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文化寻“根”的实践活动。文化认同承载的“集体认知”“集体记忆”“集体想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源码,文化创造唤醒的“身份识别”“他者承认”“互动共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诠释编码,文化自信强化的“主体叙事”“情感共通”“价值确证”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解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意义拾取、价值诠释、生成建构等向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灵魂。从文化哲学视界研究和关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与发展,不仅是研究该论题的一个重要思想立足点,也是需要继续深化拓展的一个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2.
在百年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经萌芽与形成、探索与曲折、恢复与发展、创新与完善四个各具特点而又一脉相承的发展阶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百年发展的基本经验就需要正确处理好“三个结合”的关系,即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反对“两种民族主义”相结合,坚持中华民族所处的特定历史方位与不同历史时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要任务相结合。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以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为立足点,以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为落脚点。  相似文献   

3.
生活叙事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的表征、阐释及传播方式,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于人们生活世界和思想世界的重要实践举措,其旨在体现以生活境遇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叙事脚本、以生活具象表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内核、以生活话语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泛认同并最终实现“铸牢”目标的实践过程与行动逻辑。从价值彰显之维看,生活叙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味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想的意图”的大众化阐释,内蕴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想的力量”的持续性增强,反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想的效果”的日常化呈现,从而在具体实践中通过“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持续为引领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激发磅礴力量。从实践路径之维看,生活叙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多要素协调配合的过程,以“形”塑“意”,绘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阐释图谱;以“术”拓“域”,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张力;以“情”促“信”,激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动力,在“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有机统一中,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最大化,积极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价值理念形态真正转化为“现实生活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是对“中华民族何以是一个”的强力回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经之路。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公共空间充任着承载定位功能、链接情感指向、诠释认知内涵的工具性媒介,并发挥场域功能承载集体记忆、生产身份归属、展演共同体价值,在以刻写集体记忆、再造个体认同、强化共同体价值为理路的公共空间营造中,对“想象的共同体”进行了必要的情境化呈现。在聚焦共性的前提下,通过再造公共空间这样的“物质-精神”共构基点,为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民族问题的重大原创性论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思想指南与行动遵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体化建设是在“大思政”观引领下,以马克思主义整体论为哲学基础,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突破学段壁垒,通过特定的培育机制构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合力体系的整体形态。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建设的内在理路分析,以理念碎片化、内容片面化、认知主体局限化与教学范式单一化等现实困境为逻辑起点,从建设理念、课程体系、主体保障、育人模式等维度,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建设的有效路径,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拓展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这为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精神的必然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持续推动和深化“五个认同”教育,本研究以新时代民族高校学生“五个认同”教育的不足为切入点,从顶层设计、教育模式、情感沟通机制、评价体系建设四方面探索优化新时代民族高校学生“五个认同”教育的路径,为持续提升“五个认同”教育实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做深做实做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和谐的民族关系。基于关系建构主义视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建构各民族的共生关系、利益关系、合作关系和情感关系。同时,需要遵循关系原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治理关系选择的过程、民主关系文化的展现、身份关系语境的建构和分歧关系视角的理解。为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以考虑他人想法来提升民族认知、以沟通交流达成民族共识、以民主素质扩展民族包容、以担当意识促进民族协同和以共情能力建构民族信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路径将创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理念与举措。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历史与现实,理念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的思想观念。文章从历史维度分析大一统理念到大一统格局,天下归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根脉,中国各民族在共同的地域、政治、经济、文化中不断共生共存共享,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从理论维度分析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团结、民族平等、民族融合理论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根源;从实践维度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成效。从历史、理论、实践三个维度学理性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发展路向,努力构建学理依据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叙事体系,为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基立根,切实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  相似文献   

9.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和“纲”。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在“融”上下功夫,要深刻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融入的核心要义、总原则并以此完善融入路径。从核心要义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融入要明确“一种身份”“两个特征”“三种意识”“四个共同”和“五个认同”;从总原则看,要以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为总原则,正确处理好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从实施路径看,要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融入课程建设、党建与意识形态、日常交往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等,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有形有感有效。  相似文献   

10.
民族共同体现代性话语经过长期历史积淀形成并普遍存在于中华民族文艺发展过程中,集中体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文艺中的不断生成发展,亦证明了民族文艺发展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意义。西北民歌“花儿”充分印证了中华民族具有的共荣观,表达了中华民族间“多与一”的辩证关系。这种通过共享互鉴到共荣进而催化民族文艺整体性中呈现丰富性的态势,成为当代民族文艺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生动见证。  相似文献   

1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是增强各族人民“五个认同”、促进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高校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优势,必须充分发挥思政课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程建设具有特殊性,也存在一些困难。民族地区高校应当积极主动在思政课程建设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共知”“共情”“共行”等方面着力,切实提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政课程体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考古学界在20世纪60年代最早使用“中华民族共同体”一词,后来该称谓多见于民族学和历史学著作中。党的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了党章,标志着“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理论的正式形成。此后学界掀起了一场多视角、多维度、多学科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热潮。考古学作为研究古代人类社会的一门科学,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理论方法上,文化-历史考古研究范式中的考古学文化和谱系研究,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阐释提供了重要依据。在实践中,可以从文明探源、民族考古、公众考古三个方向开展考古工作,以此增强文化自信、建立民族认同、传播文化史观,有效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3.
中华文明研究展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脉络,丰富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面貌的认识,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高校中华文明类课程思政建设是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途径。《楚文化考古》等中华文明类课程,蕴含着丰富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为此,以《楚文化考古》课程思政为抓手,紧紧围绕增强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以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史和楚文化遗存彰显中华文明之博大精深等主题为切入点,在学生的课堂教学、考古实习、科研创新项目、毕业论文等方面,全面开展课程思政工作,有效推进了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4.
以中国99个陆地边境口岸为例,在边境界定、边境县人口统计基础上,分析发现,影响边境民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陆地边境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边境民众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有限,跨国民族(含跨境、跨界民族)的民心相通作用发挥不足,周边国家关系深受大国渗透及干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可行性路径有"五全":一是全覆盖,即中国边境区域全覆盖;二是全小康,即持续推进边境人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是全方位,即全方位设计符合边境实际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四是全辐射,即将铸牢陆地边境民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周边国家命运共同体意识连接起来;五是全过程,即注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建设,达到文化润疆的目标。根据边境民众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程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包括山河恋、家国情、中国心、邻国缘。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是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一项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实践活动。在以往的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中,由于没有妥善处理好一致性与多样性二者之间的关系,导致在教育内容体系建构过程中客观存在“三多三少”的问题,即“多强调差异性,忽视了共同性”“多强调民族性,忽视了国家性”“多强调个体性,忽视了交互性”,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以“一条‘纲领主线’”“一个根本原则”“三个具体原则”为逻辑结构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内容体系,实现教育内容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以更好地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6.
高校课程是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主渠道,深度挖掘专业课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推动专业课与思政课有机结合,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援藏干部口述史实践教学是新时代背景下云南大学发挥学科专业人才优势,主动融入课程思政而打造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教学的实践环节。文章以在“长期建藏”政策背景下进入并扎根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援藏干部口述史实践教学为例,总结该实践教学对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效和对课程思政的启示,为高校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课程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社会科学界学者有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数量以及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文章的发表数量是内蒙古社会科学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学术领域的重要体现。研究分析中国知网收录的十所内蒙古高校有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献和内蒙古主要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发表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文献,将这些数据从“数量变化趋势”“作者与机构”“关键词共现”的角度进行可视化分析。  相似文献   

18.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是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政治仪式作为国家政治社会化途径之一,本身就是以国家为单元的共同体凝聚机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全过程中,政治仪式作为重要形式与展开路径,以其特有的时间性、空间性、公共性、共同性特征,推动了在中华民族主权国家内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中心的记忆刻写、在场体悟、价值引导、文化信仰、情感认同、行为规范等叙事实践,多维多层次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共同性内核。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新时代,需要充分认识政治仪式的政治社会化功能,挖掘其承载的共同性价值,拓展其民族共同体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博物馆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演的舞台,通过再现历史时刻、赓续价值断裂、承载话语叙事、营造认同场域,为国民想象共同体提供着进路。经情境复现,博物馆将国民拉进共同体的不同记忆时空、为国民连通共同体提供了接口、搭建了“过去-现在-未来”的对话域、强化了“我们”意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产出能效。以凝合国民的共识性认知为旨归,将博物馆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建设为“国民-共同体”的联结点、塑造为国民整体化的规训域,以切实引导国民的中华民族认同取向,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有效进路。  相似文献   

2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是引导各族人民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共同体理念的意识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历史上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有力武器,更是新时代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重要来源。少数民族典籍外译工作必须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民族工作主线开展,在实现民族建构功能的同时,也要展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形象,服务对外话语权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