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运用非均衡理论和方法,通过构建双曲线计量模型,对1987~2011年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这25年间我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正向非均衡-负向非均衡-基本均衡-正向非均衡等四个阶段,当前房地产市场的非均衡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为此,应从总供给管理、区分差别化需求、多层次房地产市场体系构建、改善宏观调控有效性等方面着手,逐步降低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非均衡强度。  相似文献   

2.
住宅市场化是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强大驱动器。随着政府的行政配置向市场管制的住宅价格管理方式转变,住宅市场价格的均衡机制也从企业供给主导向居民需求主导方向嬗变,并相应催动居民对住宅需求从消费意愿向投资意愿的演变,因此引起我国现阶段住宅市场的失衡。因此,从住宅市场价格均衡机制深层次变动原因进行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与对策更有利于控制当前住宅价格虚高问题。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国家宏观环境和影响昆明市住宅市场供求的因素,得出结论:昆明市中长期的住宅商品房需求将继续增加,价格仍将上涨。就2008年而言。城中村改造将对昆明房市产生重要的影响;市场供求双方观望情绪严重,房价将在目前价格水平之上波动;开发商将多数采用谨慎小规模低价推盘,然后再小幅上涨的策略;较多的消费者持币待购;市场下一步的发展,主要受宏观经济走势和宏观调控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部地区正在成为开发的热点 ,住宅产业将是拉动西部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西部地区住宅市场的发展态势、存在的问题的分析 ,提出了住宅市场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市场细分与城市住宅特征价格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住宅特征价格的视角,提出检验和分析住宅细分市场的方法,并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收集杭州市2 473套住宅样本数据和290个住宅小区的实地调查资料,按照建筑类型和产权性质对住宅市场进行细分,选择18个住宅特征作为模型的自变量,建立杭州市整体市场和细分市场的特征价格模型.Chow检验表明细分市场模型在统计上存在显著差异,说明这两种市场细分方法是合理可行的.同时发现,不同细分市场的影响因素有所差异,住宅特征对住宅价格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8个住宅特征对整体市场和细分市场均有显著影响,建筑面积和西湖距离对住宅价格有最重要的影响,CBD距离比西湖距离的影响程度更小.  相似文献   

6.
1949年以来我国出现了7次粮食供求波动,而每次波动都有其复杂的成因。我国的粮食产量曲线是一条上升的直线叠加了一条波动曲线,而进入市场经济之后的1984~1999年其波动特征更有规律:长周期为6年,短周期为3年(为不对称波,上升1年,下降2年)。为此,建立傅立叶级数、龚伯兹方程等预测模型,对未来10年我国粮食供求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大部分年份粮食将供不应求。因此,可采取增加粮食产量、政府市场干预、提高抗灾能力等平抑措施。  相似文献   

7.
高波教授长期从事房地产经济与金融的研究,近几年来他厚积薄发。最近他在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转型期中国房地产市场成长:1978-2008》一书。阅读之后可以发现,该书是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总结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成长的成就、经验和教训,深入分析了中  相似文献   

8.
2003-2008年中目的住宅政策发生了许多变化.在政策理念上,住宅建设不仅仅被看作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因,更是作为民生必需品的生产而与政府职责联系到一起.在调控方向上,由减少空王率、抑制总量供给过剩向调整供给结构、扩大供给总量转变.在调控措施上,通过政府管制和供给介入,逐步加大了对住宅市场的干预力度.然而,中国住宅政策的制度背景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伴随着住宅政策的调整,还有许多制度层面的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地区不同户籍群体劳动力市场状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上,不同户籍群体的劳动力市场状态存在较大差异。与非农业户籍劳动力相比,农业户籍劳动力的劳动参与率和就业率较高,失业率较低;与本地户籍劳动力相比,外地户籍劳动力的劳动参与率和就业率较高,失业率较低。按照更为详细的户籍分类来考察,外地农业户籍和本地农业户籍劳动力的劳动参与率、就业率普遍较高,失业率很低;本地非农业户籍劳动力的劳动参与率、就业率最低,失业率最高;外地非农业户籍劳动力的劳动参与率、就业率及失业率处于中间水平。计量分析发现,控制了其他影响因素之后,户籍特征对劳动适龄人口的就业状态具有显著影响,户籍身份不同所反映的享受城市本地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差异确实对劳动适龄人口的劳动力市场状态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双碳”背景下中国能源结构面临深度调整,能源市场不确定性加大,在此背景下深入探究能源市场与股市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对于推进我国能源市场价格机制改革、防范金融风险跨市场传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TVP-VAR-DY模型研究了中国煤炭、石油、天然气三类能源市场与A股市场的时变波动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煤炭、石油、天然气市场与股市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存在明显的时变特征:从静态溢出效应来看,原油市场与股市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明显强于煤炭和天然气市场,说明能源市场与股市的波动溢出效应与能源商品的“金融化”程度密切相关;从动态溢出效应来看,溢出水平对于极端事件较为敏感,当股市崩盘等极端事件发生时,能源市场与股市的波动溢出指数明显上升;最后,从方向性溢出和动态网络分析来看,各市场的方向性溢出以及溢出网络的结构特征均会随经济金融环境不断变化,且原油市场和股票市场表现出更加明显的时变特征。  相似文献   

11.
经济适用房供需非均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分析了各种用途住宅的供需现状,以福建省为例分析了各种住宅的供需失衡,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了各用途住宅价格指数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经济适用房的价格指数不能影响住宅整体价格指数,但住宅市场价格上涨的趋势却会带动经济适用房价格的上涨,经济适用房价格表现为结构性泡沫现象。最后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分别对各用途住宅的供需现状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表明经济适用房的供需非均衡。  相似文献   

12.
供给升级和有效需求不足导致我国市场供求关系不协调。这种不协调给予我们几点启示 ,即 :加强售后服务 ,启动产品的二级市场 ;实现功能与产品的分离以及国民收入分配要切实顾及公平。  相似文献   

13.
我国住宅二级市场处于起步阶段,政策的出台并没有完全奏效,需要研究更有效的措施刺激二级市场的发展,以促进这个住宅消费市场的发展。作者对发展我国住宅二级市场的现实意义、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从销售措施、租赁措施两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住宅二级市场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弹性是衡量一个函数中自变量相对变动所引起的因变量相对变动的重要参数。供求价格弹性在经济决策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本文用数学方法具体讨论了供求价格弹性在企业定价决策、市场势力测定、政府税收政策及物价政策制定中的应用。供求价格弹性不仅决定着企业的定价策略和供求双方的市场势力,还决定着税收的负担和归宿以及农产品的市场价格波动趋势,这些为政府制定公共政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一个基于供求两方面的房价决定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经济计量方法设立模型,同时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考虑影响房价的因素,研究是供给决定了房价,还是需求决定了房价,并且区分其影响的大小.结论是房价与房屋造价和存款余额同方向变化,而与房屋的竣工面积反方向变化.控制房价的关键在于抑制宏观调控过热的经济所造成的房屋造价上升和加大住房建设面积.  相似文献   

16.
老年住宅市场的形成是我国经济发展、人口政策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房地产经济持续发展的一种途径和房地产产业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以广州为例,影响老年宜居住宅需求的主要因素依次为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住宅面积、人口老龄化水平、城市住宅价格、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等,为释放和满足老年宜居住宅需求,应该形成由政府部门、公共机构、房地产企业、家庭和社区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供给主体模式,并构建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老年住宅供给体系。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产业的市场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质和量两个角度分析我国高等教育产业的市场需求,在充分认识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存在的质和量的严重不足的同时,清醒地面对经济发展和全球贸易一体化带来的市场挑战和机遇,准确地把握由此而引发的高等教育产业巨大的市场需求,以谋求产业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中国粮食供求变化不仅影响国内粮食安全,且与世界粮食市场的互动关系日益明显。考虑 未来人口、经济和资源状况的同时,有必要纳入一些新的情景以突显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粮食供求变化趋势。 模拟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将刺激全球粮食生产和贸易,而对中国玉米和豆类供求均衡的负面影响较大 ;全 球生物燃料发展将扩大全球粮食供求缺口,且世界粮食供求格局变动可能使中国未来国际粮源发生转变 ; 国内粮食补贴的提高对长期的粮食增产效应显著,但粮食供求结构矛盾日益突出。为实现中国粮食供求平 衡,应完善国内粮食市场机制,调整国内粮食供求结构 ;充分利用国际粮食市场,灵活调节国内粮食余缺。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就业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通过系统梳理马克思的就业思想,以供求关系为视角,将资本积累和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作为研究原点,展示“资本积累—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相对过剩人口—供给过剩”; “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产业结构—劳动分工—就业需求”两大影响就业的思想向度,诠释马克思关于“失业与岗位空缺”的结构性失业论述,解读我国当前就业问题,特别是我国劳动力就业市场供求关系的结构性问题。 在马克思就业思想与我国就业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构建以协同合作为引领的供给新机制,以产业升级为核心的需求新机制,以深化改革为要求的三螺旋式供求匹配新机制,对解决当前我国结构性失业问题进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0.
城市住房供求梯次配置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住房的多元属性所决定,一般价格均衡理论无法客观地解释住房供给与住房需求的非均衡关联关系。从中国国情特点和现实发展条件出发,以耗散结构理论为分析基础,建构了"住房供求梯次配置体系"。该体系对于提高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和深化城市住房体制改革、维护住房分配的公正性等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