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前不久听了一节研究课,任课教师表面上是引导学生认识高中语文第三册(人教版)第一课<诗经>的写作技巧--"赋、比,兴",实际上是想教会学生如何运用赋、比、兴的写作技巧,为作文争光添彩.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听一位老师讲余秋雨的《信客》,引发深思。该堂课的教学形式主要是合作探究,课堂主体是围绕"尽职、诚信、宽容、厚道"进行研讨:信客有着怎样的精神品质?信客形象有何现实意义?学生写下自己或身边尽职、诚信、宽容的经历、感受的故事;老师随机阅读学生"小作文",并根据其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改变教学方式,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势在必行.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我校在教研、备课活动中推行了"同课异构"式的教研备课模式,并对新老师进行合格课的考核.为此,我也走进了不少老师的课堂,听了很多老师的课.  相似文献   

4.
一谈及作文,老师觉得难教,学生觉得难写,"作文"简直就是"作难",要是写景作文就是难上加难.其实如果能把写景作文写好了,其它作文也就能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5.
窦凌 《科学咨询》2008,(14):42-4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一种综合能力的反映,是语文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很多学生一提到"作文"便眉头紧皱,"写不来"、"写不多"、"写不好"这是学生惧怕"作文"的主要原因.所以,在教学中,我针对这三种"症状",开出药方.  相似文献   

6.
语文能力是听、说、读、写能力的终合体现.作为最高层次的写作能力,不仅要学生多积累与训练,还需要老师做好穿针引线的领路人.对学生作文的讲评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那么,语文老师怎样才能上好作文讲评课呢?从我参加工作以来,我在作文教学实践活动中,就如何上好作文讲评课进行了一些尝试与探索,收到了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尽管思品课教材编设的内容联系了学生实际,思品课的课标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也提出了要求;但是,相当多的老师还是习惯以下而的方式演绎课常:"我讲,你听","我想讲什么,你就听什么","我怎么讲,你就怎么听","我问,你答,而且一定要答到我设定的答案上来"等.  相似文献   

8.
一提到写作文,很多学生都会不自觉地唉声叹气,提到教作文,我们老师也会不自觉地皱起眉头。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往往觉得无事可写,无从下笔;二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知识积累不够;三是对老师讲授的写作技巧没有掌握,不能灵活运用。如何让学生轻松动起笔来,尽情地投入到写作中,去感受到表达的快乐呢?经过探索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尽管思品课教材编设的内容联系了学生实际,思品课的课标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也提出了要求;但是,相当多的老师还是习惯以下面的方式演绎课堂:"我讲,你听","我想讲什么,你就听什么","我怎么讲,你就怎么听","我问,你答,而且一定要答到我设  相似文献   

10.
罗登清 《科学咨询》2009,(12):34-34
农村小学教育,历来比较薄弱,尤其是作文教育.一直以来,教师普遍采用"教师命题--指导--学生习作--教师批改一一教师讲评"的传统教学模式,更有极个别教师为了片面追求作文分值要求学生"背范文".这种教学模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绷发展,导致很多学生作文"千篇一律"、"开头难"、"写不长"、"假,大、空"等等情况.为提高学生习作水平,学校于2007年秋季成功引进了中央教科所"十一五"重点课题子课题"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为J,将此项工作抓好抓落实,我亲自担任课题组长,主持课题研究工作,由此全而拉开了我校作文特色教育方略探索的序幕.为了实现既定目标,我们作了许多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1.
"言为心声,缘情而发",这是令人向往的、美好的作文境界,但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最薄弱的环节之一。作文往往让学生惧怕,老师为难。咎其原因,有作文的神秘感在作祟,也有教师的教学方法问题、组织方式问题、学生能动作用的发挥问题等。该文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实际,浅析关于作文教学的几点迷茫与对策,分别是:"大匠能诲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凭借阅读教学揭开"怎么写"的迷雾;"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借素材的日积月累解决"写什么"的彷徨;凭借自改能力的培养,走出"精批细改"的尴尬处境,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2.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纲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是字、词、句、段、篇的综合训练,是语文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然而,目前的作文教学中仍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强调"从高从难从严",使作文训练成人化、技术化、创作化,没有建立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作文训练序列;强调"大密度训练",造成学生害怕作文,厌学作文。曾听学生这样说"作文难,作文难,作文难于上青天。"学生对  相似文献   

13.
最近,笔者听了一堂小学二年级的口语交际观摩课--《打电话》,其中有这样一个设想给远方的亲人打电话的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你们当中有很多人的爸爸在外面打工,你们想不想给他们打电话? 生:想! 师:那么,你们想一想,该对你们的爸爸说些什么呢? (许多学生举起了小手.老师随意点了两名学生上讲台来,指定A生为"爸爸",把自己的移动电话递给A生;B生为"儿子",手持文具盒为"电话")  相似文献   

14.
一提到作文,学生就会头疼,尤其是农村学生。究其原因,有的老师只注重教写作方法,忽视了向学生提供写作素材。学生只知道怎么写,而不知道写什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写好作文,没有素材就如"无水之源,无本之木"。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指导学生扬长避短,解决好写什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李文兴 《科学咨询》2008,(14):38-38
说起批改作文,很多语文老师就感到颇伤脑筋,特别是在写作文评语时,我们往往轻率为之,三言两语,以"见红"为原则;或者套话连篇、空洞无物;或者用写鉴定、做总结的语言,严肃而呆板,学生读起来索然无味,评语的教育功能也难以充分发挥出来.笔者认为,作文评语是教师与学生笔上交谈的有力工具,是沟通师生的桥梁.好的评语,对学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作文的教与学一直困绕着语文教师和莘莘学子,因为作文在语文考试中至少占40%的分数,较大程度上决定着学子们的命运,而纵横观照历年高考作文,平平者居多,优秀者极少.究其原因,当是学生缺乏了作文最基本的两大营养:一是语言的营养,二是思想的营养.这两大营养从何而来?我以为当首推中国古代文学.不少学生,无论老师怎样耳提面命,他的作文,全是大白话、口水话,正是"话怎么说,文就怎么写",真正做到了胡适先生提倡的"言文一致",找不出几个形容词,找不出几个成语,找不出几种修辞手法,更不用说古代文学的吸收活用了.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听专家们讲新课程理念,还是读课标,无一例外的提到数学教育中要落实"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的领路人,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放心的让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  相似文献   

18.
初中语文作文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传统的作文教学给教师和学生带来的困惑传统的作文教学,是教师命题学生写,教师批改学生看,教师讲评学生听。在整个作文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居高临下的支配地位,学生则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服从地位。老师更是困苦不堪,一般情况下,一位语文老师上两个班的语文课,每个班45到55位学生,如果批改每一本作文用的时间是5分钟(包括改错和批语等),批改完一次作文得用约10-12小时,改完一次老师累得半死,而作文到了学生手中,学生则漫不经心地看了一眼评语,就把作文收进书桌抽屉,效果不佳,真可谓“出力不讨好”。每个学期要完成8篇作文,16次作业,近40篇的课文教学,平时的单元测验6-8次,还有月考、期考,可谓任务艰巨。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听一位老师讲余秋雨的《信客》,引发深思。该堂课的教学形式主要是合作探究,课堂主体是围绕“尽职、诚信、宽容、厚道”进行研讨:信客有着怎样的精神品质?信客形象有何现实意义?学生写下自己或身边尽职、诚信、宽容的经历、感受的故事;老师随机阅读学生“小作文”,并根据其内容与同学们“对话”交流;最后大量引用责任、诚信、善良的名句和故事,全课在愉快的交流中结束。  相似文献   

20.
我1987年起一直从事农村初中和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近几年连续教学小学语文,对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有一点体会,这里作一点小结,以作抛砖引玉之举,望大家共同关心农村孩子的成长. 农村中小学生普遍厌作文,怕作文.作文内容十分贫乏.习作时出现了写假人假事的"胡编式"作文;或者是东摘西抄的"拼凑式"作文;甚至是全文照抄的"移植式"作文.追究原因,许多老师认为是农村孩子生活较单调,知识面狭窄,学生手中"无米",只能"泡白开水"或"偷"或"剽".其实不然,鲁迅先生在《少年润土》一文中就告诉我们:农村孩子知识丰富灵活机智.现实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