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竞技体育行为是作为一种正当业务行为而具有刑事正当性的。技巧性比赛、身体接触较轻微的的对抗性比赛、训练中的体育活动以及非职业性体育活动都有可能作为刑法中的业务行为对待。竞技体育行为的正当化根据在于存在着优越于身体伤害这种可能风险的利益,正当化要件则包括主体、时空和规则诸方面。  相似文献   

2.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体育文化是在学校这一特定范围内 ,经过长期教学实践中培养形成的。它是以学生为主体 ,以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 ,以校园为主要空间 ,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这种特定的文化氛围是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校风校纪、生活等内容相联系的。一、校园体育文化的特点1.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身体文化校园体育文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表现形式是身体活动 ,身体活动在校园体育文化中既强烈地表现出人的生物属性 ,又具有鲜明的人文精神。校园体育文化教育是人的自然属性、校园文化属性和体育文化属性密切交互作用的文化。其原因是校…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西方社会,体育已不能简单定义为一种纯粹意义的游戏、休闲和锻炼身体的方式;在某种意义上,现代体育仍然没有逃离以生产力为导向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制约。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西方现代体育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并将这种批判进行了完全的控诉,这种控诉不仅仅包括对当代资本主义体育的控诉,也包括了身体活动本身。事实上,异化的身体活动使人压抑,而回归到身体本身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4.
体育的本质是教育,体育脱离了教育就不能成立,体育离开了身体活动也不能成立。所以,“教育性”和“身体活动性”是构成体育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本质属性。体育是人类以自身为对象,通过身体活动为手段和方法,“育体”“健心”“超越自我展现美”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 ,强调终身教育。终身体育作为一种新思想 ,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体育运动国际宪章》( 1 978年通过 )第二条第一款中明确指出 :“必须由一项全球性的、民主化的终身教育制度来保证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 ,不单是为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保证健康身体和充沛精力去从事科学的身体锻炼 ,从而获得终生的效益 ,成为贯穿人的一生的主要生活内容。换言之 ,就是让学生不单进行体育活动 ,更要学会体育活动 ,懂得创造性从事体育活动。”在体育教育中如何让中学生学会学习 ,我们在体育家庭作业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 ,为…  相似文献   

6.
体育的权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自由和幸福是体育的根本出发点,体育运动是世界人民都应拥有的权利,因此各国纷纷制定身体训练和身体娱乐法。以身体运动为前提,进行欢快的创造性的娱乐,无论对个人还是社会所达到的效应都是理想的。当今世界,从开展“精英体育”到关注“大众体育”,已成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主流体育思想。但这一情况在各地的发展并不平衡,体育的权利意识有待于在各国各民族之间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7.
刘丽华 《新天地》2011,(11):165-165
新的世纪体育已成为社会生活的热点,而学校课余体育,也将在进入新世纪的过程中,成为学校体育的热点。课余体育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运用各种身体练习和方法,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活跃身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而进行的体育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8.
在体育教学中,适宜发展理论适用于每个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往往强调进行身体活动,因而有时不能对学生进行与身体活动相关的重要概念的教学.学生应该了解身体活动的重要性,学会评定个体身体状况和个体的体质发展计划.在身体素质的适宜发展中,允许每个学生根据自身的健康水平来进行锻炼.  相似文献   

9.
体育伦理学是以体育(指身体活动)中的各种伦理道德关系为基础,研究和协调处理体育的活动中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各种体育道德问题,致力于阐述体育道德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本文在考察了中西方体育伦理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当代中国进行体育伦理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概要地论述了体育伦理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学与文化课程相比,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它的共同点:一是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师生双边活动过程;二是教师始终起着主导作用;三是教学过程都必须遵循认识活动的一般规律,即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和运用知识于实践。它的不同点是:文化课程的教学,主要是通过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与技能,发展其认识能力。而体育教学,虽也要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但主要是使学生对教师所教的动作,通过身体练习的本体感觉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以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在体育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尽快知道动作名称、技术结构,并使之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教师的讲解与示范有其特殊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体育教学过程中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由于体育教学具有寓思想道德教育于身体活动之中这一独特的、有别于其它学科的显著特点,因此,体育教师应认真研究体育教学过程中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充分利用体育教学过程中思想道德教育的优势,加强德育工作,全面完成体育教学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高校正在大力推行教育改革。体育内容是身体活动的媒体,是实现体育目标的一种手段,不同阶段体育目标,需要不同体育内容服务,高校体育内容要具有适用性和实效性,必须要扩展、拓宽全民健身体育内容,高校体育目标才能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13.
郑文喜 《南都学坛》1999,19(6):89-90
我国高校《体育理论》试用教材认为:“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启发、指导下,主要是从事各种身体练习,并在反复练习过程中,通过思维活动与体力活动的紧密结合,来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由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身体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困而能收到发展身体,增强体质的实效。”这一理论没有谈到教材问题。而在教学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教材与学生之间存在着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教学的社会特点决定了这一对矛盾。教学作为文化传递的主要手段,总是以其特有的方式设法使个体的认识尽快达到社会历史的现有水平,…  相似文献   

14.
体育游戏是丰富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由于体育游戏具有简单的情节性、丰富的趣味性和激烈的竞争性,所以经常参加体育游戏活动可强身心、炼意志、促进身体、生理和技能的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通过对体育游戏的本质特征、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及其选编原则的分析,来研究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提出体育游戏教学中对教师素质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5.
体育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学效果如何,除教师的教学水平、场地器材条件外,主要取决于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力,即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的程度。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挖掘和利用内在动因的积极因素。对于上好体育课,发展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动机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理解程度,活动中的不同情感体验,教师的教学技巧和人格魅力,学习的目标是否合理、明确等都可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的体育动机产生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一、体育概念的界定体育意指身体教育,是关于人体构造,身体发展的教育。它包括人体生理功能,力学原理及其有效运用的研究,是一种以发展人的身体为中心的教育,其目的在于通过身体的运动不断提高身体的机能,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其本质属性为增强体质的教育。就其过程来说是以身体的培育和发展为核心,在人体自身运动过程中,通过体质的增强,机能的提高来实现教育的目的。教育是目的,运动是手段,一切健身的、保健的、运动的、竞技的、娱乐的各种身体运动方式都可作为体育的手段,当然,由于各个部分的目的有所不同,因而它们的内涵属…  相似文献   

17.
对山西省临汾市成年人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指标进行分析,研究了成年人的体质特征和变化规律,以及体育活动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对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有关文献资料的分析以及实践经验的总结,揭示体育教学过程的生理学规律主要有:学生身体活动的动静调控规律、学生身体机能活动的变化规律以及动作枝能形成的进化规律等。掌握、应用这些规律在体育教学中科学安排和合理调控课的运动量与密度、加深学生在课中锻炼的体验,可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马丁·路德认为,人的身体是上帝给予的,应该保持身体的健康,听从上帝的安排和召唤。身体运动被从宗教神学中解放出来,其价值得到认可。宗教改革中身体运动一方面在宗教压抑的缝隙中重现,一方面与教育进行积极结合。这为西方体育人文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支点和动力。受人文思潮影响的各种现代体育活动形式得到社会广泛认同。体育不仅是少数精英的体育,更应该是广大民众的体育,这个重要观念的形成,体现了西方体育人文价值的一个普适性原则,即大众体育。  相似文献   

20.
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训练与比赛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必须从思想上加以重视,在行动上认真对待。一、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目的任务1.准备活动的作用。人在相对的安静状态,如果没有通过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时,往往会感到不适应,动作不协调,力量和速度等素质无法充分发挥,这种现象叫惰性作用。准备活动的作用就是人为地通过肌肉的活动,克服各种机能活动的惰性,从而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使机体进入正式活动时发挥较大的工作效率。2.准备活动的目的任务。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增强体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