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文波 《探求》2022,(6):104-110
本文概括了当前我国数字赋能基层治理的现状及特点,分析了数字赋能城市基层治理的深层逻辑,指出了当前数字赋能基层治理在数据采集、数据共享及数据应用三方面存在不足,并分析了其中的原因。进而提出破解路径需要各级政府部门从数字政府全局谋划,以市域大数据和智慧城市角度出发,聚焦城市治理大格局,通过加强顶层谋划、推进制度完善、完善应用支持、提升应用大众化、加大资源保障五方面着手,回应基层关切,让数字赋能基层治理见实效,实现基层治理的精准化品质化,以此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徐帅 《青岛画报》2022,(2):48-49
2021年12月10日,作为第二届青岛创新节的重要活动之一,2021青岛创新节·创新产品发布会暨山海·创平台发布活动正式启幕.10件具有颠覆性创新价值的新产品全球首发,涵盖了新材料、大数据、互联网、现代农业、航天科技等众多领域.这不但是青岛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国际化创新型标杆城市路途上结出的丰硕果实,也是近...  相似文献   

3.
卓泽林 《新华文摘》2022,(5):124-127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成为理解中国发展的"三新".为牢牢把握"三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以京津冀、长...  相似文献   

4.
在数字时代,治理效能是以数字赋能为核心基础的。数字赋能既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又是保持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之需。浙江省德清县的代表性数字治理实践显示了数字赋能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和实现机制。数字赋能基层治理现代化主要在于从行政生态现实出发,把握“被执行的技术”的理论关键,注重技术与制度的有效融合,从而构建技术赋能与制度赋能的共轭驱动框架,有效地实现技术的嵌入性入场和制度的适应性护场,最终调和数字技术所隐藏的自在属性与行政体制的规制属性,从而稳定、高效地实现数字赋能基层治理现代化。本质上,数字赋能主要在于从技术和制度两重维度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构建起基层数字治理的生态体系,尤其注重适应性和在地性的塑造,推动行政体制与数字技术的内在统一和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国消费市场面临“消费排斥”、供需“双向挤压”以及数据安全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数字经济发展势头正盛,在生产、交换、流通、消费各环节中的重要价值日益凸显,能够为消费市场开拓更多价值空间和发展机遇,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数字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为消费市场注入强劲动力,表现为:微观层面上数字经济更稳健地推动消费品行业创新发展,中观层面上数字经济为深层发掘消费市场潜力提供条件,宏观层面上数字经济更全面地塑造消费新环境。展望现代化新征程,应当基于数字经济赋能消费市场的作用机制,从补齐城乡消费市场发展不平衡短板、发挥政府顶层设计优势、筑牢数据安全屏障等方面解决消费市场面临的挑战,促进消费市场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7.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形态,推动了全球要素资源重组、经济结构重塑,成为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本文系统阐述了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框架、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认为,数字经济作为乡村产业发展的新引擎,提升了乡村产业数字生产力、增强了数字流通力、改善了数字分配力和加速数字消费力形成。实践中,要不断强化政策引导,破除制约乡村数字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找准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的结合点,通过政府、企业、农户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积极探索数字经济赋能作用有效发挥的途径,持续推动乡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和美乡村的建设及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目前,政府是推进人工智能快速发展自主而重要的竞争变量。通过政府规划赋能加速人工智能发展是各国采用的常见方式,这种方式既体现为顶层政策设计,又体现为战略性治理工具。政府规划赋能人工智能内含着发展逻辑和竞争逻辑,从而呈现出了行动指引性功能、合法性支持功能、协同合作功能和产业凝聚功能。各国政府规划赋能功能的实现程度,决定了人工智能规划的价值大小。与之相随的是,政府规划赋能促进了人工智能技术自主性的变化,形成了人工智能技术三重自主性的叠加。因此,审视人工智能技术监管的复杂性要注重技术自主性的加速、"类人"自主性的发展、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的变化等因素。科学、负责的人工智能规划需要考虑人类命运和这一技术发展之间的共生关系。各国的人工智能规划都要加强对人工智能的监管,避免人工智能的"技术失用症"。  相似文献   

9.
论艺术与城市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艺术代表着城市文明的最高本质,是比“城市的善”更高一层的东西。在城市文明的更高发展目标与阶段上,可以发现作为美的直接表现形式的艺术与城市文明的本质联系。艺术是文明的象征,历史上每一个辉煌的文明,都创造出了属于自身的伟大艺术。艺术可以使我们摆脱与世界的实用的功利性关系,实用性是不自由的,功利性是不愉快的。在文明时代中,正是由于各种物质性力量的片面发展,使人类的理性需要彻底抑制了感性的需要,这是文明人生活格外沉重、不自由、不愉快的根源。要想改变或减轻文明的异化,首先需要改变轻视艺术的实用主义态度,承认艺术与审美价值,与人类创造的其他文化形式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艺术与城市文明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艺术是区别城市与乡村的一个重要尺度,对审美与艺术的态度折射出大都市与普通城市在文明模式上的差别,作为城市文明更高发展成果的当代都市文明对艺术本身也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艺术之城”是一种以美学为理论基础、以艺术活动为实践中介、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理念的城市文明建设与发展框架,对于当代城市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性意义。探索一套切实可行的现实运作机制,充分发挥“艺术之城”建设对上海、“艺术之都”建设对长三角都市群综合竞争力的引导与带动作用,使上海与长三角都市群摆脱其“经济发达,文化简单”的初级文明形态,并对中国城市的全面发展起到某种重要的示范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  相似文献   

11.
上海“新三年”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要明显提高上海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使上海市民具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道德、创业的精神、丰富的知识、文明的举止、健康的舢:,使整个城市健康有序、安定和谐、充满朝气和活力,以高度的文明、崭新的面貌迎接新世纪的到来。要实现这“两个目标”,必然要求对全市的各项工作实行系统、有效的管理。就社会管理的有效性与合理性、稳定性与民主性而言,莫过于法制。完善的法制.可以对“两个提高”的各项指标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纵观国内外大城市管理的经验,主要不是依赖于管理者的聪明才智…  相似文献   

12.
城市文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研究城市文明是为了使现有的城市文明程度提高得更快,也是为了使城市适应未来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变化。开展城市文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对于中国和世界都有重要的意义。一、城市发展状况评价的历史演进五千多年...  相似文献   

13.
14.
杨琳  饶金涛 《唐都学刊》2023,(4):42-50+2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文化是灵魂。在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同时,更能促使经济社会发展得以扎根传统、厚植文化根基。数字文化产业是我国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新业态、新领域,是建设数字乡村、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针对乡村数字文化产业在数字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中的价值维度和发展困境,探寻数字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向选择。在文化认同和数字素养层面,应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并使其得以数字化传承与保护,不断满足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使村民真切享受到信息时代的“数字红利”,促进乡村文化认同度与村民数字素养的提升。在数字技术应用层面,应增进数字技术理性与时代价值需求的呼应,通过强化乡村配套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一代数字技术成果在乡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应用,使数字技术与乡土文化在良性互动、交织互补中共同发展。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层面,应深化数字时代的多维融合与商业模式创新,以城乡融合为起点,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加强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加速文化数据资源的有效融合并推进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5.
16.
何继新  姚换军  韩庚君 《创新》2022,(3):95-107
随着智能化集成技术的蓬勃发展,当今社会逐渐进入了一个以智能化为核心的时代。文章围绕智能化引致的一系列转变,从高校创新创业服务管理环境、创新创业主体行为、创新创业服务产品及创新创业服务生成过程等方面,分析、归纳和总结智能化场景中高校创新创业服务管理的变化,尝试构建智能化场景中高校创新创业服务管理的系统框架与逻辑体系,并提出提升智能化水平,推动变革持续从赋能到使能演化。一方面,针对需求研判和预测、教育服务产品包、绩效监测评价、价值链管理等核心环节,深入探究智能化赋能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服务管理的路径和手段;另一方面,从智能化使能中的需求生成、内容规划、价值创造、价值链创新、生态圈重构维度,剖析智能化使能以何种方式更好地服务于创新创业主体需求,提供更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服务。  相似文献   

17.
数字经济对会展业的改造赋能程度持续加深。当前,广州会展数字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政府大力推动数字赋能会展业转型;线上展览数量走在全国前列;线上线下融合办展创新发展;智慧场馆和公共服务建设不断提速,但也存在着会展数字化转型不够充分、数字会展商业模式不够成熟、会展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夯实、会展数据采集与共享机制不够通畅等突出问题。广州为推进会展数字化发展,应瞄准全产业链数字化、会展数据价值化、跨界融合多元化、展览场馆智慧化等四个方向,借助技术支撑、需求牵引、政府政策、市场竞争等四大驱动力量,加快推动广交会场馆建成“生态化智慧展馆”的全球标杆,推动琶洲地区建设“数字+总部+会展”创新高地,创新开设“面向未来”的数字经济特色主题展,构建一个“即插即用”的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强化会展数据要素的高质量供给和高效率利用。  相似文献   

18.
建设城市文化与提升城市竞争力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陈寿灿 《浙江学刊》2002,(3):153-156
本文认为 ,城市竞争力既是竞争资产和竞争过程的统一 ,又是经济实力和竞争环境的统一。而城市文化恰恰是城市竞争过程的历史积淀和竞争环境的构建因素 ,在经济文化一体化及知识经济条件下 ,对城市竞争力而言 ,其作用越来越大。为此 ,本文提出要以正确定位、科学规划为前提 ,以文化产业为突破口 ,以树立精品为重点 ,建设城市文化 ,提高城市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面对新时代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数字化精准赋能乡村产业既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战略选择,又是推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以数字政策保障的权力、数字基础设施的技术、产业秩序治理的协调、数据要素共享的利益,为数字化精准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逻辑起点;以施能过程中的促力、外力、内力、活力为“四驱”动力,勾勒出数字化精准施能乡村产业振兴的成功模式;以“成本—收益”矩阵和价值增值的效能检验为测能数字化赋能精准程度的衡量依据,得出“四驱”动力接续互补作用下才能实现增能效益最大化。据此,为更快、更好地实现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精准增能路径,以形成强大合力助推乡村产业振兴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20.
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大数据应用则是加强和创新乡村多元共治的必然要求。综合数字治理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构建“数据赋能-多元共治”的分析框架,提出大数据应用能够驱动乡村多元共治从各自为战转向流程再造、从分散治理转向协同治理、从基于经验转向基于数据,具有高效化、协同化以及精准化的鲜明导向。目前,从大数据应用驱动乡村多元共治过程的“前-中-后”来看,其保障支撑需要强化、统筹协调需要深化、监管规制需要细化。有必要进一步夯实乡村多元共治大数据基础保障的“支点”,打通乡村多元共治大数据集成平台的“堵点”,聚焦乡村多元共治大数据安全监管的“难点”,从而通过多方发力、多措并举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