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Lucy  Denyer英 《今日南国》2009,(4):47-47
49岁的英国人富兰克林在一家管理顾问公司上班,他每晚下班后都迫不及待地赶火车返回苏塞克斯郡乡下的家中,希望能挤点时间摆弄“园艺”。  相似文献   

2.
    
<正>国人喜欢挤,习惯挤,挤出希望,挤出理想,挤出优越,挤出成绩,挤出高人一等,挤出骄傲自豪,挤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挤出一盘独特的文化餐。挤出生。挤好时辰、好日子、好年成、好运程生;挤生富贵娃、奥运娃、世纪娃、吉祥娃;挤出生地,挤大中城市生,挤港澳台生,挤发达国家生;挤剖腹生,能够顺产的怕痛哭着喊着要剖腹生,图吉时良辰的定格在某时某刻某分某秒剖腹产。挤学校。挤幼儿园,挤小学,挤中学,挤大学,如火如荼,愈演愈烈。有的带着孩子奔波在各个重点学校的测试点,有的买房调户口让孩子进重点学校,有的不  相似文献   

3.
顾万明 《社区》2003,(15):48-49
“上班疲劳战,下班打冲锋”,是现在一代中年人工作、生活的形象描绘,他们不公工作负担重,而且家庭负担也不轻松。他们中有的人由于没有处理好工作、家庭、健康等的关系,不幸得得病或早卒的比例较其他人多。社会学专家呼吁:“中年人该变一变生活观念了。”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我姐进城后受雇给一用人者当保姆,每天早上6点上班,晚上8点下班,负责照看雇主家的孩子,给雇主洗衣、做饭。最近,她骑自行车上班途中  相似文献   

5.
那天早上,一辆公交车正在行驶,车上都是去上班的人。忽然,一旁的马路上冲出一辆车,公交车一个急刹后停住了。那是一辆婚礼的摄像车,后面是一列长长的迎亲车队。乘客开始抱怨上班要迟到了,公交车司机却静静地坐在位子上,不时按一下喇叭。有人对司机说:“你光按喇叭不行,他们不会给你让道的,不如  相似文献   

6.
左怀利 《可乐》2010,(7):43-43
中午回到家,我习惯性地脱掉外衣,伸手去掏手机,不禁一惊:刚买的手机不见了。该死,一定是挤公交车时被人偷走了! 我连忙拿起座机拨打自己的手机号。就算手机找不回来,我也得把手机卡要回来呀,我的亲朋好友和业务联系人的电话号码,可都存在手机卡上呢。  相似文献   

7.
北京交通堵塞严重,无论是久居的首都市民,还是路过出差来京的外省市人,只要在北京坐车出行,都会有这种感觉。北京市民上班,如果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单程花上个1个小时是常事,2小小时的也不罕见。这样算来,北京市民要有多少时间白白浪费在路上,还不说挤车等车所耗费的精力。你说,这多可惜啊! 按说,北京这几年也没少修路筑桥。二三环取消红绿灯,后八线地铁开通,丽泽路、平安大街、玉泉营桥、西直门桥。路,一条比一条宽;桥,一座比一座现代化。眼下,四环快速路正在热火潮天地建设当中,两条轻轨路也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公共汽…  相似文献   

8.
今天星期六     
<正>今天星期六,难得的星期六。我虽然已经醒了,但是还不想马上起床,身体与床平行,慵懒地摆在床上。平日里要上班,就好像打仗一样,早出晚归,案牍劳形,文山会海,忙碌紧张,疲于奔命。好不容易等到了星期六,我要好好地享受一下这星期六的轻松、悠闲和快乐。上班,下班,下班,上班。每天,很早就醒了,叫醒我的不是闹钟,是责任,是纪律,是生活。每天,  相似文献   

9.
孔令雪 《社区》2012,(15):55
"隔壁家的孩子又考了第一,你怎么就那么不上心""楼下老公下班就做饭,你怎么一回家就赖在沙发上"……这样的唠叨,可能每个家庭都出现过。"我又要上班、又要顾家,容易吗",很多女性苦于无处宣泄压力,于是,成就了一个经典的形容词——"怨妇"。  相似文献   

10.
每当我看到纷纷扬扬的大雪,便会想起一个人来,感激和愧疚萦绕着我,使我坐立不安. 是20多年前的一天,一场大雪铺天盖地,很快就将大地覆盖了.我当时在丰台区的一所学校任教,下班后我和同事小宋来到山脚下,准备乘公共汽车回家.雪后的寒风像刀子一般,割得人脸生疼,身上的呢子大衣很快就被寒风打透了.我们无心欣赏雪景,抱怨着这场雪和因雪大路滑而使我们望眼欲穿的公共汽车.  相似文献   

11.
每天上班下班都乘公交车。一次在车站偶遇了一位老同学,我那老同学自打读书的时候就整天乐呵呵,无忧无虑的样子。得知彼此上下班的时间差不多,两家就职的公司靠得也近,所以就约好了上下班一起走。这样路上多一个人说说话,也不至于闷得慌。  相似文献   

12.
In语·声音     
微博控对微博极度喜爱的人。随着微博的火爆,越来越多人见面就聊起微博,但由于"迷恋"微博,网友中出现一大批"微博控",他们没日没夜地上微博,一上就是十多个小时,甚至放弃睡眠时间。上班上微博,下班也上微博;吃饭玩微博,连上厕所都玩微博,一天到晚时  相似文献   

13.
今天,轿车工业刚刚起步,各方面应当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支持,而不应该过多的指责与批评,否则,会给人们刚刚燃起的一点希望,泼上一盆冷水。诚然,对绝大部分老百姓来说,花10多万元买车辆,还不现实。但连梦想都没有,让人还有什么企盼?风雪天骑自行车的滋味,高峰时挤公共汽车的感觉,让人望而生畏。为什么刚有一点梦想就非得批评不可?难道让我们把自行车一圈一圈永远地蹬下去?  相似文献   

14.
《新天地》2013,(7):16
"收费"之说值得商榷作为一名"挤车"上班的人,我对老年人高峰期"抢车",的确是有些排斥的。毕竟,谁都想赶着时间去上班,以免迟到被罚款。而老年人,若并没有年轻人这么紧迫的事情,那让其过渡一部分权利,似乎是情有可原的。或许,正是在这般认知下,才使得有网友建议上下班高峰期老人坐公交车应收费,这背后网友的想法与焦虑,我能理解;但这"收费"之说,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5.
夏梦淑 《老友》2009,(9):25-25
年逾花甲,人生坎坷,回头一看,自有一番感叹。百川归海,万物归一,60岁的种种感觉油然而生。人生一世,人到老年,是一种解脱。干了大半辈子的工作,每天上班下班,南来北往,忙忙  相似文献   

16.
正为稻粱谋,做俗事,时间过得快。在香港三年了,仔细想来,香港有饭无局。时间当横轴,金钱当纵轴,香港的饭可以被这两个轴分成四类:没钱没时间的饭,没钱有时间的饭,有钱没时间的饭,有钱有时间的饭。没钱没时间,去香港的特色,茶餐厅。茶餐厅三五步一个,比公共汽车站还密集。进门,一盘  相似文献   

17.
说钱     
阿东 《社区》2002,(8):31-31
说钱,北方人好说“挣钱”,南方人爱说“赚钱”。早上在门口碰到街坊邻居,问:上班呐?回答不失俏皮:对,挣钱去!在南方,彼此见了面,会问:侬赚好多钱啊?这一“挣”一“赚”两个不同的修饰,让人们对钱有了不同的感觉。似乎“挣”钱是个很费苦力的事,而“赚”钱则轻巧了许多。如果谈到真的挣钱或赚钱,其实都是一样的辛苦、一样的艰难。江南女子轻轻巧巧说赚钱的,每早6点出门,挤两个小时的公共汽车从城市的大南大北转到大东大西,去赚那不够有钱人吃顿饭的固定月薪,能说不辛苦、不艰难吗?而北方大汉风天雪地骑车上班,还要接送孩子带买菜,挣那几个辛…  相似文献   

18.
龙山 《社区》2010,(21):40-41
现代都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人终日端坐在办公桌前,很想通过锻炼身体来缓解自己的工作压力,但苦于没有时间。于是,他们开始充分利用上、下班时问,不挤公交,不骑车,甚至卖掉私家车,为了缓解久坐后的沉重和僵硬感,越来越多被禁锢在办公桌前的上班族,开始以步代车,通过走路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逐步形成了“走班族”。  相似文献   

19.
最近,在银行上班的刘女士投书报社,呼吁有关部门治理校园里流行的某些不健康的儿童歌谣。她说,一日下班,听见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念一首歪诗:墙角数枝梅,听说你爱谁,要是你不说,就是你同桌,为了下一代,咱俩谈恋爱。她听了吓了一跳,忙问儿子是从哪学的这个乱七八糟的东西,哪知儿子轻松地回答,“我们班里大部分同学都会,地球人都知道,你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呀?”校园流行哪些另类童谣? 有一首伴随着几代人健康成长的《上学歌》: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  相似文献   

20.
我六十岁生日那天,我的亲家和几位老友同桌用餐。他们宁可自己挤一挤,也硬要把我那八十多岁的老母亲请过来。对这样一桌子人,我是不能不去敬一下酒的。但是,由于我平时滴酒不沾,这次也就只好以茶代酒了。在和亲家碰杯时,想不到他竟略施小计,把他杯中的“五粮液”碰了几滴到我的杯中来,而我却没有发现。等我“感情深,一口吞”了之后,我立刻就脸红脖子粗了。 我刚想找机会溜走,就听到有人惊喜地喊:“你们看呀,八十多岁的老母亲为儿子洗调羹了!”待人转身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