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第一,新冠肺炎疫情的长期化可能导致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庸化",但不排除少数国家经济恢复出现V字形反转的可能性,不过复苏的势头难以同步。首先,疫情将严重影响世界经济整体复苏的脚步。目前看,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趋势没有减弱,相反,西方主要经济体的第二次疫情高峰正在到来。  相似文献   

2.
《社科纵横》2016,(8):28-30
在后危机时代经济复苏的背景下,发达国家或将接棒新兴市场国家成为全球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动力。联合国2014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显示,全球经济在2016—2017年将继续保持向好的发展趋势,预测未来两年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率将突破3%的关口,由于先进技术和高端管理的差距,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对外贸易、国内经济增长依然依靠于发达国家技术及管理输出。本文基于发达国家的视角,探讨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动力和新的增长方式,以及当前经济复苏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世界经济复苏加速的隐忧迫在眉睫,而最好的方案在中国。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在许多国际场合将世界经济比作汪洋大海,而各国经济的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产业流、人员流就像一个个小湖泊、小河流,其归途必将是与大海相融。一年来,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全面复苏的可喜局面,但反全球化和保护主义的声浪此起彼伏,经济全球化与自由贸易的前景仍不明朗。2017年,世界经济的关键词就是复苏和增长。世界银  相似文献   

4.
汪栋  王子威  陈鸣声 《学习与探索》2023,(2):142-149+192
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中国储蓄率位居世界前列。本文基于1998—2019年全球16个主要经济体的动态面板数据,采用Baker.S等学者测算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为核心解释变量,在控制少儿抚养比等变量的基础上,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系统GMM模型,深入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国民储蓄率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国民储蓄率存在显著正向关系,并且在不同收入水平国家存在明显的异质性特征。当前,在世界经济深度调整背景下,如何对国内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合理化设计,烫平由于国际贸易争端与疫情冲击带来的经济波动,从需求侧引导国内居民理性配置储蓄与消费比例,拉动国内经济有序增长,成为各国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5.
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趋势谨慎向好,有望实现3.3%以上的增长。外部经济增长对中国经济的总体贡献将呈现正效应:直接需求增长带来拉动作用,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将降低生产成本。2015年中国国内经济仍将受到房地产业投资下降、出口增速放缓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等多重因素的压制,延续下行趋势,但是这些负面因素都处于可控状态或即将出现转机。经验表明,生产成本下降到达谷底,正是一轮新的实体经济投资复苏之始,中国经济正在孕育一波新的上升。若宏观政策得当,2015—2016年,中国经济具有实现7.5%左右增长的潜能。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经济前三季度同比增速达到9.8%。全球经济复苏势头减弱、分化加剧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第三季度增速有所放缓,但恢复态势持续不变,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稳定性力量。风险挑战增加,政策权衡更趋复杂,中国经济的战略定力不变,对高质量发展的追求不变,充满"稳"的底气与"活"的动力。多重风险挑战下,中国经济依然亮点突出。消费回暖,制造业占比提高,高技术制造业较快增长,服务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继续提升……在全球疫情反复、全球供应链梗阻背景下,  相似文献   

7.
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形势分析与政策取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后遗症主要有:世界经济受到冲击;一些国家财政出现巨额赤字;一些国家经济损失惨重;世界经济市场遭到破坏;一些国家存在"二次探底"的可能:各国经济复苏缓慢.后危机对中国经济形势的影响有两种分析和判断:一种主张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原因是:从投资看,中国有投资减速的趋势;从消费看,2010年大幅度增长的可能性不大:从出口看,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的恢复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不大.另一种主张经济稳定发展.原因是:在制度方面,我国集中式的政治体制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是行之有效的;在出口方面,我国强劲增长,进口增速放缓,顺差大幅回升;从消费看,城镇居民家庭月消费增加;在外贸方面,随着世界经济复苏,2010年二季度对外贸易进一步回暖.各国经济在2009年深度衰退后呈现出复苏态势.基于此,我国应采取的政策取向为:调整结构;服务业应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调整财政和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8.
正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这场危机中,中国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反应,成功控制了国内疫情,日本和韩国等东亚国家也在此次疫情中率先采取措施,实现区域内稳定。这种变化使得世界经济复苏对东亚特别是对中国经济的依赖进一步加强。但与此同时,由于中美关系的持续恶化,美国拜登政府试图采取拉拢盟友和经济伙伴重构重要产业全球价值链的战略,摆脱对中国经济的依赖,形成一种没有中国参与的新的全球价值链体系。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股市,不管是慢牛还是快牛,总不如熊起来那么大刀阔斧。大盘指数距离最近一次冲到顶峰好像并没过去多久,生活中、网络上人人谈股票、说投资的盛况仍历历在目,然而,才几个月的时间,牛市便已成为明日黄花,漫漫熊途已近在眼前。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压力依然严峻。在过去几个月中,全球资本市场波动再度加剧,发达经济体增长势头有所减缓,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继续面临增长阻力。而一直以来在较大世界经济体中一枝独秀的中国也  相似文献   

10.
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所面临的一系列宏微观难题日益凸显。为破解这些经济难题,新一届安倍内阁推出了涵盖金融、财政政策以及经济增长战略的安倍经济学。目前,其财金政策在破解宏观经济难题方面可谓初战告捷,有望结束通货紧缩。但其经济增长战略在破解微观经济难题上,离大获全胜还任重道远。新增长战略尽管在关注企业利益、注重外需等方面迥异于民主党,但今后能否打破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推行结构改革,关键还在于安倍的执行力。若改革成功,日本实现经济复苏;若失败,不仅导致经济低迷、财政危机的表面化,甚至可能动摇世界经济的增长与稳定。  相似文献   

11.
2005年日本经济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义素 《日本学刊》2006,(4):149-160
2005年全球经济虽经历重重困难,但仍保持了较快增长。受其影响,日本经济复苏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有望完全摆脱通货紧缩。2005年,我国的日本经济研究者围绕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动向、热点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和探讨,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的经济转轨国家,在危机后期已经基本摆脱了由金融危机重创所导致的深度经济衰退,并逐步转向复苏。自2010年直至今后若干年内,转轨国家的经济增长会呈现不同的趋势:中国经济将继续扩张并稳步快速增长;俄罗斯和独联体多数国家经济迅速恢复并逐步实现平衡增长;中东欧国家经济继续缓慢走向复苏。本文对此及相关问题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3.
王水莲  罗美英 《创新》2009,3(9):90-93
金融危机正在对全球实体经济产生严重损害,世界经济增长动力减弱、复苏乏力。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经济虽然在短期内所受影响较小,但在未来中长期内其发展形势依然严峻。作为中国宏观经济的一部分,在金融危机的挑战下,积极深化改革,尽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将是南宁市应对危机、实现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张苏 《学术交流》2004,(10):87-91
在经济扩张期、衰退期、平稳期,利润平均化的过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不同的。不论在经济扩张期还是在衰退期,如果在利润平均化的过程中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实施不同的投资、储蓄引导政策,经济增长都有五种表现形式:快速增长(复苏)、缓慢增长(复苏)、缓慢衰退、快速衰退、保持自然增长,分别具有不同的社会投资、储蓄数量基准。  相似文献   

15.
世界经济的复苏正在放慢速度,储备仍然在进一步降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联邦德国和日本7个主要工业国家经过物价调整后的经济增长速度已从1984年的5%下降为1985年的2.8%,而且还可能继续下降.自从1983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几乎仅靠美国费劲地推动.经济的蓬勃增长和庞大的联邦预算赤字促使利率上涨、美元坚挺,为美国的贸易伙伴造成繁荣出口的机会.事实上,在"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的其他6个国家中,经济增长的25-50%是由  相似文献   

16.
胡海情 《创新》2012,6(1):67-71,127
中国自提出"走出去"战略11年来,对外直接投资呈现较快增长。在世界经济总体放缓、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欧债危机日益严重的国际背景下,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是决定国际化战略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对外直接投资在中国和东盟的经济合作中还具有巨大潜力。驱动中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因素主要有市场因素、生产成本因素、经营发展因素、政策因素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安倍经济学"的第一支箭即"大胆的货币政策",其核心内容是仿效美国采取量化宽松政策,以达到通过日元贬值刺激出口增长进而带动经济增长的目的。从目前情况看,日元贬值并未带来日本出口的实质性增长,反而由于其进口需求弹性小,使日本的贸易收支条件不断恶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J曲线"效应的作用外,还因为受到美国、欧盟、中国等日本几大贸易伙伴的经济增长放缓、进口需求疲软以及中日钓鱼岛争端等因素的影响。随着美、欧、中等经济体的经济复苏,以及"安倍经济学"相关政策特别是第三支箭实施效果的逐步显现,相信通过一年左右的调整期,在国内外因素的合力作用下,"安倍经济学"带动出口增长的效果会逐步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8.
正新冠肺炎疫情确实对世界带来了非常大的冲击,不过2021年全球经济有较大可能进入正增长。尽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2020年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指出,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是-4.9%,为二战以后最低,仍然维持负增长态势,但是从这个数值中还可以看到积极的一面,IMF 7月份公布的预测增速为-5.7%,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大陆经济经历了连续30年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中国奇迹".大陆经济的成功与其采取的独特经济发展模式或战略有关.这些模式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增长优先、沿海先行、投资驱动和出口鼓励.澳门在过去30年中也是全世界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澳门根据本地的情况,主要采取了博彩业带动模式、服务业主导模式和外向型发展模式.澳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财富》500强榜单以"年度营业收入"作为唯一的评判指标,入围者多出自世界主要经济体,榜单的进退,很能折射经济体的变迁,以此为逻辑,过去5年,中国新入榜企业的产业分布及其发展动力,也可反映此间中国经济成长的若干特点。2017年12月6-8日,财富全球论坛在广州举行,该论坛由《财富》杂志主办。《财富》杂志以每年发布的500前榜单最为知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