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历来对孔子伦理思想的两个核心概念“仁”和“礼”有各种不同阐释。结合孔子的时代背景 ,可以从秩序和品德的角度解释“仁”和“礼”的内涵 ,以及它们之间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联系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现代中国 ,这种秩序和品德统一的思想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它表明一个健全的社会是有序和有德的结合物  相似文献   

2.
浅谈中专德育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专德育教育,一要主动激发学生的内在品德需求,促进学生品德的自我发展。二要努力创建各种德育环境(或条件),加速学生品德内化。三要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引导学生达到知、行、情统一,以形成个性化品德。四要不断提高教师个人的个性化道德品质,以影响学生个性化道德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生“爱人民”品德素质发展的情境模拟测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从德育规范内容与品德的心理反映形态结合入手,采用品德情境模拟测评法系统地测查了中小学生“爱人民”品德素质的发展水平、特点及趋势。研究证实:中小学生“爱人民”的品德行动存在一个动态的完整的品德心理结构,其中每一种心理成份有3至7级水平;中小学生品德心理发展存在关键转折期,各种品德心理成份发展的关键期的出现时间不完全一致;测评学生品德素质的发展,应该以学生实现品德价值为中心。  相似文献   

4.
“人学”是关于人的存在本质和发展规律的学说 ,人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人的本质是什么及人应如何才能成为人。孔子人学思想的核心是“仁” ,“仁”是孔子描述人的一切美好品德的统率。孔子预设“仁”为人的本质 ,“礼”和“义”则是人之为人的途径。“仁”决定了“礼”和“义” ,“礼”是外在的社会行为规范 ,“义”是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 ,“礼”与“义”相辅相成 ,为人通向“仁”指出了一条明确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孔子主要是在道德意义上使用"君子"一词的。"仁、智、勇"既是"君子"必备的三个品德,也是界定君子的基本参照,其基本内涵是"不忧,不惑,不惧",是德与才、言与行、文与质、外在德行与内在德性的统一。孔子关于君子人格的阐释和论述,对当前我国公务员道德人格的养成和建构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关于需要与品德发展及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需要在品德心理结构中是最活跃的因素之一。需要在品德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研究需要与品德发展的关系 ,有助于我们的德育工作有效的进行  相似文献   

7.
学生的道德品质,是一种外在社会道德行为规范通过教育内化到学生内部的道德活动的心理结构,缘于“知、情、意、行”的隐蔽不显,其“品德量化评价基本要素的拆分与加权”就十分重要,这种测知学生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措施,对当前教育革命、立品树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次将领导者的“德”划分为政治品德、道德品德和领导品德三方面,并重点讨论了领导品德,指出:领导品德是领导者必须具有而非领导者不一定必须具有的品德,主要包括无私忘我、恢宏大度、以礼待人和同甘共苦等四个范畴。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关于幼儿品德结构的研究,验证了在幼儿阶段道德说教与道德行为模仿,行为强化在影响幼儿道德行为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并对幼儿阶段品德结构基本成分各自的地位与作用作进一初步探索,为幼儿的品德培养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审美和谐观是一个范围周延、层次完整的关系结构体系 ,其内在结构是表层的“心理之和”和里层的“人人之和” ,外在形态是优美和壮美 ,其中 ,表层的“心理之和”主要表现为儒家的“情”与“理”统一和道家的“心”与“物”统一两种不同取向 ;里层的“人人之和”是经由心理之和达到的间接的社会目的 ,即普遍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也主要表现为儒家的“人和”与道家的“天和”两种不同取向。儒道两家学说互斥互补 ,对立统一 ,二元耦合 ,形成古代和谐观相互耦合的系统机制  相似文献   

11.
社会二重结构是指社会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历史结构与现实结构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时,出现在空间时间上的连接、架构与二重关系。虽然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直接使用“社会二重结构”这一概念,但社会二重结构的重要思想,在他们的“社会交往”、“世界历史”、“跨越式”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中都有所体现。作者试图通过对社会结构的二重关系和二重作用的考察,进一步揭示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外在表现,力图解答历史和现实中的一些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以304名3-6岁幼儿家长为研究对象,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方式构建幼儿进餐行为主体性(简称“主体性”)与家长饮食营养教育行为(简称“教育行为”)、家长对幼儿进餐行为的态度和评价(简称“态度和评价”)以及家长自身饮食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简称“知识态度行为”)的关系模型,结果发现,教育行为对主体性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其效果值为0.670;态度和评价可直接地或通过教育行为间接地对主体性产生影响,其总的影响力是0.710;知识态度行为通过三条途径间接地对主体性产生总效果值为0.533的影响力。三个预测变量,即教育行为、态度和评价以及知识态度行为,能联合解释主体性76%左右的变异量。因此,本研究认为成人是幼儿进餐行为主体性养成的重要支持者,幼儿自身则是幼儿进餐行为主体性发展的真正力量;作为幼儿生活中重要他人的成人,只有将自己的外在影响建立在幼儿生理需要和心理因素等基础上,帮助幼儿将这些外在影响转移或内化为幼儿自身内在的心理结构,才能在幼儿进餐行为主体性养成中发挥应有的积极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品德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内在所具有的良好素养为目的的教育。一个人具有良好的品德是指他能判断是非,关注是非,并且按照自己的价值判断而进行正当的行为———即使面临外在的压力或内在的诱惑。以品德为主的性教育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托马斯·里克纳(ThomasLickona)所提出的,也是近年来美国所普遍接受的一种性教育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4.
正《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的目标实现内在统一,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但是,当下大部分的农村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教育仍流于形式,造成的原因有好多,需要我们去寻找,去研究,去改正。  相似文献   

15.
品德认知结构模式涉及到品德的心理结构成分与道德认知信息加工活动中的道德知识系统等问题 ,后者与皮亚杰关于认知结构模式的基本过程紧密相关 ,也具有完全同化和完全顺应两种典型的活动机制 ;品德认知结构模式的四个基本特征是 :社会道德规范主导品德认知 ;个人利害得失问题的解决是品德认知的关键 ;品德心理结构成分与品德同一 ;品德与性格特征同一。我国社会变革时期品德教育的对策主要是 :帮助学生完善道德知识系统 ,健全品德结构模式 ,注重性格养成 ,提高处理面临疑难道德问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高校劳动教育的体系构建是提升其育人效能的内在要求。课题研究组通过对全国105所高校的实证调查发现,高校劳动教育体系建设尚不完善,存在具体目标定位失准、内容育人功能失位、实施方式方法失当、评价标准结构失衡等困境。由此,本研究提出构建“一四三四一”的劳动教育体系,即确立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核心,“知、情、意、行”为维度的“一核四维”目标体系;创设具有“真、善、美”三重育人旨趣的内容体系;构建品德与技能统合、身体与心灵融合、人文与科技耦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四合一体”方法体系;建立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共在的“道术合一”的评价体系,推进劳动教育的时代转型与创新调适。  相似文献   

17.
唐双宁 《中华魂》2014,(3):34-39
气质,宋张载《语录钞》云:“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现代西方心理学的气质是指人的心理素质、内在修养的外在行为总和,一般是指人的个性特点、风格气度。人的气质是先天与后天的统一,内在与外在的统一,率真与理智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绘事后素”是子夏与孔子的一段对话。但从汉郑玄、宋朱熹至今,学术界长期以来在孔子《论语.八佾第三》中“绘事后素”一文的理解上存在断章取义、肢解孔子原文精神指向的错误观点。本文通过对《论语.八佾第三》中“素以为绚兮”、“绘事后素”、“礼后乎”前后语境及其内在联系的客观、理性的分析,证明了孔子在此文中所表述的精神内涵是关于外表形式与内在美的关系,而不是在述说“礼”与绘画理念的错误观点。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有关效率与公平的讨论文章发表不少,但存在流于抽象和空泛的倾向。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则可以引导我们更具体、更深入地研究和正确解决这个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社会问题。“社会主义本质论”揭示了效率与公平二者的内在本质的统一,而不是外在形式的统一;又揭示了二者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不是抽象的直接的统一;还揭示了二者统一是动态的逐步实现的统一,而不是静态的一次完成的统一。“社会主义本质论”为我们正确理解和处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提供了全新思路。本文还扼要分析了我国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有悖于社会主义本质从而影响效率与公平统一原则贯彻的新现象和新问题,并提出了几个基本的宏观对策  相似文献   

20.
孔子首创平民教育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孔子作为时代的“产儿”、“弃儿”和“弄潮儿”这种复杂的“三位一体”的人格出发,阐明了孔子首创平民教育的内在和外在根据。孔子从小受鲁文化的熏陶,奠定了其坚实的文化基础;春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孔子开创平民教育提供了物质和社会基础;私学的兴起为孔子开创平民教育找到了恰当的办学形式;而孔子的仁学思想,则是孔子开创平民教育的内在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