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中学语文第五册知识短文“多重复句”几经修改,但还有不太严密的地方.为了更准确的理解,就其不妥之处作如下浅析.教材以例句(3)为依据,说:“例(3)的情况不同,这是一个表示转折关系的复句,它的两个分句又都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复句,这样,整个句子在意义上就包含了两种逻辑关系,在结构上形成了两个层次,一层套一层.这样的复句叫做多重复句.”这两句话有两个疑点,容易造成错觉.“这是一个表示转折关系的复句,它的两个分句又都是表示并列关系  相似文献   

2.
针对两个矩阵和Drazin逆的表示,由Drazin逆的定义,根据矩阵分解的思想,利用Drazin逆的相关性质,给出了两个矩阵的和在一定条件下Drazin逆新的表示.新结果推广了已有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两个矩阵和Drazin逆的表示,由Drazin逆的定义,根据矩阵分解的思想,利用Drazin逆的相关性质,给出了两个矩阵的和在一定条件下Drazin逆新的表示.新结果推广了现有的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测量不确定度的有关概念,给出了不确定度的两类评定标准和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表示.简述了用不确定度评定测量结果的质量比误差表示更加科学合理的问题.并通过两个具体算例,阐明了物理实验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的具体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认知语法中的时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认知语法对英语动词时态的论述涉及背景设置和界限设置这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都与人们在使用语言时的心理过程有关.时态作为背景设置成分,使言语行为的参与者(说话人和听话人)能够建立起与话语所表示的行为过程的心理联系.说话人根据自己对所表达的行为过程的识解,用一定的语言手段把这个过程表示为是有界的或者是无界的.这种心理上的界限设置对时态的使用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俄语的性质形容词有全尾和短尾两种形式.它们在语义、语法及修辞上是有区别的,其主要区别如下:一、全尾形容词表示经常的性质或固有的特征,而短尾形容词所表示的只是短暂的或一时的状态.试比较:  相似文献   

7.
"去+VP"和"VP+去"两种句式极为相似,但是二者表示的意义却存在差别.从"去"的语义指向的角度来分析这两种句式的意义,力求对其在语用上的不同作出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8.
文章设计了记忆热力学关系的两种新的图形,一种是矢量图,另一种是弧线图.将特性函数所对应的特征变量、热力学函数之间的关系、热力学的微分表示、Maxwell关系式和状态参量的偏微分表示都可通过这两种图形记忆.从而有利于提高记忆的准确度和牢固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左传》中用以表示"基点前时"的词语进行了考察。研究表明,《左传》"基点前时"词语可分为两类,一类表示基于说话时间的"过去时",另一类则表示基于旁白所系纪年的"相对过去时"。表示"过去时"的时间词语存在意义上的细微差别。从句法功能上看,表示"基点前时"的时间词语可以在句中充当状语、定语、宾语或介词宾语。  相似文献   

10.
古代汉语中有许多双音节合成词.在通常情况下,合成词的意义是两个词素意义的总和。但在某些语言环境中,有些同类并列或相对并列的合成词,并不是两个词素并重,而是只偏重其中一个词素,表示单方面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并不表示具体意义,和前后文也没有意义上的照应和联系.前人早就注意到这种语言现象。顾炎武《日知录》卷二  相似文献   

11.
At.In.On是最常见的三个介词,用途比较广泛,但主要是用以表示时间关系和处所关系的.我们这里只讲作为处所介词的At.In.On.我们晓得,处所介词大致可分为表示位置关系和表示动向关系两种.但是仅仅只能表示位置关系或仅仅只能表示动向关系的处所介词都比较少;许多介词是在某些场合表示位置,而在另一些场合表示动向的.At.In.On等词作处所介词时,既可表示位置,也可表示动向.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二维B值Dirichlet级数在收敛平面及收敛半平面上的收敛性、一致收敛性及绝对收敛性 ,给出了二维B值Dirichlet级数的相关收敛横坐标及以参数形式表示的两类Valiron(瓦里隆 )公式 .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不同的“顺序义”特征,表示时点的时间序列可以分为直线序列和循环序列两类.同一时间序列的两个时点在前后分句共现时,它们之间既有形式上的先后顺序也有意义上的时间顺序,两种顺序并非总是一致.如果两个时点属于同一直线序列,其形式顺序和意义顺序一般具有一致性;如果两个时点属于同一循环序列,两种顺序则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这主要取决于两个时点在复句语境中是否被规定在同一循环周期之中.  相似文献   

14.
"Itis…that"是英语中最常见的强调结构.它既可以用来表示指明性的强调,也可以用来表示描述性的强调.本文旨在讨论此结构在用来表示这两种不同强调时的理解及其汉译.  相似文献   

15.
试析"是……的"句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是……的"句有判断和强调两大功能,在结构上也各有其特点.当"是……的"中间是名词性词语时,"是……的"表示判断;中间是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时,"是……的"有两种功能:一是表示判断,二是表示强调.  相似文献   

16.
"~たあとで"和"~てから"这两个词在用法上很相似,都可译为"在……之后",都表示进行某一动作、活动之后进行另一个动作、活动.有时可以替换,有时则不能.那么两者在使用上究竟有什么不同呢?通过对具体例句的考察得知,两者在前后项的时间概念上以及构词上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了古汉语中名词性成分作说明谓语的问题.研究表明,古汉语中名词性成分作说明谓语一是表示体貌特征,一是表示衣食住行.后者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结构上,名词单独作说明谓语的情况很少,而且有较强的限制条件.常见的是名词与名词、形容词或数词组成偏正短语,然后整体上充当说明谓语;而且,偏正短语很少单独作说明谓语,一般是两个以上并列作谓语.作说明谓语是名词性成分的正常语法功能之一,不能看作是活用为动词.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探讨了『きニ之る』这一日语动词在语法意义上表现出的特异性.「きニえる」的同一形态既可表示自发语态,又可表示可能语态,在构句上又明显地表现出移动动词的特点.文章通过实际用例对这些复杂的特异性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还NP呢"句式成立的原因,认为主要和"还NP呢"句式表示主观性用法有关,其主观性用法的必备条件就是前后两个分句能形成反常命题.同时并指出表示主观性的"还"有进一步虚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认知语言学的词义分析理论和隐喻理论对空间维度词"大、小"的隐喻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释.其隐喻义的具体内容包括"大、小"表示声音、气味,表示颜色,表示数字、数量,表示自然现象,表示其它抽象概念,以及与表人名词组合的规律等.以便揭示语言和认知的关系.文章适当地进行了英汉行相应维度词的语义对比分析,以揭示不同语言在认知风格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