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尹俊敏  曾昭阁 《南都学坛》2000,20(5):121-122
根据文物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商周復国与两汉復阳县是同一地理位置,在今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境内.  相似文献   

2.
两汉侯国的动态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素银 《南都学坛》2007,27(5):6-11
侯国是两汉时期重要的县级行政单位,封侯而设,侯免则废。西汉时期,侯国经历了从直属中央到从属汉郡,从遍布王国到尽归汉郡的变化;西汉有侯则有国,东汉有侯则不一定有国。从侯国的变化不仅可以看出两汉间列侯地位的下降,也可以看出汉中央在利用侯国赏功的同时,成功地利用侯国来削弱王国。侯国的设置是人为的而非经济发展的结果,其设置与废除为汉代地方行政带来不良影响,为纠正此弊,东汉政府采取了省并县邑及乡、亭侯不立国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殷墟卜 辞命辞中的“亡(彳)”一词,丁山先生释读为“无尤”.半个世纪以来,学术界并无异议.近年来有学者提出新说,认为“(彳)”字应该是“拇”字的表意初文;又据声韵将其读作“吝”,“亡(彳)”就是《周易》、《归藏》等卜筮类文献的“无吝”.这个词汇在殷墟卜辞中出现频率很高,且与卜辞释读关系甚大,因此仍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分析该字字形以及“无吝”一词产生年代,此新说不能成立,丁山先生将“亡(彳)”释读为“无尤”应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4.
韩国临时政府自建立之初就制订了武装复国计划,但靠自身力量却难以落实。“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加强了对韩国独立运动军事基干队伍的培养和训练,造就韩国军事干部,为临时政府武装复国计划的实施作了准备。“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对韩国独立运动的军事援助,由秘密变为公开,由培训军事干部发展为直接援助在华韩国革命党派组建武装部队和参战,帮助临时政府组建光复军,并促成了韩国在华抗日武装的统一,使临时政府武装复国计划得以最终落实。  相似文献   

5.
谶纬是汉代独特的一种文化现象。谶纬在汉代的广为流行与以董仲舒为代表的今文经学兴起有关。谶纬后被统治者有意识的加以利用,其影响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汉代谶纬治国的特点在泰山封禅中得到明显的印证。  相似文献   

6.
文章根据考古资料与传世文献,从水旱灾害的角度,探讨两汉农田水利的发展.频繁的水旱灾害造成农业欠收、百姓饥馑流离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动荡.为了降低水旱灾害程度,保障农业正常生产,两汉鼓励兴修农田水利工程,并取得相当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向晋卫 《南都学坛》2012,32(5):14-17
"中庸"作为儒家思想的一个主要思想范畴,不仅表现在儒家思想思辨的哲学领域内,更表现在儒家所提倡的政治理念和日常行为规范中。两汉时期的儒家知识分子继承了原始儒家的这一思想倾向,"中庸"思想在政治制度领域、社会风气和人格修养等方面都得到了发扬,成为规制两汉社会政治制度和精神特质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8.
由于金文书法所处的特殊地位,金文书法的风格在演变过程中直接受到了当时社会主流文化的深刻影响,使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商周社会文化的演进。金文书法的风格特点充分体现出了当时的人文性格,其中商代书风较自由,西周时作品较规范典雅,春秋战国时较开放而最具丰富的地域特色,与当时的社会文化性格都表现出互为关联特点。  相似文献   

9.
两汉时期,水灾频繁,史书明确记载的有92次,平均每4年多就发生一次,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危害。关于汉代水灾的成因,有溃决型、漫溢型、降雨型、海啸型和山洪型等类型。在水灾发生后,两汉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赈济措施,主要有减免赋税、赈贷、移民就食、死亡赈济、灾后补种和节约开支等。以此缓和矛盾,保障民生,维护统治。  相似文献   

10.
论两汉时期的地震与赈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两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地震多发期,频繁的地震与相伴而来的次生灾害给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损失,由于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当时的人们大多是从灾异谴告这一学说去认识和理解地震。在地震发生后,两汉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赈济措施,主要有减免赋税、徭役,赈贷,节约开支,减轻刑罚和伤亡赈济等,以此来缓和矛盾,保障民生,维护统治。  相似文献   

11.
两汉时期,众多齐鲁饱学之士以行政官员、民间儒者的不同身份,通过兴学传经、隆礼倡德、移风易俗、家庭教育等不同方式开展教化,对统治的巩固、社会的稳定、文化的传承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所积累的丰富经验也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两汉时期中央政府为巩固政权,特别重视地方官吏的选拔和任命,荆州各级地方官吏是汉王朝中央控制地方的纽带,掌控着荆州地方的政治、经济和民生。荆州地方官吏的任免妥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地方社会的稳定。如官吏人选得当,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及民族关系等各方面的发展。而当选官不当,就会对当地社会产生消极的影响,甚至阻碍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商周文化的转型,士的使用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殷对夏之“众士”的使用,保证了夏商文化的延续。西周吸收“殷不用旧”的历史教训,对殷之“多士”进行改造,强化了对周士的培养、选拔和任命,不仅使得商周文化发生转型,而且在此认识上所形成的宗法制度、分封制度和礼乐制度,强化了周的贵族共和体制。  相似文献   

14.
忠君观念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极力要灌输给士大夫的一种观念,最高统治者希望士大夫们把忠君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忧患意识则是古代封建社会士大夫的一种人生自觉。忧患意识和忠君观念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忠君观念根植于士大夫们的头脑之后,他们忧国、忧君、忧民的思想与行为,便是在忠君观念的支配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15.
两汉文化形态随着时代的变革而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其新道学与新儒学机制的先后重建,最终定格于新儒学,改变了秦王朝非儒学的集权文化和秦以前个体自由的多元文化形态。在文化转型的过程中,文化与文学的冲突,本质是教化与娱乐的冲突,前者的政治性不排斥后者的寓教化于娱乐;而其融合取决于文人习惯角文学的方式表现文化,使散文不是在改造文化,而是在适应文化。在这一背景之下,两汉的历史、政论和学术散文的风格都发生着变化,或从自由灵动归于古雅骈偶,或从华美归于质朴等,共同构成两汉散文的景观。  相似文献   

16.
两汉时期,河南水患严重,在数量上几乎占全国水患的一半,在危害程度上也大大高于其他省份.在地域分布上西汉水患主要集中在豫西、豫东,东汉主要集中在豫西,其中豫西水患主要由长时间降水引起,豫东水患主要由黄河决口、改道造成.在时间上水患大多发生在雨水集中的夏、秋两季.西汉时期,河南水患大灾多,东汉王景治河以后有所改善.水患分布集中的原因,除了气候、地理、农业开发、黄河淤积等因素外,还有一定的政治因素.河南水患危害严重,不仅冲毁房屋和农田,造成浮尸遍野,疾疫流行,还造成一系列政治、社会问题.汉代采取的堵塞、疏通、分洪、蓄洪等治水思想与实践在今天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两汉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救灾措施对安抚受灾民众、恢复生产、稳定社会秩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汉武帝时期赋家为重新确立赋的地位而趋附经学思潮,西汉中后期赋家讽谏意识日益强化,但经学对汉赋的影响仅仅停留在创作意识的层面,二者的精神实质相去甚远;直至东汉前期,赋家的创作意图由讽谏转向宣扬文治教化,赋的文化定位终于与经学思潮相吻合。  相似文献   

18.
丝绸之路沿线的塔里木盆地和河西走廊在两汉以前就生活着一些族群。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正式开通了丝绸之路。西汉时期向河西走廊移民戍边,设郡置县,在西域设置都护,驻军屯田,并建设从河西延伸到西域的长城,以建设和维护丝绸之路;两汉之际丝绸之路一度阻断,班超出使西域,驱逐匈奴,重开丝路;东汉时期西域"三绝三通",主要依靠河西经营西域,维护丝绸之路。以上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今天"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时吸取。  相似文献   

19.
两汉时期西南地区的吏治与用人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吏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治乱兴衰.综观两汉时期西南地区的吏治,虽也有贪污腐败现象,但总的来说还较清明,大批良吏在澄清吏治、发展经济、传播文教、处理民族关系等方面作出了较大贡献.这些成就的取得,与汉王朝在西南地区的用人策略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两汉时期,朝廷为更好地管理国家,先后发布了大量的求谏诏令,要求百官和百姓对国家大事进言献策,推荐人才。其规模和数量可谓是前无古人,后乏来者。这种国家管理上的政府与基层社会良性互动方式,成为两汉盛世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认真研究这一管理现象,对于我们今天的国家与社会管理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