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科学发展的高职院校人文教育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院校必须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克服重技能、轻人文的弊端,加强学生的人文教育,避免人才的单向度发展,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以实现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促进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等师范院校的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不同于专业音乐院校,后者以培养具有创新创作能力的专业人才为培养目标,而它却以培养具有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既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创作基础,又具有实践能力的新型音乐工作者为目标。因此,在课程设置等方面它应以传统作曲理论基础为主线,结合电脑音乐制作等新型技术手段,拓展主科课程学习内容,加强音乐创作各个环节的实践教学,进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要,地方本科院校应培养创新型人才。对此,有4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探讨:需要什么样的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是否可以培养,地方本科院校能培养什么样的创新型人才,地方本科院校何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有助于地方本科院校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合理定位。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我国税收事业发展的发展为税务人才的迫切需要提供了契机,为了适应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高职院校需要从社会需求与个性发展、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毕业证书与职业证书几方面构建自己的目标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为了适应我国对于高职人才变化的需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途径,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以及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发展战略下,环三都澳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已步入加快开发阶段,其人才需求总量增大,对应用型人才需求增大,需求专业类型增多,急需要复合型人才.作为当地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的宁德师范学院,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培养所需人才,以适应地方环三都澳区域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高等学校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担负着为国家输送合格人才的重任,如何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高等教育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文章从分析大学生综合素质现状入手,指出了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创新人才和学习型人才的摇蓝,应该建设学习型的高校机关,适应现代高等学校改革发展的需要,顺应时代前进方向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高职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重视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现状,培养适应国家发展需要的新时期合格人才,是高职院校新时期面临的新课题。在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研究的基础之上,探讨了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中小企业发展需求与高职文秘专业的对策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秘书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一支重要力量。为此,对高职文秘专业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必须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秘书人才为目标,为中小企业培养思想品德高、业务能力强、适应当前企业需要的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素质教育和技能训练应是高职文秘专业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中,素质教育是需要解决的重点,技能训练是需要解决的难点。  相似文献   

11.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增强高校综合实力,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有利于培养合格人才.高等院校作为国家与社会人才培育的摇篮,其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有针对性地打造具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就应当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并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实现理性回归,其中,尤其要注重校园文化的内在特征,并适当借鉴西方校园文化的自主性、综合性、非科层化等现代教育理念,以构建健康、文明、丰富多彩并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中国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2.
探究中国书院和欧洲中世纪大学的文化内涵以及它们本质上的异同,对中国现代大学的建设意义重大。以封龙书院和巴黎大学为基点,从三个方面对中、欧古典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阐述:“崇圣尚礼和经世致用”的书院精神与“尊崇探究,追求自由”的大学精神;受儒、释、道不同宗教文化孕育的中国书院和以基督教神学为唯一精神核心和行为准则的中世纪大学;几近接近却又自成体系的中国书院和中世纪大学的组织结构。最后概述中国书院和中世纪大学各自优秀的教育传承对现代大学的影响和启迪。  相似文献   

13.
学生事务工作的使命是促进大学生的身心成长,使他们成为和谐的人,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不仅赢得现在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赢得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学生事务不仅要关心学生做人,促进学生成人,还要鼓励学生学会做事,支持学生成才。学生事务工作者应通过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强化大学生终身学习等理念、建立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平台等途径,引导大学生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4.
试论创新教育过程的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教育过程主要是指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即创新素质的训练与培养,它必须适应创新活动过程的新颖性、价值性、阶段性、多元性和分类性等规律;同时必须适应创新人才成长过程的内在外在因素影响的统一律、学习律、发展律、整合律,以及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结合律。  相似文献   

15.
书院始于唐代,是集人才培养、学术创新、文化传播等职能于一体的文化教育组织。与书院特点和职能不断变革相伴的是,其精神内涵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但因其区别于传统封建官学的办学性质、“成人之教”的教育理想和知识创新的价值追求,书院精神的核心是永存不变的。书院精神主要包括了以道义为核心的人文精神和以求知求真为主的科学精神,具体而言又细化为以德育人的人文精神、独立自主的治学精神、实事求是的求真精神、兼容并蓄的开放精神和勇担道义的爱国精神。书院精神是作为文化教育组织的书院最具独特性、思想性、持久性的精神品格及文化意蕴,是书院发展中最精微的内在动力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文学批评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必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目标和精神支撑,确立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统一的整体性价值取向和评价取向,发挥出批评的评价机制作用,推动文学健康发展,促进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历史就是一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历史。党的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就必须认真学习党的历史。以史为鉴,资政育人,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汲取并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的产业结构需要不断调整和升级,因此,学校应该根据社会经济的需求培养合格人才。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针对社会需求,加强对学生新观念、新思想的培养,树立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经营及开拓市场能力。  相似文献   

19.
面对21世纪的人才竞争,体育教学必须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应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创新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创新的意识,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其创新人格,提高审美能力,把"要我学"的被动选择变成"我要学"的主体行为。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核心,呼唤着人文精神的回归,要求把人作为发展的主体和目的,以期达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同时它强调这里的“人”应该包括所有的人,弱势群体在当前的发展中更应该受到特别关照。强调以人为本首先要注重培养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其次还要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并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作为实施人才战略的切实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