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中国文学史研究回顾季羡林现在正是二十世纪的世纪末,回顾近一百年来中国学术发展的轨迹,很有意义,也很有必要,势在必行。但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全面回顾,决非一举手一投足一而就之举。退而求其次,我只能选一个小题目中的小题目,谈一点个人肤浅的看法。我选的...  相似文献   

2.
与后来的文学史以建构科学客观的知识学为目的不同,钱基博以传统子、史精神“撰著”《现代中国文学史》,将王阁运、章太炎、康有为、陈三立、严复、王国维、梁启超、胡适等并置一起,讨论他们如何以各自的理论见解和创作实践共同参与和见证“现代”这一“事件”。梁启超、胡适倡导“革命”,追求文学日新叉新的“现代”;章太炎则代表着第二种“现代”人物类型,身预追新求变的“现代”潮流,却自始即长虑却顾,意识到必将随新变而来的种种流弊;《现代中国文学史》着墨最多也是人数最多的是第三类人物,康有为、陈三立、严复、王国维、章士钊等人包括著者钱基博自己,他们始则舍旧谋新惟恐不力,晚则痛加追悔。一部《现代中国文学史》堪称三类“现代”文人之“忏悔录”。  相似文献   

3.
学生甲:最近我们在书店看到了山东教育出版社一九八四年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程》,从书名上看象是专为我们学习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的,不知老师看到没有? 教师:我也刚刚拿到,并粗粗看了一遍,正准备向你们推荐呢! 学生乙:老师是否认为这本书写得很好,值得我们阅读? 教师:至少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领域内,它给我们带来了更新知识、改革教材的信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文学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只有卅年左右的历史。关于这方面的专著,一向不多,海外能见到的也屈指可数。港台两地作者撰述的,往往因资料不足并受特殊情势的限制,因而错误、遗漏之处常令人咋舌,姑且不去说它。内地流传出来的,倒很有几部有份量,象王瑶、刘绶松等人的著作就是。但这些作品由于写作时间较早,新的研究成果未能及时采入。而六十年代以后编就的一些高等学校用的讲义,则大多有下列“通病”:(一)有的对某些问题的提法和阐述有刻意“拔高”的倾向,喜将现今才“时髦”起来的论点强派给早期的革命作家。例如将还不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鲁迅的《呐喊》、《彷徨》或郭沫若的《女神》,硬说其可贵处是具有了无产阶级思想,反而对它们所具有的代表“五四”的彻底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在高校中文系的课程设置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一席,在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校园里甚至掀起了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热潮。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价值观念的变化,现在作为基础学科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日益受到冷落。一方面,近年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时不断被压缩,由于各种公共课、通识课增加,加上双休日等因素,各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大都只剩下100课时左右,约等于80年代的一半。  相似文献   

6.
我心目中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框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进入20世纪之后,知识精英的小说理论促成了通俗文学的大繁荣,形成了一个文学中的继承改良派。“五四”前后,知识精英们在理论与创作上均有上乘表现,他们以借鉴革新的姿态在本民族发动了一场文学革命。在知识精英文学与市民大众文学的剧烈碰撞中,出现了一个“接编—另办”模式,读者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文学多元共生的内在规律。嗣后虽用行政或半行政手段使市民大众文学出现了30年断层,但随着“引进热”又掀起了一个“重印热”,促使人们自省文学的生态平衡的必然性与“因势利导”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应该是四十年来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作品、文艺思想斗争和文艺运动的综合述评和经验总结。它一方面要完整地反映现代文学各个发展阶段的历史全貌,一方面要系统地、科学地阐明现代文学史发生发展的内部规律——特别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发生发展的规律,从而为推动当前的社会主义文学更迅速的发展服务。探讨和寻求一个最科学的分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同名刊物多达十数种。这在现代文学研究中 ,极易造成误会 ,实该细细辨识。下面 ,择要例释。《文学》杂志有两种。一是半月刊 ,一是月刊。半月刊 ,1 93 2年 4月 2 5日创刊于上海 ,仅出一期。月刊 ,1 93 3年 7月 1日创刊于上海 ,至 1 93 7年 8月 1 1日停刊 ,共出 5 2期 ;其中 ,还出了九期“专号”“特辑”。《文学月报》也是两种。一种是“左联”机关报 ,1 93 2年 6月创刊于上海 ,1 93 2年 1 2月被国民党政府查禁 ,仅出六期。一种是 1 940年 1月 1 5日创刊于重庆 ,1 941年 1 2月 1 0日被迫停刊 ,共出十五期。《新诗歌》杂…  相似文献   

9.
文化时间是基于人类生存的一种立体时间观,它将中国现代文学放在民族和人类精神整体之中加以考察,可以有效超越现代文学的时代性、政治性和现实意域,克服自然时间和社会时间叙述的片面性,从而揭示出现代文学的民族性和人性价值,这是一种具有历史科学性质的现代文学史叙述时间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文学史编撰中的一个盲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缺席现象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编撰中的一个盲区,这种缺席呈现为显形缺席与隐形缺席两种形态,其产生具有多方面原因,是应该受到颠覆的文化的不公正。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中的苏区书写,自新中国成立即已开始,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陆续结束.苏区叙述在文学史编纂中的起伏变化直至离场,关联着文学史书写的整个思潮背景的动态变迁,也关联着社会转型期文化价值的不断调整.在如今倡导文化自信和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语境下,将苏区文艺重新纳入人民文艺的叙事脉络,使其重返文学史场域,以期完整描述二十世纪中国现当代文学图景,其应成为传承苏区精神的重要路径与课题.  相似文献   

12.
我校中文系副教授王嘉良和杭州师院中文系副教授李标晶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新编》,于今年2月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教材分为“绪论”和“第一个十年(1917—1927)”、“第二个十年(1927—1937)”及“第三个十年(1937—1949)”上中下三编,每编各以一章阐述文学运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自由主义思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与无产阶级思潮几成并峙之势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潮 ,在摒弃简单片面的非科学研究倾向的同时 ,应从历史主义和辨证分析的角度 ,对思潮的形成、流变、基本特征和历史地位进行深入梳理与整体把握 ,以推动具体研究走向深化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著述日益繁多,但真正自成体系、有价值和特色的只占少数。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要把港台文学和沦陷区文学、以及少数民族文学和女性文学有机融入文学史,而不是硬性地作为板块嵌入。在价值观与历史观上,应该真正贯彻历史主义原则,尽可能呈现历史的原生态,并以开放现代的、具有普泛价值的人性观念和世界文学的普遍原则作为价值标准。在历史与逻辑的关系中,要处理好困扰在文学史写作中的经典与非经典、主流与支流、现象与本质、规律与非规律、进化与非进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读了吴圣昔同志的文章之后,有儿点不同的看法想提出来商榷,并求教于大家。本文着重在分期标准与如何分期两个问题上进行讨论,其他一些另碎的看法都是根据吴文所提到的问题而发的,所以不求全面论述,只是补充说明而已。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不以浅薄小见为羞,且以抛砖引玉自慰,请大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6.
赵文智 《东方论坛》2009,(6):127-128
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学术界提出“重写文学史”的口号以来,学者们编写的现代中国文学史数以百计,作者从各自不同的立场出发,编制出不同的文学史体例,表现出不同的观点。最近出版的由汪应果、吕周聚主编的《现代中国文学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重写试验,在文学史观念、研究视野、叙述策略等方面都体现出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7.
人本型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探索与重构,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由政治型转换为人本型;而人本型的现代文学史则具有把文学史书写自觉纳入人本主义轨道、以人道主义为最高书写原则、以人性分析取代阶级分析、从"人的自觉"与"文的自觉"互动关系考察艺术得失等重要特征,这也是现代文学史研究已成为独立自足学术系统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笫一个纯文学刊物:一九二一年从第十二卷起由茅盾主编的改革后的《小说月报》。△第一个社会科学刊物:一九一五年九月由陈独秀创刊于上海的《新青年》,提出科学和民主的口号。△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个现代话剧本:一九一九年胡适发表的独幕话剧《终身大事》。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书写一直存在争议,呈现出百家争鸣的趋势,学界诸人各抒己见。近年来,用现代性来诠释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现代性包容性强,容纳了多元价值观。而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书写过程中出现的空间空白———上海,则是现代性书写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空间。众多著名的作家的集聚,经典作品的出版,各种论争的争鸣,都体现了上海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文学史实用教程》暨山东省高师现代文学教学改革研讨会于1999年12月12日在山东师范大学举行,来自曲阜师大、聊城师院、青岛大学等高校的近20位专家、学者及山东省教委高教处、齐鲁书社、山东师范大学的领导参加了会议。《中国现代文学史实用教程》是山东省教委"九五"立项教材,被列人"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该书由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朱德发教授任主编,齐鲁书社1999年8月出版,现已被数所高校列入教学改革的试验教材。与会学者就该教材在内容和体例的创新,结合现代文学教学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