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探讨社会退缩在父母心理控制和大学生手机依赖之间的中介作用,分别采用社会退缩量表、父母心理控制量表和手机依赖指数量表,对588名广东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进行测量,并使用潜变量建模的方法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发现,大学生手机依赖对父母心理控制的回归模型拟合良好,父母心理控制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手机依赖;社会退缩中介效应模型拟合良好,父母心理控制会通过影响子女的社会退缩水平间接影响大学生手机依赖水平。  相似文献   

2.
手机是现代人的日常通讯工具。部分大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过长,已经产生了依赖性,影响到自己的生活与学习。从心理学、人口学、社会学的视角分析发现,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成因主要有自身需求、从众心理等。可从社会、高校、教师、家庭、学生等不同层面对大学生手机依赖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手机从最初的一种通讯工具逐渐转变为多媒体终端设备,手机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环境下,人们形成了手机依赖。而对大学生心理资本、总体幸福感与网络依赖的关系进行研究,可以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预防与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基于此,随机抽取山西省某所大学1 000名学生,进行心理资本、总体幸福感、手机依赖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手机依赖;大学生手机依赖在学业成绩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手机依赖与总体幸福感、心理资本均存在显著相关;大学生总体幸福感和心理资本对手机依赖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自尊和心理和谐的关系,文章采用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整体自尊量表和大学生心理和谐量表对442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发现:(1)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心理和谐和自尊均显著负相关,心理和谐与自尊显著正相关;(2)高自尊组大学生心理和谐水平均显著高于低自尊组,高手机依赖组大学生心理和谐水平均显著低于低手机依赖组;(3)大学生手机依赖和自尊可以显著预测心理和谐;(4)自尊在手机依赖与心理和谐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结构方程模型指标拟合较好。因此,手机依赖通过自尊间接影响心理和谐,进而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可以通过改善大学生的自尊水平来提高手机依赖者的心理和谐及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的创新成果主要表现在理论、路线、实践三个层面;在此基础上文章探讨了他的科学创新的三大特点,并考察了他的科学创新的精神动力、思想基础、心理特质和智慧源泉。  相似文献   

6.
随着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普遍增加,一方面给大学生生活学习带来了便利,另一方面也危害着大学生。面对智能手机的诱惑,大学生要学会自己控制手机的使用,不要成为手机的俘虏。文章主要从社会、学校、家庭、大学生自身四个层面来展开论述,主要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摆脱手机依赖,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三所高校的大学生自主移动学习情况展开调查,综合运用多种统计方法,从个性化学习计划、个性化学习方法、个性化学习内容、个性化学习效果四个学习要素维度,兼顾课堂、课后的时空维度,分析手机这一媒体对大学生个性化自主移动学习的影响。研究发现:大学生使用手机媒体自主移动学习与对手机依赖并存;手机媒体自主移动学习是实现大学生个性化教育的重要路径;个体特征对大学生使用手机媒体个性化移动学习的影响差异显著。最后,文章从教育理念转变、学校制度优化、教师适度放权、学生自主学习、个体差异等方面提出建议,以充分发挥手机媒体对大学生个性化自主移动学习的积极作用,有效实现大学生个性化教育。  相似文献   

8.
周严 《新天地》2011,(8):138-138
初中阶段是人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生理上的发育引起心理上的巨变,开始从幼稚走向成熟。既渴望独立,又摆脱不了对大人的依赖;既对外界充满好奇,又没有足够明辨是非的能力;再加上学习任务紧张繁重,使得初中阶段的学生敏感善变。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西安交通大学3557名大学生网络依赖行为的研究,从情绪、情感因素、心理应激与心理压力、社会性分离等层面,分析大学生网络依赖行为及其心理成因,探讨网络依赖行为的理论解释及综合心理干预因素,并就网络依赖行为的心理干预模型构建,提出心理-社会-家庭-学校多维系统的干预模型理论.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手机依赖与学业拖延的关系,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中学生手机依赖量表和Aitken拖延问卷(中学生版)对296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韧性与学业拖延呈显著负相关,手机依赖与学业拖延呈显著正相关,手机依赖在心理韧性与学业拖延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由于过度使用网络而引起的网络成瘾问题日渐突出,加强网络成瘾问题研究既是拓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新视角的需要,更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通过分析网络游戏成瘾的直观性、网络色情成瘾的潜隐性、网络交往成瘾的连锁性、网络交易成瘾的衍生性、网络信息成瘾的复杂性等大学生网络成瘾等特征,总结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研究困境,提出了把握高校育人目标、构建研究网络成瘾问题的新理论框架、以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实践切入点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网络成瘾原因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过度沉溺于网络而引发的各种问题日益增多,其中青少年网络成瘾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原因的研究从网络、个体、家庭和社会四个方面进行回顾和评价。网络的特点具有导致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倾向;个体消极的人格特征和非适应性认知等容易发展出病态网络使用行为;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和方式对青少年网络成瘾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社会支持、社会交往的缺乏和社会生活事件的打击会促使青少年过度依赖网络。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为,研究处于探索阶段,研究方法上的缺陷,基础理论的薄弱,本土化研究匮乏等。  相似文献   

13.
手机媒体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尽管手机是作为人际语音通讯工具而诞生的,但由于与互联网的结合,使它越来越具有综合性媒体的特征。结合国内外数据和案例,梳理出目前手机媒体的应用状况,并对其传播特征和发展前景进行初步的分析。从媒体内容上看,手机应用主要包括手机小说、手机新闻、手机电视和手机学习等几类。手机是互联网的延伸,因此手机同样具有数字化、互动性和多媒体性。但手机又是一个移动终端,设备的便携性要求其传播的信息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以满足随时、随地的互动要求。随着3G手机的普及,手机媒体的功能将更加强大。手机有望成为继第四媒体之后的第五媒体,成为新一轮的研究和应用热点。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外"洋品牌"手机厂商不断进入中国市场,国产手机的竞争优势日趋弱化。文章结合国产手机发展现状,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国产手机企业的竞争优势、弱势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逐一加以分析,以便今后有效制定国产手机企业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手机短信日益成为人们交际的一种新型文体。与手机中文短信一样,手机英文短信呈现出独特的语体特征:短小精练、通俗形象,幽默风趣、轻松诙谐,委婉含蓄、抒情浪漫,等等。多种修辞法的运用是促成这些语体特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网络成瘾是近年来国内外的热门研究话题,本文对网络成瘾的定义、概念、诊断标准、形成机制以及治疗手段作了综述;分析对比了各主流学说的观点,并提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7.
网络作为全新的传播媒体,以其融合性、互动性优势大有取代传统媒体之势,成为受众接受信息和娱乐的最重要工具之一。但是媒体使用中的问题也接踵而至,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网络成瘾。本文选取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研究网络成瘾的部分文章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学术界目前对于"网络成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成瘾的定义、类型及症状表现、诊断标准、网瘾的易患人群及成瘾后果探讨等几个方面,但是对网瘾发生的深层原因及如何理性地使用网络媒体的研究却很少,也成为学界以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网络心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生是网络使用者中最活跃的群体,网络正以极大的广度和深度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本文从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影响的理性分析、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调查及与其他特质的相关研究、大学生网络成瘾调查及相关研究等三个方面对国内已有的重要研究加以评述,以期促进对大学生网络心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展开。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探讨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应用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矫正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首先,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网络成癌原因的分析框架.其次,分析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并指出目前青少年网络成瘾矫正方法的缺乏,提出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运用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矫正的必要性.最后,在分析社会工作性质与服务理念的基础上,建立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矫正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