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尝试用性别分析的工具,从文化的视角把身处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巨大变迁中的弱势群体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指出就业中存在性别不平等状况,揭露了性别不平等背后的制度性和结构性因素,分析了社会制度和结构中造成和影响性别不平等的文化机制,认为经济转轨时期社会文化的堕距是女性就业性别歧视的根源,提出构建先进的性别文化对解决性别歧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就业性别歧视的判断标准分为狭义的判断标准和广义的判断标准。在我国规制就业性别歧视的几部主要法律之中,对具体的就业性别歧视行为只规定了两种:一是法律直接规定的行为,即在劳动合同中规定限制女职工结婚、生育的内容的行为,二是可推定的行为,即擅自扩大法定的不适合女性劳动者的工种或者岗位范围的行为,而且这些对就业性别歧视行为的规定都是针对的直接歧视,对于现实中存在的大量的间接歧视未加重视和规制。  相似文献   

3.
英汉语言差异引起的常见英汉翻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文化和思维方式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又造成了英汉语言的差异.本文探讨了英汉语言差异的存在所引起的常见英汉翻译问题,并进行了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4.
郭静 《现代交际》2010,(4):64-64,6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具有很强的民族性与兼容性,本文通过对英汉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对比,指出在语言和文化的发展中所蕴含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5.
孟令标 《现代妇女》2014,(8):275-275
本文探讨了英汉两种语言特征的差异在翻译实践过程中所带来的影响,并对如何做好翻译给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丽芳  邵爱国 《职业》2008,(5):54-54
性别歧视是指基于性别的区别、限制和排斥,其结果和目的是损害或否认妇女(无论婚否)在男女平等基础上,认识、享有或行使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公民或任何其他方面的人权和基本自由。  相似文献   

7.
马小花 《现代交际》2010,(9):13-13,12
就业性别歧视作为一个法律问题,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在这一方面的规定明显不足,难以对被歧视者提供有效的救济和帮助。解决就业性别歧视,需要分析产生的原因,完善相关立法、健全救济机制、建立有效的监督体制。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进步,更多女性走进职场,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虽然女性社会地位不断提高,中国政府在保障妇女合法权益方面也做了不少的努力,但受几千年来歧视女性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职业女性在发展中仍然会遭遇“隐性歧视”。那么职场性别歧视究竟披着怎样的“隐形外衣”,破解隐性就业歧视这一难题的“制胜法宝”又是什么呢?让我们听一听各方人士的意见吧。  相似文献   

9.
被动语态是很平常的一种语言现象,也是很自然的一种社会现象。如:你被砸了,你被打了,你被刺激了,你被抛弃了,你被抢了,你被盗了,你被强奸了,你被撤职了,你被炒鱿鱼了,你被感动了……  相似文献   

10.
黄靖 《现代交际》2012,(1):32+31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文化的载体。语言的形成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下实现的,因而其往往承载着一定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动物词汇作为语言学习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除了其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外,还承载了特定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英汉语言中的动物词汇,揭示中西方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差异,意在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提高他们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性别歧视是指基于性别的区别、限制和排斥,其结果和目的是损害或否认妇女 (无论婚否 )在男女平等基础上,认识、享有或行使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公民或任何其他方面的人权和基本自由.  相似文献   

12.
性别歧视是个存在很久的问题,从人类的文明开始就存在着。长期以来,女性一直被认为是感性、细腻、温柔、依赖性强的代表,而男性则典型的是理性、阳刚、大大咧咧的代表。传统的性别观严重压抑着女性身上的男性气质和男性身上的女性气质,阻碍了人的发展。本文从标记理论出发分析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从历史、经济、家庭及社会等四方面分析了性别歧视的原因。现在人们已意识到性别歧视并开始着手解决这一问题,只要齐心协力,一定会最终解决这一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最近,看到中国人民大学一位教授的文章,认为当今中国“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歧视被离估了”。我的观点恰恰与之相反,我认为当今中国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歧视被低估了。  相似文献   

14.
杨红梅 《职业时空》2008,4(8):169-169
语义学是指对语言意义的研究,突出语言的交际功能。语义不仅是客观的真实条件,更是主观和客观的结合。语义的研究范围很广,包括词汇、句法、语调、语篇等。其中,词汇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不掌握大量词汇,听、说、读、写等能力的提高就无法顺利进行。传统的“发音、拼写、词性、词义”教学方法往往不能使学生透彻理解和掌握英语词汇的确切意义和文化内涵。学生对词汇的掌握和运用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大大影响了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将语义研究与英语词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不失为一种可行的解决词汇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语言作为一种用以表情达意的声音,既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又是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纽带。迈入新世纪以后,人们的交流更加频繁,社会上也越来越迫切地需要掌握语言的人才,因此,对这种语言特征的比较研究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本文从语篇的结构组织、语义关系两个方面对比英、汉两种语言的线枝、环波特征,以期望促进语言的学习、理解、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论述了汉语言文学的语言应用及语言意境解析应用,并阐述了汉语言文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由于文化要素和民族特征的不同,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存在较大的区别。广告语作为一种特殊应用语言,其使用规则和使用目的也具有特殊性。本文对比英汉广告语实例,从广告语的差异上来分析英汉两种语言。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从文化学、心理学、跨文化交际学、符号学等角度给出对语言迁移运用影响的分析视点,以期帮助目标语使用者能成功运用符合目标语语境的语言进行合理翻译,以回避负迁移现象,从而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把汉语译成英语或把英语译成汉语是一种语言活动,它既涉及汉英两种语言本身的知识,也涉及多方面的文化背景知识。这就需要译者对汉英两种语言的特点、差异及各方面的文化知识有较全面的了解,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表达完整,翻译出的作品才会忠实于原作。  相似文献   

20.
文化空缺词是各个民族宗教文化、社会习俗、意识形态、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所造成的空缺现象.文化空缺词承载着不同民族文化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通过对文化空缺词的研究,可以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沟通,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