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利国家是西方社会科学界及公众舆论颇为关注、然而也是弄得十分混乱的问题之一。在国内刊发的文章中,大多避免使用这一提法,而用“福利社会”、“福利主义”、“社会福利制度”。即便使用福利国家一词,也往往加上引号。本文拟就福利国家的缘起、实质、发展趋势及其成因等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就教于同行。〈一〉福利国家的缘起及发展  相似文献   

2.
“二战”后。特别是60—70年代,“福利国家”一度风靡于西方社会。当时,一些资产阶级学者把它称为“全民福利国家”。有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学者竟把一些“福利国家”吹捧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国内也有人认为,随着“福利国家”的发展,无产阶级的贫困已经不存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贫困的理论已经过时。果真如此吗?本文拟就什么是“福利国家”、战后“福际国家”的发展、以及“福利国家”的本质等问题浅陈管见。  相似文献   

3.
一、“福利国家”的由来“福利国家论”是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右翼社会党人的一种理论。虽然,这种理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广泛流行起来,但它的缘起,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一世纪八十年代。当时《社会政治家》杂志有“讲坛社会主义者”即明确提出了“福利国家”的理论,德国首相俾斯麦首先接受了这种理论,并在世界上第一个实行了社会保险制度.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之交,英国的费边社也鼓吹过“福利国家论”,他们认为,可以采用温和的、改良的办法,通过选举夺取国家  相似文献   

4.
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社会保险和福利措施有很久的历史了。早在十六世纪末,英国就采取了救济贫民的措施。这一部分支出,正如马克思所说:“就是现在属于所谓官办济贫事业的部分。”如果从一八三三年德国颁布的疾病保险法算起,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但是,无论是英国的济贫制度,还是德国最初的社会保险,都不标志“福利国家”的形成,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保险福利制度是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到四十年代后期才形成的。所谓社会保险,就一般的意义上说,是以法律形式保证以劳动为生的人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能使本人及其家属得到物质帮助的权利。它是资本主义各国经济矛盾和阶级矛盾发展  相似文献   

5.
“二战”刚刚结束,围绕“集体罪责”,在英国与德国以及德国知识界内部就爆发了一场针锋相对的争论.本文扼要梳理了争论的缘起,即所谓英美的“指控”以及德国教会、哲学、历史、心理界的回应.带有自卫色彩的回应反映了战后初期德国人回避责任以及内心沉默的普遍心态,而争论本身无疑使罪责问题进入公共话语,产生了雅斯贝尔斯有建树的系统论述,启迪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德国对罪责的反思,对个体道德和国家民主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同的国家却选择了不同的福利制度”,“为什么有的福利国家能够灵活应对福利国家的危机,而有的国家却不能应对”,这样的研究问题是社会福利“经济决定论”和“政治决定论”所无法回答的,而破译此类问题的意义又十分重要,特别是在当前福利国家危机席卷全球的背景下,各国都在依据本国国情开发新的社会福利模式,亟需新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摘要]针对当前一些政治家和学者把欧洲福利国家所面临的困境归咎于处理移民问题的多元文化政策的现象,本文从介绍欧洲福利国家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及其“反弹”入手,对“国家用于‘承认’的资源挤占了用于‘再分配’的资源”、“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威胁了福利国家赖以存在的社会信任和社会团结”、“多元文化主义政策过分强调文化不平等,而忽略了经济不平等、政治不平等等其他方面的不平等”等方面的质疑进行反驳,进而得出“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和欧洲福利国家困境之间并不具有直接相关性”的结论。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与欧洲福利国家的关系受到国家建构能力、超国家理念、“文明冲突论”的陈见等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8.
自从1984年邓小平正式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以来,“一国两制”理论就一直是海外邓小平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海外学者对邓小平“一国两制”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对“一国两制”理论本身的研究及评价;其二,海外学者更关注“一国两制”理论在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上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9.
社会权利:现代福利国家模式的起源与诠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社会事务不断的国家化逐渐体现在社会权利的要求方面,于是,社会权利便成为现代福利国家的一个催生婆,并日益成为保证企业竞争力和最大限度适应经济发展的一个“生产性投资”。因此,可以把社会权利作为研究福利模式的一个起点。社会福利的“非商品化”与社会权利相对应,是现代福利国家本质特征的一个体现,同时也是对“前商品化”一个反动。社会权利不是无条件的,其扩展程度越宽,非商品化程度就越高,由此福利国家便逐渐形成三种不同的模式。不同模式的福利国家对其社会分层化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它们各自的产业结构也就不同。这样,福利国家的三个模式在现实世界中就显得有意义了,即不同模式下福利国家的产业结构、就业路径和劳动力市场的弹性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后者反过来有成为测度不同模式福利制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通过回顾西方福利依赖研究脉络,聚焦福利依赖的生成机制,发现关于福利依赖已形成了贫困文化、福利制度和风险社会三条研究脉络,各研究脉络下学者对福利依赖的归因迥异,不同时代背景下福利制度的演化引发了研究范式的变迁,这也为讨论中国可能面临的“福利依赖”问题提供了全景式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东欧国家开始在1954年要求东西方对他们所提出的所谓“和平共处”进行共同的法律研究。在1956年,他们终于把问题提到了许多国际学者的集会上,在这些会议中,美国学者占有相当人数。起初西方学者想用“和平合作”的字样来代替,但由于东欧国家的坚持,西方国家终于放弃了自己的主张。“和平共处”就这样的讨论了,虽则并没有人说清楚要分析的问题究竟是什么。东欧国家提出讨论“和平共处”问题,始于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的大会上:先前曾由印度提  相似文献   

12.
二战后 ,盟国为永久消除德国对世界和平的威胁 ,对德国实行了一场强制性的民主化改造 ,它包括“非军事化”、“非工业化”、“非纳粹化”和“民主化” ,亦即著名的“四化”。其中最为重要 ,也是最遭非议的就是西方盟国对西占区的非纳粹化。“非纳粹化”是战后西德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它对德国政治发展趋向产生了重大影响。文章将对这一问题的缘起、西占区“非纳粹化”运动的开展以及实施的效果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信”字为古汉语中的常用字,它在古籍中不仅使用频率很高而且意义几经滋衍,义项很多,现仅就其中“使者”、“书信”二义的缘起时间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一、关于“信”字“使者”义的缘起时间王力先生认为:“到了中古时期(大约在第五世纪以前),‘信’  相似文献   

14.
克劳斯·奥菲是后马克思主义的杰出代表,他对福利国家危机的分析在全球学术界有着重大的影响。他把危机分为“偶发危机”和“过程危机”两种类型,并从过程危机的角度分析了福利国家的兴起及其危机倾向。在他看来,福利国家的政府管理本质上是一种危机管理,它通过积极干预的方式对资本主义的危机趋势进行调节。但是,福利国家的危机管理政策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由于财政资源、行政理性和合法性资源等的匮乏,福利国家本身越来越表现出危机的倾向。“危机管理的危机”是福利国家政府管理的基本特征。奥菲关于福利国家危机的理论体现了20世纪中后期西方福利国家所面临的问题,也契合了20世纪中后期西方学术界回归国家的学术潮流。  相似文献   

15.
1945年7月,英国以克利门特·艾德礼(1883—1967)为首的工党政府上台。随后,颁布了一系列社会福利令。至此,英国建立了一套较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即所谓的“从出生到死亡”享受福利的社会保障制度。1948年7月,艾德礼宣布:已建成“福利国家”。此后,一些西欧国家纷纷仿效,相继颁布了类似的福利法令。英国推行社会福利政策历史悠久。因此,研究英国“福利国家”政策的历史演进和历史作用,成为史学界尤其是当代世界史学科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2007,(9)
低门槛、福利高的德国成为近期投资移民关注的热点德国自2005年移民法出台后,明确承认自己是"移民国家",由于投资移民德国门槛低、福利高,已经成为近期  相似文献   

17.
开场白:问题之缘起郗戈: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参加我们今天的研讨会,相信一定会有一场非常热烈、非常精彩的讨论。我先来简单讲一下问题的缘起——为什么要提“网络社会”这样一个问题呢?这不仅因为它是一个“现实问题”,而且因为这个现实问题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重要性、切关性和  相似文献   

18.
转型期多元福利实践与整体性福利理论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处于结构转型与社会现代化过程中,个人福利与社会秩序关系议题突出。在经济市场化和福利社会化的处境下,国家、市场、社区和家庭均对个人福利产生重大影响,其中劳动市场和国家再分配对个人福利影响最为重要。转型期多元主义社会福利实践证明:现有社会福利理论模式难以解释“混合经济”体制下的福利特征,“整体性”福利制度框架与政策模式应运而生。最后,笔者讨论“整体性”福利概念框架的现实、政策与理论涵义。  相似文献   

19.
论“东亚福利模式”研究及其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最近十余年来,有关东亚福利的研究已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这些研究对于认识东亚各国或地区的历史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政策的特点具有重要意义。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们试图从多个角度归纳东亚福利体制的特点,提出了儒家文化圈中的福利国家、东亚福利模式、生产主义社会政策等概念,并力图从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揭示东亚福利模式的形成原因。然而,迄今为止人们对于东亚福利体制是否具有为东亚各国或地区所共享的“特质”仍众说纷纭。在东亚福利这一研究领域中,也存在着学理基础欠缺、研究方向模糊、缺乏共同资料平台等方面的问题。由此,应暂时搁置研究概念和研究先设方面的争议,开展诸多专题研究,按研究方向组建团队,按照一定标准采集数据,争取区域组织的合作,以推进东亚福利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在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国家”论广泛流行。这一“理论”的基本原理被广泛应用于资产阶级政府的实际活动。一大批著名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诸如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希克斯(J·R·Hicks)、萨缪尔森(P·A·Samuelson)、托宾(J·Tobin)等人,都大肆鼓吹福利国家论,宣称美国已经是所谓全民福利国家。福利国家论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呢?美国果真是福利国家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