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子经济思想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子关于经济方面的思想是十分丰富的,他以“道”为其经济思想的核心,以“自然”、“无为”作为经济控制的基本方法,十分重视经济基础的作用。在经济消费方面,他十分提倡“去奢”尚“俭”的消费思想,并以“知足”为其物质消费旨归,充分体现了老子“抱一”、“守中”的消费观。老子的经济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略论中国古代的勤俭美德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勤劳美德的内涵包括克勤于邦,自强不息,吃苦耐劳;节俭美德包括俭以立德,以俭持家治国和不奢不吝等思想。勤劳和节俭美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劳节俭的传统美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崇奢黜俭"思想是近代中国消费观转型时期出现的一种消费观,它不仅鼓励积极消费以扩大市场,为生产发展创造市场前提;而且反对壅积财富,主张投资兴办实业以强国富民."崇奢黜俭"既是对传统消费观的批判,同时也是对近代消费观重构的一种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4.
唐代各阶层消费自始至终交织着节俭与奢侈两种方式。大致以开元、天宝年间为期,此前各阶层消费方式以尚俭为主,此后则靡然向奢。着眼于社会稳定与风俗养成,上层社会把勤俭节约作为治国的一个重要方略而大力倡导。在力倡节俭、遏制奢侈方面唐代上层社会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尤其在节俭消费习俗的纠偏、禁奢制度的跟进以及示俭消费行为的实践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当代及后世的俭约治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所谓勤劳节俭,勤劳指的是人们对待劳动的态度与品格,作为道德规范,它要求人们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劳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和丰富自己的生活;节俭,指的是人们对待个人生活欲望的态度,它要求人们节制自己的生活欲望,约束自己的消费行为,节约生活,节约财用。纵观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勤俭兴邦,奢侈覆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可以说是一条普遍的规律。《左传》中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出”就是说俭朴是品德的全面体现,是道德的根本。奢侈是万恶之首,也是万恶之源。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向以勤俭为美德。崇尚俭朴、提倡廉洁、反对奢侈,摒弃浮华、…  相似文献   

6.
王船山的消费伦理思想以理欲合性为理论基础,以对俭与奢及其利弊的分析为重心,以追求絮矩之道为旨归,既肯定人的自然之欲的合理性,又提出以理导欲,主张消费的目的是促进人性的发展。这一消费伦理价值模式体现了公正无私和民本主义思想,以及对人民群众生存权益和消费需求的人文关切和道德关怀,在当今时代无疑是一副治疗自我欲望膨胀和消费异化的良药,也对我们建构具有民族精神且具时代特色的消费伦理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管子的管理思想博大精深,“心的管理”是其管理思想的核心。从《管子》“人心管理”的思想出发,探讨了其蕴涵的关于人和人才的深刻认识,这对现代企业科学管理仍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管子》是我国古代一部经典的思想著作,是对卓越政治家管仲治国思想的深入阐释,全书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内容,并在这些方面有许多精辟的论述。通过对《管子》深刻的经济伦理思想的研究,从中可以学到"均地分利"的民生伦理、"强国富民"的生产伦理、"重农益商"的交换伦理、"俭侈有度"的消费伦理及"以劳授禄"的分配伦理等思想,也可洞察管仲深厚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维。对中国古代经济伦理思想的探寻与挖掘,寻找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契合,对今天经济建设中的道德教育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墨子所提倡的以节用、节葬、非乐等为主要内容的节俭思想是中国传统消费伦理的主流,对建构现代条件下的新型消费伦理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现代消费伦理观的建构应立足当下并与传统的节俭思想相承接,反对浪费,提倡"俭而有度,合理消费",是现代新型消费伦理观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弟子职》是《管子》中关于教育的一篇十分重要的文献,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史料。《弟子职》作为我国最早的校规、学则,其中含有丰富的“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它的智育教育要求学生应该有端正的学习态度、教师有严肃的授课态度、课后师生要加强交流等理念;它的德育教育要求学生要有良好的处事态度,同时还强调必须结合实际的教学生活;它的习惯养成教育对学生的日常行为提出了极为细致的要求,保障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教学秩序。这些教育理念对今天的教育教学实践仍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早在二千七百年前,《管子》书中就前瞻性地提出了“人与天调”的生态哲学思想。阐述了“天”是自然之天,天地有“则”;又指出“人”是自然的产物,可贵之处在于能“务”也能“虑”;提倡人与自然(人与天)的和与合,促进人类发展和自然界的发展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2.
美国文化创造者爱默生的散文《经验》是爱默生思想从早期的超验主义向中后期实用主义过渡的一个转折点。爱默生提倡以接受生活现象参悟生活意义代替线性追问结论。散文中出现的“始末”、“生死”和“恍惚”意味着经验中的分分秒秒都有特定的意义,体现着意义在过程中展开的道家思想,即把时间、新奇、变化、人类诸种关系内在的建构性本质纳入哲学基础和阐释语境中。  相似文献   

13.
《管子》的人生价值观邱文山在中国人生哲学史上,《管子》第一个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管子·霸言》,以下所引,只注篇名)这一思想的提出,使《管子》成为春秋战国时代人本主义思潮的思想先驱。《管子》的人本主义思想,集中体...  相似文献   

14.
如何看待现今的侈靡(奢侈)消费,侈靡消费的经济价值与伦理价值是否“二律背反”,值得深思。此外,侈靡消费过程中所遇到的价值难题提示我们有必要进一步认识侈靡的度、方式、条件、对象以及侈靡与节俭的关系等问题。对此,我们可以从首开侈靡消费之先河的《管子》那里得到些许启示,并通过历史与现实结合的维度理解侈靡消费观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5.
墨子教育思想简论王思中墨子出身卑微,精于工艺,善于守城,其思想反映了当时平民阶层──“农与工肆之人”的要求,对“王公大人”奢侈淫靡的生活方式作出毫不留情的批判。墨子十分重视教育,注重以收徒授业的方式和上说下教的措施来扩大影响;以其学不厌诲不倦、积极力...  相似文献   

16.
正名的思想,在中国逻辑史上发生得最早。《尚书》所谓“取类正名”,《吕刑》所谓“正名百物”,还只是一般地讲到了名实关系。管子生活的年代虽早于孔子,《管子》的《枢言》等篇中,虽也有着“有名则治,无名则乱……故先王贵名”等有关“正名治国”的思想,但今存《管子》一书实为后人所假讬,未足尽信;而且它也只是一般地讲到了正名的意义,也还只是一般的“正名实”之说。比较可靠而又比较系统地对正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末,中华民族危在旦夕。为此,严复将亚当·斯密的经济伦理思想引入中国,旨在“图强”。一方面,严复对亚当·斯密的经济伦理思想赞赏有加,主要表现为二者在义利观、本末观、贫富观和奢俭观上的一致和相似。义利观上,严复对亚当·斯密提倡自利的原则大加赞赏,并将进化论思想引入经济伦理;本末观中,严复赞成本末兼重,不应顾此失彼,这一点与斯密的观点相吻合;贫富观和奢俭观上,严复与斯密都强调俭有道,奢有节,尤其重视积累的作用,并提出将节省的钱用于投资的新的消费观。此外,严复又将斯密的经济伦理思想进行创新与发展,把西方功利主义理论与中国传统的进步经济伦理思想进行融合,并受赫胥黎和斯宾塞社会进化论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经济伦理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8.
“《管子》四篇”存在着明显的“实化”精神、“虚化”政治的问题,这一问题与中国“借思想、文化以解决问题”的政治思想传统完全契合。本文着重辨析了“《管子》四篇”将老子之“道”往实际政治的方向引领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管子》四篇”中所表现出的君主专制思想因素,也将“《管子》四篇”对政治活动中精神作用的夸大与其他思想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历代学者对《管子》都有一定的研究。其中,清代之前的学者们主要就文献的作者、义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考证;到了清代,学者们则偏重于《管子》的文献考证工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近代之后的学者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管子》全书体系的研究中。在此期间,有部分学者将《管子》归人稷下学宫的论文集或零散的档案编纂,也有学者指出《管子》全书存在一个鲜明的中心主体,所有的篇章围绕“道”而展开。文章对前代学者在《管子》流传和体系研究方面的成果作了简要总结,着重探讨“道”对《管子》全书的纲领意义,以期对《管子》体系研究有所积累和推进。  相似文献   

20.
杨小华 《东方论坛》2009,(5):10-13,18
节用是墨子的重要思想之一,具体包含节用、节葬、非乐等内容。墨子的节用主张是中国传统消费观的主流,对于纠正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某些不正之风,对于建构现代条件下的新型消费观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现代消费观的建构应立足当下并与传统的节用思想相承接,反对浪费,提倡“俭而有度,合理消费”,应是现代新型消费观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