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王小恒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65-68
文章借助寓目的第一手文献材料,对"浙派"这一概念的指代对象和历史变迁做了较系统梳理和挖掘,探究作为诗歌流派的"浙派"与文化史上众多"浙派"指代对象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为深入研究浙派诗人群体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
李庆霞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04-107
在文字狱阴影笼罩的雍乾之际,"浙派"中期词人马曰璐的两首词却直接抒写了与文字狱有关的人物和感受,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浙派"中期词人精神面貌的真实状态:洒脱背后隐藏着悲凉。这种悲凉感奠定了"浙派"中期词的基本主题:对抗世俗,朋辈相惜,伤逝悼往。 相似文献
3.
贺国强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25(1):66-70
对近代重要诗人袁昶,学界一直认为是洋务派作家,通过对其政治派别的考辨,进一步探求其特定政治背景下的“朝隐”心态,能够较全面地重新评价这位曾被视为保守派的诗人,及其诗歌创作内容与风格。 相似文献
4.
浙派诗歌理论及其渊源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曙辉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6-69
清代前中期以厉鹗为代表的浙派以重“学”与重“清”为核心建构起了自己流派的诗歌理论,但其诗歌理论并非渊源于学界所常提及的“淅派文艺源头”——黄宗羲与查慎行.而是源于常因“反宋”而被摈之浙派诗歌发展流程之外的朱彝尊。 相似文献
5.
黄安增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38-40
近年来,以“XX门”形式构词的一些词语异军突起,并且频频见诸报端。与以往以“门”字构词的词语有所不同的是,这些词语的语素构成存在强烈的语境差。其实,正是语境赋予“门”字以临时意义。这种临时意义随着语境差的消失最终升级为固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小恒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6(1):67-72
浙派诗人集群是清代中期具有独特创作个性、人格去向和诗史意义的诗人群体,在清代文学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是,这样一个重要的诗人群体,其研究状况却与其在清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不相匹配.文章以1911年为界,对浙派诗人集群的研究状况加以梳理和讨论,以期引起学界对于这一诗人群体的研究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7.
朱曙辉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37-38,41
对特定的人文时空中出现的文学流派必须以宏观的视角来观察其与时代文化氛围、地域人文构成之间的关系,才能更深刻地了解其诗歌观念、创作特征之渊源所在.因此,在探讨浙派诗歌理念中占中心地位的两个理论观点"清"和"学"与时代文化氛围、与浙地的地域人文特征之间的联系时,也要以宏观的视角,才能对浙派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做出合乎实际的文化解读. 相似文献
8.
李庆霞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6(5):88-92
雍乾之际,在科举仕途拥塞、文字狱猖獗和思想钳制极为严酷的历史背景下,“扬州二马”的小玲珑山馆,不仅为众多寒士提供了生存的必要条件和思想交流的必要场所,其浓郁的文化氛围更成为士人对抗世俗、保持人格独立的精神家园.这一切对“浙派”中期词的兴起无疑具有推助之功. 相似文献
9.
10.
李玉端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9(6):78-85
明镇远侯顾成以武官身份镇守贵州而建立功勋,其墓葬后世称“武墓”;罗汝芳是阳明后学的代表性人物,其墓葬后世则称“文墓”。传二墓均立于安顺九溪村河畔。已有研究表明,“武墓”确为顾成长子顾统与其妻俞氏合圹,《顾夫人俞氏圹志》厘清了该墓茔之讹传数百年的谬误;“文墓”虽疑窦重重,为考古研究带来了许多疑云,却增加了对罗汝芳晚年生活际遇、思想由激进转为隐逸突变的深思,且从罗汝芳的“韦氏之识”“伤子之痛”和“隐居之谜”事件分析,其隐逸并葬于安顺九溪之说极为可能。 相似文献
11.
陈艳阳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9(4)
语法化是人类语言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一现象使汉语在漫长的发展变化中产生了一批举足轻重的虚词,"着"就是其中的一个.它由一表"附着"义的动词虚化为两个语言成份:一是表示持续态的动态助词,即表进行的体标记;二是表示祈使的语气词. 相似文献
12.
刘海燕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65-69
在句型的作用下,静态存在句整个句子既可表示存在的状态,即类似持续的状态,又含有前一动作过程达成之意。因此,存在句的“存在并继续”的意义,其实是“了/着”和“存在句框架”二者加合作用以后形成的。 相似文献
13.
张元卿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5)
在中国现代武侠小说家中,朱贞木是一位重要作家,但多年来由于其小说散佚难觅,生平资料发掘甚少,对于他的研究一直滞后于还珠楼主、白羽、郑证因等与他同时代的武侠作家.朱贞木是具有探索精神并已形成自己的特色但尚未大成的武侠小说家.从还珠楼主到金庸,从民国旧武侠到港台新武侠,朱贞木是一位关键人物,其小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是20世纪武侠小说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4.
15.
仇兆鳌与浙东学派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淑玲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0(1):117-120
《杜诗详注》的作者仇兆鳌,是浙东学派的另类重要成员,他虽然没有在重经重史的方向上走出自己的路,表面上看来亦游离于浙东学术之外,而实际上的思想根底和学术归依依然是浙东学派。他以浙东学术为依托,为浙东学术在别集研究方面建树了功勋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小学德育工作“付出甚大,收效甚微”的现状,从德育理念、德育方略和德育内容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十二个关系,剖析了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和改善德育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蔡世华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126-131
《诗经》素被尊为“六经”之首。“以诗为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在附》教传统形成与确立过程中,儒家早期代表孔子、孟子、荀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儒家的“持教”理论与实践既体现在他们高度重视《诗经》的政治伦理内涵和社会教化功能,又体现在他们提出了一系列正确认识、理解和评价《诗经》的伦理原则和审美原则。从而对后代中国“待教”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新经济增长学派认为经济增长动力包括劳动力、资本、技术化资本的生产要素,这也是企业组织产生和发展的要素集合。社会化大生产和技术分工产生了企业这一社会组织形式;电能等能源的广泛运用,生产率迅速提高,企业多产品部门、跨地区涌现,企业组织结构由职能一元指挥链向多元发展;知识经济时代,数字化管理使企业组织更加智能,企业以人为中心的组织结构要求学习型组织建设,知识共享和合作使资本和企业组织网络化更加可行,企业组织越来越扁平、智能、信息化。 相似文献
19.
20.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
唐初漳州的创建者陈元光来自何方、凭什么力量平定闽粤之交的动乱,历来存在重大分歧。对所见陈氏族谱所列陈元光"先祖"与"后裔"各十余世进行辨析可以发现,陈元光来自光州固始说属于伪托与虚构,不足为据。又据较可靠的历史文献推定,陈元光先世来自河东,落籍岭南,成为漳潮一带本地豪帅。由此可见,福建文化曾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是不争的事实,但这个"中原",是个比较宽广的概念,绝不限于河洛,更不限于河南固始一隅之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