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言说 ,历史就是一面镜子 ,镜子可正衣冠 ,研究历史可知兴替。那么研究中国朝鲜族社会文化发展史 ,可知中国朝鲜族的由来和中国朝鲜族社会文化形成发展的轨迹 ,揭示中国朝鲜族社会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而由孙春日主编的《中国朝鲜族社会文化发展史》(延边教育出版社 2 0 0 2年 6月出版 ) ,阐释了民族社会文化发展的内在联系 ,指出了中国朝鲜族作为民族共同体未来发展方向 ,可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学术专著。对一个民族的研究历来角度繁多 ,而本书从社会文化发展的角度切入探讨 ,从中回答了两个问题 ,一是民族的生存环境问题 ,一是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2.
朝鲜族是从朝鲜半岛迁徙过来的"迁入民族"。朝鲜族的历史是从迁入民族过渡到少数民族的过程,其文化本身也是从朝鲜半岛的文化过渡到中国朝鲜族文化的过程。本文主要阐述了朝鲜族的传统婚礼文化以及它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受外来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影响所呈现出的不同的文化形式。  相似文献   

3.
中国朝鲜族传统文化落地生根在中国东北大地,经历了初创、稳定生长和繁荣发展三个不同阶段,呈现出一种少有的生机与活力。中国朝鲜族文化既保存了朝鲜半岛传统文化的风韵,又包含了中国东北大山文化、田园文化的泥土芳香;既具有朝鲜民族的民族特色,又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大家风范,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中国朝鲜族文化在上百年的演绎发展中,形成了淳朴性、豁达性、刚毅性、开放性的四大特点,使这一文化成为体系完备、特色突出、整体俱优的较为先进的文化。  相似文献   

4.
中国朝鲜族不仅拥有自身的民族传统与文化,同时还拥有中华民族的集体经验。这种双重文化身份使得他们可以相对方便地往来于韩国与中国之间进行工作与学习,但是也给很多在两国之间辗转的中国朝鲜族带来了心灵上的迷茫与伤害。转型期的中国朝鲜族小说通过其所塑造的韩国及韩国人形象、回国朝鲜族形象或朝鲜族村落的现实,反映了这种双重文化身份所带给他们的优势以及对于个人及朝鲜民族集体造成的创伤,同时也预示了中国朝鲜族的未来。  相似文献   

5.
中国朝鲜族源于朝鲜半岛,作为朝鲜民族的后裔,如今是中国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中的一个重要成员。朝鲜族认同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历史过程。朝鲜族认同的三个层面,即对中国的国家认同、对世界朝鲜民族的跨国民族认同、对中国少数民族一员的中国朝鲜族的族群认同釉及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入手,阐明跨国民族认同的多重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6.
东巴神话是纳西族的书面神话。它用被誉为“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记载于纳西族东巴教经典之中。其内容宏富、神灵体系严整,堪称中华神话宝库的瑰宝。无疑,东巴神话产生于纳西族古代的社会生活,以及纳西族先民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生产过程。它所反映的是纳西族先民的生活趣味、生产活动,以及自然观、社会观、审美观。但是,东巴神话在其成长、发展时期也先后饱受过印度文化、藏族文化、中原文化的浸润。所以,东巴神话并非单质的、与其他民族绝缘的文化现象,纳西文化的多元性及开放性在其中得到显著的表现。在众多的外…  相似文献   

7.
朝鲜族民间舞蹈风格与朝鲜族民族文化渊源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鲜族民间舞蹈的风格凸现着朝鲜民族的文化特征。朝鲜族是一个深受外族文化影响的民族,其舞蹈风格必然带有外来文化的印迹。要深入了解朝鲜族民族舞蹈的语汇和思想内涵,需要深入了解朝鲜族民间舞蹈与朝鲜族民族文化的渊源。  相似文献   

8.
按组织形态进行分类,可以把神话划分为独立神话、复合神话和体系神话。这种分类法,既反映了特定历史横断面所呈现的多种神话结构框架,也反映了所有神话在其发展过程中有可能经过的不同阶段。任何一个民族的神话发展,都必然起始于独立神话,但每一个民族的神话,却不一定能达到体系神话的系统水平。在世界神话范围内,希腊神话是典型的体系神话,人们公认希腊神话形成了一个“神系”。与希腊神话比较,有人提出“中国神话”也存在着相应的“帝系”。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冰雪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旅游者关于冰雪旅游纪念品的需求也逐年提升。文章以长白山文化为依托,分析朝鲜族、满族等民族民俗文化特色,探讨了冰雪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对策,旨在优化吉林省东部地区冰雪旅游纪念品体系,传播长白山文化。  相似文献   

10.
卢春宏 《阴山学刊》2008,22(1):94-96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主要结论:延边朝鲜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民族、生产、生活和封闭等属性,这些属性是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延边朝鲜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东北古民族发展史上四大族系之一的秽貊系民族在其形成与发展直至灭亡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具有本族系民族特征的民族文化,当秽貊系民族融入其他族系的民族之中,也把秽貊系民族文化的影响带入其中。认识一个民族的文化习俗,是认识这个民族和民族文化的钥匙。一个民族的文化习俗不仅是这一民族文化史的组成部分,也是认识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的透镜,通过对民族习俗与文化的认识,可以对其民族文化的深层结构进行较为深入的了解。秽貊系民族虽然最后灭亡了,但夫余、高句丽都创造了比较发达的社会经济文化,在秽貊系民族在东北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朝鲜族“礼”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因子之一。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中心,通过梳理“礼”文化在社会实践、学校教育和乐舞艺术作品三个方面的内容可知,在新时期朝鲜族社会建设中,中国朝鲜族形成了德育为先、诚信为本、崇“礼”尚“乐”、尊老爱幼的民族共同价值观;在学校教育实践中,“礼”影响着区域素质、思政、艺术教育;“礼”文化尽善尽美地融入音乐舞蹈作品中,形成共同体意识,继而传承和发扬朝鲜族“礼”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3.
朝鲜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之一,既继承和发扬了自己固有的传统文化,保持了民族生活方式中的优良传统和民族风格,又在同其他兄弟民族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过程中,积极汲取周边兄弟民族的优秀文化,以适应具有中国多民族特色的新型生活方式,从而建构了既与朝鲜半岛生活文化有一定的差异,又和我国其他兄弟民族生活文化有区别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朝鲜族生活文化,其总体特征与中国特色大致体现为朴素性与原文化性、地域性差异、复合性与兼容性等.  相似文献   

14.
西藏民俗文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民俗文化是西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具有浓郁的民族与地域特色。地域性特征是西藏民俗文化区别于其他民俗文化最显著的特征,其互融性与时代性特征表现了西藏文化的兼收并蓄和鲜明的时代变迁与历史进步。藏门珞各族人民创造的民俗文化共同构成了多元整一斑斓多姿的西藏民俗文化。民族的习俗文化是最能体现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精神和民族审美情趣的文化现象。西藏民俗文化表现了西藏各族人民坚忍不拔的奋进精神和刚毅强悍的民族性格,折射和展示出西藏各族人民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5.
杨文顺 《学术探索》2005,18(6):106-109
纳西族在逐渐融入国家政治体系,实现本民族发展的过程中,融合了佛教、道教、儒学、民间巫术等多元文化,创造了以东巴文化为主干的纳西文化。纳西文化在纳西族建立政治体系,建构政治制度,展开政治生活的过程中,通过形成民族成员特定的心理和行为模式,对民族成员所具有的对政治体系和政治过程的主观取向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便是纳西文化对纳西政治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朝鲜族社会是一个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的文化体系,这一文化体系目前正处在这样一个发展阶段:由于中国改革开放和中韩关系的迅速发展其文化体系的文化功能出现了爆炸性扩张的趋势,而又由于朝鲜半岛的半开放状态,朝鲜族社会的文化资源仍有很大的开发的余地。因而朝鲜族社会的文化资源具有出现第二次文化功能扩张的可能性,正由于此,构思其文化战略并谋求全方位的发展极具现实的操作性。构思朝鲜族社会发展文化战略,必须基于其独特的边缘文化特性及由此形成的丰富的文化资源。其要点在于,朝鲜族社会应把自身发展的基点设定在中国与朝鲜半岛之间的关系和中国内陆文化与朝鲜半岛文化之间的联系上,由此实现自身文化功能的极大化,这是朝鲜族社会以其丰富的文化资源迅速接近现代的创意性生产文化体系的捷径。  相似文献   

17.
朝鲜族田螺娘型故事源于中国古代“白水素女”、“吴堪”故事 ,但它在朝鲜半岛及朝鲜族人中间广为流传且发扬光大 ,主要与朝鲜民族作为接受主体而具有的独特的民族文化心态有关  相似文献   

18.
北方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方民族主要指包括满—通古斯、蒙古、突厥三个语族在内的阿尔泰语系民族,在北方民族文化中,狩猎文化、渔猎文化、游牧文化、农耕文化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化曾长期并存。产生于北方文化土壤中的口承文学与作家文学,特别是其中的神话、英雄史诗和戏剧文学,对中华文化与文学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北方民族文化与文学的研究因而在21世纪全球文化对话及中华多元一体文化形成与发展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达斡尔族民俗中的伦理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达斡尔族民俗中的伦理思想阿尔泰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是根据这一地区民族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普遍认识而逐渐形成的,其必然反映人们各种各样的思想观念。本文试图从达斡尔族民俗文化中来窥见其中蕴含着的传统伦理思想,使大家对达斡尔民族的伦理思维方式及其...  相似文献   

20.
我国各民族的民俗文化丰繁多样,按大的方面来分,大体包括物质民俗文化、社会民俗文化、语言民俗文化和精神民俗文化四种。婚姻家庭文化属社会民俗文化,它是各民族人民在社会构成的基本单位——两性恋爱、婚姻和家庭的缔结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现象及文化心态。它包括各民族特有的恋爱方式,婚姻形式和家庭组建样式及其形成过程中的思想意识、感情、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 一、少数民族婚姻家庭文化的内涵及其表征 1、少数民族婚姻家庭中的两性缔结文化。婚姻家庭首先是两性的联结及其结果,在它的完成过程中,表现出各民族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对该项民俗制度的创造、约定、传承和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