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吴虞是五四时期的“老英雄”,他对人的价值、人的人格和人的道德的分析,即使在今天也具有启迪意义。现通过本文把他的有关做人的道理,介绍给读者。一、吴虞伦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吴虞早年曾向经学家吴伯竭、廖平学习诗文,受他们的影响很大,由此启发了他研究诸子之学的浓厚兴趣。1898年,在盛极一时的维新浪潮的冲击下,吴虞转向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他“不事科举”,“不顾鄙笑”,坚持在四川宣传新学,被当时人称为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现代新文化的"旗手","鲁迅"在延安时期已经成了人们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延安新文化的象征。"鲁迅"之所以在延安深入人心,是与其作品在延安及各解放区的广泛传播分不开的。"鲁迅"在延安是以如下几种形式得以传播的:鲁迅作品在延安被大量编辑、出版和改编;在延安举行了多场的大型鲁迅纪念活动;"鲁迅研究"在延安已成为"显学"。1942年前后,在延安出现的以"鲁迅"为名目的文艺新潮,正是由这场"鲁迅热"催生而出的。  相似文献   

3.
吴虞对儒家的批判邓星盈对儒家的批判是吴虞思想的重要内容。吴虞的批判封建专制,宣扬西学,称颂诸子文学,及其他思想,都与他对儒学的批判有着某种理论上的联系,研究吴虞的思想,应以其对儒家的批判作为突破口。吴虞对儒家的批判是一个总题目,包括对孔子、孟子、董仲...  相似文献   

4.
白璧德新人文主义思想与中国儒家传统思想非常契合,这种契合引起了学衡派群体的共鸣。新人文主义思想促使学衡派用世界视阈进一步体认世界文化的统一性与普遍性,也使得学衡派具有了新文化阵营所缺乏的经典意识。学衡派与新文化阵营间的对抗与参差对话,是新人文主义文化观念的中国阐释和范式转换,也是一种“跨语际实践”。他们经由白璧德所架起的与西方古典文化沟通的桥梁,在维护自身文化、文学理念的同时,对西方古典主义的文化资产进行了较为全面性的引进与探索。  相似文献   

5.
张贤倩  包晓红 《中华魂》2012,(14):59-61
在红军队伍中有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生前被称之为红军中的"活菩萨",死后被共和国元帅誉为"无名英雄"。他非凡的业绩与短暂神奇的一生,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画卷,流芳千古、永载史册——他就是红军无线电通讯及技术侦察战线上的"无名英雄"——蔡威。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只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是胡适在《〈吴虞文录〉序》中对吴虞的评价。这一称号不仅与吴虞在现代思想史、文化史上的地位密切相关,而且一直被认为是"五四"时期所谓的"口号"——"打倒孔家店"的最初表述。然而,胡适的言说从一开始就被误解与误用,不仅阻碍了学界有效地认知吴虞,也不利于我们有效清理"打倒孔家店"这个谬传的"口号"与胡适、吴虞的关系。因此,重返序言诞生的历史语境,探究"‘四川省只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评说的真实含义,就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胡适赋予吴虞的这个称号,与"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一样恰切,同是他深思熟虑后的经典言说。学界不应再把胡适或吴虞误指为"打倒孔家店"这个"口号"的提出者。  相似文献   

7.
石克 《中华魂》2014,(21):42-44
张仲实(1903一1987)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马列主义翻译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编辑出版家。他为在我国传播马列主义奋斗了一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张仲实1903年7月15日出生于陕西省陇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小学毕业后,留校当了学校见习司书生,抄写课本。1922年考入设在三原县的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在校学习期间,受"五四"新文化思潮和革命书籍的影响,积极参加革命活动。  相似文献   

8.
鲁迅与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先生是中国新文化的奠基人,“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毛泽东语)。他不仅在革命精神和文学艺术方面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并且在对待图书事业上也给我们做出了光辉榜样。鲁迅先生的一生是刻苦学习的一生。他热爱图书,深刻懂得图书资料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了解图书馆工作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深刻意义。他精心总结、研究和整理了前人的文化遗产,著书、译书来充实图书馆;在从事图书馆工  相似文献   

9.
枉士与名士     
史飞翔 《可乐》2011,(5):57-57
胡适被称为"胡博士"。他一生共获得35个荣誉博士头衔,中外罕见。胡适在现代学术史上的影响力,无人能比,但居然有人敢一而再、再而三地骂他。这个人就是章太炎的弟子,人称"黄疯子"的狂士黄侃。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同志在五十年前对鲁迅的光辉一生作了崇高评价。他认为鲁迅是在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最严酷的环境里成为伟大的共产主义者,成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他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毛泽东概括了鲁迅一生由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历程和他作为我们“民族魂”的精神,成为四十年代以来鲁迅研究的指导思想,并由此逐渐形成了马列主义指导下的鲁迅研究传统,为推动社会主义思  相似文献   

11.
《野草》是鲁迅在人生最痛苦时期的创作,"五四"革命思潮的退去和新文化阵营的分化,使鲁迅陷入对现实的深层次思考。对社会文明的探寻、对自我人生的惶惑、对未来的探究,在这部作品中有突出的体现。鲁迅以诗化的语言和凝重的笔触,展示了其心灵探索的历程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12.
五四时期吴虞文化观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虞曾是巴蜀文化的一代精英。在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征程上,他留下过一串坚实而深沉的脚印,历历在目,清晰可见。但是经过几番烟云,几度春秋后,我们再继续沿着他人生的历程觅去,他留下的脚印愈来愈轻飘,愈来愈模糊,以致难以辨认,以致在爱智庐的烟花柳巷里消失得无影无踪。留给我们的思考是:吴虞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光荣史册上,记载有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吴虞、周作人、刘半农,郭沫若等一批杰出的文化人物。但是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和个人的因素,他  相似文献   

13.
鲁迅与《新青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一八年五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狂人日记》。从此,他加入《新青年》阵营的战斗行列,投入了新文化战线上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洪流。在所向披靡的战斗中,成为中国文化革命最伟大的旗手和主将。《新青年》杂志,是鲁迅五四时期向敌人冲锋陷阵的第一个思想阵地。鲁迅与《新青年》的关系,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4.
李大钊在“五四”时期改造国民性思潮中有着重要影响。他从思想革命与政治革命的关系入手 ,开始关注、思考国民性问题 ,着重针砭了与现代民主政治、现代民族意识不相适应的国民心理阴暗面 ,考察了国民性弱点的病源 ,还进一步探寻了理想的人性、理想的国民性结构 ,并不断寻求能够有效地改造国民性的新文化。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后 ,他的改造国民性思想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作为新文化阵营中主张“调和”论的思想家和以马克思主义观察国民性问题的先驱者 ,其国民性观具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刘荒田 《可乐》2011,(2):49-49
说起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他的死和他的哲学一样著名。他在雅典被判死刑后,直到死期逼近,仍面带喜色,大谈哲学。他说,他这一生都是一场戏的预演,这场戏的内容是:上帝善意地把人的灵魂幽禁在"肉体的栅栏"里面,如今它获得释放,将踏进更美好的世界,得到更大的自由。在此,真理和事实均一目了然,不必经"眼睛的格子窗"去窥视——对于一个好人来说,死亡就是这场戏的启幕。  相似文献   

16.
典商巨子胡学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乾隆年间,黟县西递明经胡氏宗族典商巨子胡学梓经营典当,发财致富,成为江南富豪。他生长于一个以"经学传家"的名宗右族,为人好善乐施,一生不惜重金,为家乡和宗族建校助学、修桥铺路、建设祠堂、赈灾济贫,"其义举不能指数"。他的"义行"对子孙后代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张思  虞立琪 《可乐》2011,(6):50-51
他是一位作家。在成为作家之前,他是名商人;在成为商人之前,他是标准的文艺青年。2010年,他获得最具影响力的企业领袖"商业新锐奖"。把时尚给人民陈年2010年的轨迹,被几位"凡客"改写。2010年6月,他去浙江拜访供应商,在一家工厂里发现,  相似文献   

18.
在新文学思潮问题上,新文化阵营极力证明新文学源自中国传统文学的内在变革;与此相反,文化保守主义者吴宓却拒绝传统因子的流变和更新,认为源于国外浪漫主义潮流的新文学割裂传统。他以笼统而又矛盾的浪漫主义概念批判新文学,机械移植了新人文主义,与新文学产生隔膜,背离了自己标榜的批评标准。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20年代中期,随着国民革命的兴起,新文化阵营核心成员的分化,五四新文化运动遭遇了危机。但是,以胡适为精神领袖的现代评论派坚持了五四启蒙传统。他们以书生报国的情怀,从对教育问题的重视、对法治的呼吁和主张有节制的爱国运动几个方面,继承并发扬了五四启蒙传统。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这份操守,使得五四启蒙传统薪火未绝。  相似文献   

20.
近代上海的"洋场化"使得妓女成为受都市化、商业化影响最深,观念转变最为突出的女性群体。女性主角的变化使得古典青楼小说所设立的"女卑男强"、"才子佳人"的男女关系模式被打破,海派狭邪小说中,妓女俨然已成男性狎客之"梦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