进程中的人才问题,对于人才竞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题记  相似文献   

16.
海外高层次人才已经成为加快自主创新、缩短我国与世界先进技术差距的一支不可替代的生力军,同时证明大力引进包括外国专家在内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恰逢其时,完全正确。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新常态下,人力资源是企业最核心资源,也是企业间竞争的源泉.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中小企业面临人才难招、易流失等困境,如何留住人才,提升人才综合技能,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笔者在调研分析基础上,针对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互联网+”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策略,建立健全“互联网+”员工培训开发考核评估机制,供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借鉴.  相似文献   

18.
如何更好地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让中国成为他们施展才华、实现人生梦想的最佳选择地?国内外人才问题研究人士围绕这一主题,不断进行调查研究,为政策制定和完善,科学执行实施,提升引进人  相似文献   

19.
毋须赘言,企业、产品以及市场的竞争,说到底是科技人才的竞争。不少企业,在对待人才问题上是非常明智而又务实的,因事招贤,量才录用,人尽其才,使人才各得其所,企业也焕发勃勃生机。但也有少数企业,在人才问题上不够慎重,或是对人才的使用和处置方面有失偏颇,出现了招贤“隐”才的现象。 备而不用。固然,人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利器和关键,没有人才万万不行。但个别企业,却财大气粗,不惜巨资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21世纪的到来,对人才的要求从知识型、技能型转向应用型、适应型。这要求高校人才的培养应重视从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来思考,除了仍重视知识和能力外,更应突出对素质的广泛关注。即学生经过大学阶段的培养,他所具备的能力应该不受所学知识的限制,而能尽快适应所处环境、位置对知识的需求,成为集聚”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