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延绵不断、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中华文明延绵不断的深层原因是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在今天中国的地域范围内,史前时期每一个地理单元或地区如燕辽地区、海岱地区、长江中游、长江下游、中原地区等都有着各自区域内的考古学文化序列,区域文化各有特色,有着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而且这些不同区域在各自文化或连续或间隔或中...  相似文献   

2.
《探求》2020,(4)
"中华文明主体性"是一个创造的概念,之所以提出这一概念,一方面是为了标识出中国道路的演进是一个不断强化文化认同与文明复归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说明中国道路所展现出来的文明特质。通过对"中华文明主体性"概念的解读,阐释了中国道路的历史文化渊源,比较了由中国道路开启的中华新文明与现代西方文明之间的差异,进而论证了中华新文明的优越之处。  相似文献   

3.
正他希望这套基于东方哲学的经营理论能够为人类商业文明做出贡献,用"东方硅文明"重塑中华文明,使它取得像汉唐时期在世界上那样的影响力。已过"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施振荣依然健爽。从1976年创业至今,施振荣执掌的宏碁集团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IT制造企业之一,旗下有宏碁电脑、明基电通和纬创资通等巨无霸公司。  相似文献   

4.
正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件件文物正是文明文化最好的载体与证据,证明着中华民族曾有过怎样的辉煌与灿烂。在青岛市博物馆精彩纷呈的古钱币藏品中,齐国货币——刀币,无论从品类还是数量上都在国内博物馆界名列前茅。它还有着特殊的意义,战国时期青岛属于齐国的即墨城,所以齐刀还是青岛的"土特产"呢。齐国是周代重要的封国,自太公望封国建邦以来,煮  相似文献   

5.
庞进 《唐都学刊》2014,(4):81-85
从厘清相关概念入手,从形象、民俗、景观、理论四个方面,对龙文化的传承创新进行考察,可以看清龙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参与、见证、标志、整合、助推、引领关系,进而明晰中华文明就是一定意义上的龙道文明,而龙道信仰则是中华文明的中枢系统.  相似文献   

6.
《社科纵横》2016,(7):11-12
<正>习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如今,我们置身于一个伟大的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各种社会思潮纷涌;当前,我们正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我国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作为新时代的知识分子,我们该有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  相似文献   

7.
《孔学堂》2014,(1)
<正>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但是智慧是值得琢磨值得学习的。什么样的中国智慧是值得我们奉献给世界的呢?世界上其他古老文明都中断了衰亡了,只有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传承至今的古老文明,始终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创造力。这里面一定有中国智慧。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但是文明的兴衰有其自身的规律。比如自以为是、妄自尊大、蔑视其他文明,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南宋被认为是一个国力弱小、对外以妥协屈辱贯穿始终的朝代,它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和社会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则常被忽视.2007年"南海一号"沉船发现事件,引发了作者对南宋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等方面的研究与思考,试图对南宋作出较为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进而确立南宋的历史地位及在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进程中的积极影响和巨大推动作用,以求还原一个历史上的真实南宋.  相似文献   

9.
历史地理思想与文明传承观念,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和统一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地理思想的角度宣扬大一统政治观与历史观的传统由来已久,而宋、元、明、清时期的表现则更加突出.中华文明不断传承的观念深入人心,则是这一社会现实在史学领域的一个突出反映.无论是全国各族统一时期,还是地方割据政权并列时期;无论是汉族政权,还是少数民族政权,只要是建立在中国疆域之内,无一例外地都以中华文明的传承者自居,历史地理思想与文明传承观念进一步发展与深化.宋、辽、金时期学者对于"正统"问题的讨论,元代统治者注意从历史地理角度认识元朝所处的历史地位,以及明清时期对于传承和发扬中华文明认识的深入,都是对这一观念的诠释.而这一观念的深远影响,反过来又对维护祖国统一与国家稳定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印度,谁都知道她拥有古老的文明,拥有十亿多人口。随着其经济的长足发展,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这个与中国毗邻的国家。然而,到过印度的和没到过印度的,都觉得这是一个神秘的国度。没到过印度的,觉得她神秘,是因为对她的了解太少。而到过印度的,甚至是多次到过印度的,则更觉得她深不可测。原因何在?印度的神秘,在于其传承了数千年的文明,在于其文明的宗教性和多元性特征。其文明的深厚,浩如瀚海,任何的跋涉几乎都是管窥蠡测,任何的试探几乎都是隔搔浅尝。至于其宗教性和多元性特征,更似大雾弥天,莫辨涯际。也正因为这些特征,使印度社会令人…  相似文献   

11.
《今日辽宁》2014,(4):20
<正>五千年文明和10亿吨矿藏证明,除宜兴外——在辽西大凌河畔,坐落着一座美丽的小城——喀左,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是它的全称。这里历史悠久,物产丰富。喀左自古以来就享有"金鼎之地"的美誉。出土有国家一级文物、堪称国宝的4件商周时期青铜大鼎;有被考古学界称为"中华文明的曙光"的"东山嘴红山文化遗址";被称为"东方维纳斯"的裸体孕妇陶像……更有被称为"富贵土"的紫砂矿。喀左紫砂制品,便是以紫砂矿为原料,经过多道  相似文献   

12.
《社科纵横》2015,(9):100-104
人类群体呈现出极为复杂的组织形态。正因为这种群体的复杂性,人类社会自始至终都充满着种种不稳定,冲突与战争成为历史的常态。因此,人类各种文明在发展的同时,都面临着如何化解自身群体冲突与矛盾的问题。在中华文明中,这种群体问题很早就受到了关注,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荀子的群体观。面对复杂的人类社会,荀子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重视群体和分序并以礼义相统合的价值观,这成为传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3.
茶是中华文明的代表之一。茶凝聚着高度发达的文明。在汉藏两地,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形成了各有特点的茶文化。茶叶这种似乎微不足道的植物经由茶马古道进入藏区,具有着不可或缺的机遇,而且成为了藏文化的一种基因和宝贝,因为它与藏人的高原半农半牧社会的"骨干技术"融为了一体,是他们肉食乳饮生活的必需品。在高原上,它不可取代也无从替代。而由于茶马古道的贯通,盛产于汉地的茶叶源远流长地进入藏区,换取汉地稀缺的马匹和山货等资源,这种双向互动凝结成一种牢固而稳定的汉藏关系,那是一种和平交往、水乳交融并富有弹性和自我修复功能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在今天仍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4.
关于文明问题,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一方面认为无产阶级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有继承性,另一方面强调与以往各种类型的文明相比,无产阶级文明是一种新的性质的文明。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这不但没有减弱,而是更加需要从理论上探讨文明问题。因为,只有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才能真正促进它的发展。显然,生活本身对文明理论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此外,也有一些理论上的和内在的原因与问题,促使对文明学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积极的探讨。虽然近年来社  相似文献   

15.
汤因比历史形态学的核心是文明-有机体隐喻.文明-有机体隐喻是把有机体的"常用语"应用于文明,对文明的特征进行选择、强调、隐匿和组织.如有机体一样,文明是具有时空界限的单位,它也经常被分为不同的品种,它能够对刺激产生反应.它有着起源、生长、衰落和解体的周期性.不同文明有机体之间有着亲体-子体的关系.它是各个部分密切联系的整体,具有系统性.当汤因比把有机体的这些特征赋予文明、阐述文明时,这种隐喻方式也隐含着各种不足.  相似文献   

16.
"伦理"-"道德"的历史哲学形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伦理"和"道德"的概念辨析,不是出于思辨哲学的形上偏好,而是因为它们标志着道德文明和道德哲学发展的诸历史哲学形态.孔子开辟的道德强势话语下伦理优先的"中国传统",亚里士多德开创的"理智的德性"高于"伦理的德性"的"西方传统",都经历了历史哲学的三期辩证发展,它们在现代都遭遇到伦理与道德的深刻矛盾.与西方伦理认同与道德自由的矛盾不同,伦理-道德悖论、伦理-道德二元对峙,是这一矛盾的中国形态.它表明,中国道德哲学与道德文明已走到发生重大变化的转折关头,其历史哲学前景既不是传统性的"合",也不是现代性的"分",而是伦理-道德生态的辩证建构.伦理-道德生态,是其历史哲学的现代中国形态.  相似文献   

17.
在今天这个开放的文明社会里,女性内衣的作用已不仅仅是遮羞蔽体,还要考虑到自身健康的需要,用内衣来呵护自己的身体。我在华青服装街上发现了这家内衣店——"茜施尔",它是如今正  相似文献   

18.
孙慧明 《社科纵横》2008,23(12):19-20
十七大报告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生态文明"首次写入中央文件,这是我们党继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从哲学上进行反思,转变传统的自然观、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相似文献   

19.
名词解释     
文明,文化(civilization)该词是从动词civilize、名词civis以及civilitas派生出来的,原意指上级对下级表现出来的礼貌、和蔼的气质.过去的百科全书编纂者把"文明"与"封建主义"相对比,而不是与"野蛮"相对比.于是这个词就带上了启蒙的意味,因为它表示了一种进步.这个词在十八世纪末期,在早期的社会学著作中进一步扩大为社会发展的一种理论.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就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深层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精神实质不体现在无神论、鸦片性、消亡论等理论观点或指导实践的原则、方法、方针、策略上,而体现在它是以理性主义、人本主义精神为主旨的现代文化精神对以"创世说"、"原罪说"、"救赎说"为基本内容,以神本主义为核心的传统基督教文化精神的批判和超越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没有过时,它对当代世界,特别是对正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社会转型的中国社会现实仍具有理论价值和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