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详细考察了冯特《心理学的救亡图存》(1913)一书的写作背景及其基本内容 ,以期揭示其历史意义。并指出 ,尽管冯特是以严肃的学术态度写作并出版了《心理学的救亡图存》一书 ,但这部著作并没有产生任何积极的历史结果 ,而只是在否定的意义上反映了冯特对心理学的理论态度 ,并印证了本文作者对冯特心理学体系的理论性质及其历史命运的判定  相似文献   

2.
在心理学史上,冯特的地位不容置疑,但他的思想体系却常被误解。冯特的理论常常被冠以内容心理学、构造心理学、原子论、内省主义等名称,但无论从冯特自己笔下,或者通过考察冯特心理学体系本身,都可以发现这种对冯特心理学的定性存在偏差。事实上,按照冯特自己的观点,他的心理学体系应该从属于"意志论"体系,因为"意志"概念贯穿冯特心理学始终,是联系其"个体心理学"与"民族心理学"的桥梁。  相似文献   

3.
世纪之交 ,心理学面临来自内外两个方面的挑战。从内部看 ,一百多年的历史使心理学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方法 ,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沟通 ,而造成心理学支离破碎的局面 ;从外部看 ,分子神经学、社会生物学、释义学等都对心理学的问题展开研究 ,对心理学造成巨大压力。心理学如何面对压力 ,成为 2 1世纪的带头学科 ,关键在于其发展方向———科学化和本土化  相似文献   

4.
从哲学与民族学、心理学的角度对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式进行理论与实践思考,建构其当代话语,对当今中国民族心理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民族心理学理论体系的建构离不开对民族心理学研究范式的探讨。依据笔者对民族心理学的多年研究,从民族心理学研究及其在科学三角形中的地位、民族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理念、民族心理学独有的“田野实验法”以及研究内容、社会目标等方面讨论了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式。该研究试图探讨中国民族心理学的本体论、知识论、方法论及实践论和价值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意动心理学和内容心理学之争是心理学史上的第一次争论。争论主要围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心理的分类等方面展开。争论始于布伦塔诺对冯特心理学理论的几方误解,终而促成试图解决争论的二重心理学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女性主义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女性经验主义、女性立场论和后现代女性心理学三个发展阶段.女性主义心理学的发展不仅对于西方心理学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指导意义,而且在心理治疗领域得到了实践性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我国民族地区新闻教育面临着巨大挑战。全新的发展格局要求民族新闻教育必须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网络新闻资源,拓展民族地区新闻实践教学视野;深入挖掘民族新闻资源,造就民族地区本土新闻传播人才;大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具有真正新闻精神的从业人员。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古代先秦时期,充满了丰富的教师心理学思想。孔子、孟子等作为先秦时期心理学思想的代表人物,对教师提出了很多的要求,尤其是孔子遵循"快乐教学"的原则。该文拟从教师能力要求、心理品质等方面进行整理和阐述并揭示其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9.
由于现代心理学存在着多方面的危机,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推动下,后现代主义心理学应运而生。从3个方面探讨了后现代心理学思想与中医学思想的相通性,并得出两点启示:摒弃"唯科学主义"的观点,发展中医现代化;加快心理学的本土化进程。将两种思想进行比较和探讨既是可行的,也是颇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脱离生活、与实际联系不紧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心理学知识分析,引发如下思考:如何处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关系,如何处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如何处理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个性自由的关系等。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引发的思考,提出了解决对策: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育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相似文献   

11.
太虚在现代心理学理论和“佛教心理学”之间作出了深入的比较,并依据其佛学素养对现代心理学理论的“舛误”、“浅狭”之处给予了破斥和揭示,进而提出了自己的心理学思想。太虚的研究表明,在佛教文化与现代心理学之间可以存在某种互补关系;而且,太虚的研究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在宗教心理学与宗教的心理学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壁垒。  相似文献   

12.
实验民族心理学是否可能?它的建立,需要回答三种否认"民族心理学能够通过实验方法来研究"的观点。通过回顾实验研究的历史,我们有理由相信民族心理的实验研究是可能的。此外,还要进一步论证了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有采用实验方法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构"实验民族心理学"的构想。实验民族心理学是一个专门化的心理学实验体系,并作为一种研究范式将影响心理学的一般性理论建构。这门学科的建立,对心理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无疑是有促进作用的。  相似文献   

13.
文化心理学与本土心理学的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土心理学与文化心理学是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两种心理学研究取向,二者在很多地方类同或相似,如都反叛主流心理学,都注重心理和行为的文化差异性与特殊性,都强调主位研究、同文化研究和生态学研究等方法与策略。但二者在研究对象、内容与范围、研究的根本目的、基本假设和方法论等方面也有不同之处。基于二者的类似之处以及“本土”或“本土化”易引起误解和其内涵不明确、不确定等原因,应把它们整合在一起,都采用文化心理学这一概念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民族心理研究主要包括元科学问题研究、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民族交往与民族关系、宗教信仰与民族语言文化、社会稳定与民族发展以及文献分析与评述等方面的内容。但缺乏对研究成果的整体梳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和历时性的比较研究。本文认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心理学,要体现学科体系的独立性与创新性、研究实践的民族性与文化性及研究价值的现实性与时代性。  相似文献   

15.
对本土心理学与本土化心理学的关系、本土化心理学的研究目的、本土化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中国心理学与西方科学心理学的关系等问题加以阐述,以期澄清这些心理学本土化进程中易混淆的观念。  相似文献   

16.
心理学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研究取向的心理学。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上的科学心理学受其狭隘的科学观的影响,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缺乏“人性”的科学;人文取向的心理学强调人的存在、价值及意义,使“人性”这一主题重新回到心理学研究中来。心理学要结束危机,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必须要从根本上彻底改变其唯科学主义的狭隘的科学观,重构一种与自身性质相符的新的大科学观———科学人文主义,以实现心理学科学化与人性化的整合。  相似文献   

17.
新心性心理学以大心理学观为逻辑起点,在整体上探讨了人对主客融合的心理生活体悟过程,注重心理的自觉性和创生性,是心理学本土化进程发展到原始性理论创新阶段的标志,其致力于本土文化中发掘与之相契合的心理规律,是一种内涵型的本土化。这是对心理学文化转向中兴起的多元文化心理学的理论超越,这种超越体现在心理学观,价值定位,学科气质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在心理学发展史上,存在着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两种相对立的研究倾向。人文主义倾向的心理学具有其本身的特点。每当科学主义倾向的心理学发展面临危机时,人文主义倾向的心理学就能得到蓬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现时代的文化背景,心理学本土化更是受到文化的重大影响,本文针对文化对心理学本土化的导向作用提出自己的看法,心理学本土化的未来发展必然从文化现实性出发,从先前的独白式的研究到现时代的对话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论心理学中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学自诞生之日起 ,就形成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种研究取向与范式。由于心理现象的复杂性以及心理学本身发展的历史局限性 ,这两种研究取向都面临难以逾越的限制与困境。以学院派心理学为代表的科学主义虽然取得了话语权的优势 ,但却与心理学发端的意愿和大众对心理学的理解与期待有渐行渐远的趋势。此前所有试图将这两种研究取向进行整合的努力 ,都未能取得突破性的成果。因此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 ,心理学研究仍应鼓励多元化探索 ,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