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白应华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5,(3):4-6
蔡和森不仅是我党早期杰出的政论家、宣传家和理论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战略家。他在短暂的革命生涯中,对中国革命的战略策略思想作了可贵的探索,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对我党革命战略策略思想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张立程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32(3):127-132
蔡和森、李富春革命家庭传统的形成是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四种思想源流形成的历史合力的产物。在湖湘经世文化传统的熏陶下,蔡和森、向警予、李富春、蔡畅及葛健豪、蔡庆熙等成员紧随时代潮流,逐渐接受激进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启蒙,又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不断受到社会主义思潮滋养,特别是受到十月革命及世界无产阶级运动的影响,在赴法勤工俭学过程中,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3.
李永春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Z4)
蔡和森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宣传家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阶段 ,他不仅系统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而且较早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要形成自己的理论这一历史任务 ,并为之初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和发展方向。此外 ,对于毛泽东和毛泽东的思想较早形成正确认识 ,也是对毛泽东思想萌芽的贡献之一 相似文献
4.
李永春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3(12):293-297
蔡和森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宣传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阶段,他不仅系统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且较早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要形成自己的理论这一历史任务,并为之初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和发展方向.此外,对于毛泽东和毛泽东的思想较早形成正确认识,也是对毛泽东思想萌芽的贡献之一. 相似文献
5.
张娟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24,(1):1-6
蔡和森是中国探索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急先锋,在湖湘文化与儒墨思想的孕育熏陶下,其不忍目睹内忧外患的社会现实,主动承担起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担。通过构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知认同、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情感认同、实现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行为认同三个环节,蔡和森在中华大地极大地推广和宣扬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层层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探索,启示当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要辩证进行、统筹兼顾,同时做到理论与实际结合、通俗与精粹并存、传承与创新共生。 相似文献
6.
李佛生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3)
中国革命的过程同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进程中的两个相互耦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这两个相互耦合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起着独特的作用。《反对本本主义》是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对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和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经验的初步总结,《实践论》则是对它们的历史经验的系统而全面的总结。《实践论》为抗日战争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领导抗日战争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毛泽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实践论》的思想。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胜利 相似文献
7.
高燕宁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 ,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给殖民地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这种先进的生产方式构成了殖民地国家进步的物质前提 ;另一方面 ,对殖民地来说 ,只有在人民觉醒的基础上发动社会革命 ,推翻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 ,才能享受到新的生产力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汤丽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3):13-16
群众路线是中国革命传统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根本经验和指导方针。群众路线的实践使中国革命传统精神得以形成、发展以及时代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前,群众路线与中国革命传统精神统一于"中国梦"实现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9.
司汉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0(3):64-68
民主与科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 ,也是中国哲学实现工具性转向的重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是对这种转向的继续 ;工具性转向在哲学中的表现 ,是哲学研究逐步摆脱古典哲学价值中心论的桎梏 ,转向对对实践结果或效果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广义工具的重视。这种工具性转向 ,将是中国哲学史上真正的革命 相似文献
10.
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特质,是中国共产党成功跳出“历史周期律”、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重要保证。自我革命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内里聚含着丰富的马克思“革命”理论的基因。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革命理论的指导下,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在进行社会革命的同时实现了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经历了从“革敌人的命”到“革自己的命”的转化,不仅彰显了无产阶级政党相较于资产阶级政党的优越性,也凸显了先进政党的高度自觉性和自律性。 相似文献
11.
周鹏飞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9(2):86-90
蔡和森作为中国共产党党报的倡办者和《向导》周报的首任主编,非常重视党报的舆论宣传功能;较早提出党报党管和党报的独立自主原则;对党报的出版、发行进行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探索;认为党报工作者应当具备良好党性修养和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12.
杨春满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4(3):199-203
论述了蔡和森对中国共产党创建所作的独特的伟大贡献发起组织新民学会,为湖南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法国开展建党活动,为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和中共旅欧总支部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深入研究、积极宣传马列主义建党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出了杰出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3.
浅析蔡和森的建党思想对湖南建党建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海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6(2):68-70
蔡和森是系统传播列宁建党学说的先驱者之一。他对湖南建党建团的重要影响表现在催生创始人、准备骨干和提供基本原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贾凯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4):104-109
国民革命是影响近现代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事件,使民主革命思想在全国范围内得到空前的传播。在这场历史进程中,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的主编,蔡和森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为武器,秉笔直书,对于国共合作、国民党的“再革命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向导》周报成为联合国民党左派、争取中派、反对右派的强大舆论工具。 相似文献
15.
李永春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5(6):136-141
蔡和森是中共重要创始人之一,在建党前夕就提出建立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中国共产党”全称,在中共创建过程中最早提出比较全面系统的建党思想,而且首先在法国将建党主张付诸实践,回国后实际参与创党活动,对中共创建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创建新民学会不是其建党思想的萌芽,直到蒙达尼会议他才提出改造学会为共产党的组织,因为会上出现改造手段和方法的争论和分歧,他放弃改造学会的计划,而试图改造工学世界社;他提出建立的少年中国共产党,后来成为青年团而不是共产党的组织。蔡和森建党通信对于陈独秀、毛泽东及湖南党团组织都产生了影响,但对其影响程度应当作历史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连朝毅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5):477-480
从唯物史观视角考察了马克思提出的“社会革命的时代”,分析了马克思这一表述所关涉领域的广泛性,认为“社会革命的时代”是“全面革命”的时代,它不仅使政治结构、而且使整个经济社会结构以及由此决定的人们的思想文化观念都发生重大的变化。从马克思的表述可以看出,彻底的“社会解放”是整个工人阶级“社会革命的时代”致力于达成的目标。工人阶级必须为之建立新的政府形式,并由此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实现革命性变革。 相似文献
17.
周龙燕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4(5)
蔡和森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基础上,以世界的眼光,结合中国政治形势,用中国化的语言阐释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蔡和森的世界历史理论对我们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共产党执政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方法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吴蔡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锋焘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4(3):49-56
吴激、蔡松年二人的词作,在具体内涵、情感趋向、写作技法、词风等方面有同有异,而异又远远大于同。“吴蔡体”之称的合理性在于,在金代初期那种近乎荒漠化的文化背景中,二人的词作代表了词这种文学体裁在当时的最高成就,反映了一种文学样式的形态,成为一种标志、一种典范,而且与此后“国朝文派”的创作在格调上有所不同,因而就有了“体”的意义。但二人的词作从各方面来说,都是异大于同,故“吴蔡体”之称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经不起推敲。至少,吴、蔡不是一个整体,二人的作品不是同一风格,似乎也难说是同一类型。 相似文献
19.
信息革命:称谓及其历史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寿涛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55-60
20世纪后半期的新技术革命,学术界对于其称谓和发展阶段有许多不同看法。本文综合各方观点认为,这场至今方兴未艾的科技革命应称为信息革命,它是近代以来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可分为两个阶段:40~50年代的启动阶段和70年代以来的扩散阶段。70年代以来,现代资本主义经历了一次深刻的社会经济转型,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这体现了信息革命的社会二重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