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如果说学习是识记、理解、巩固、掌握和储存知识的过程,那么,练习就是学会、掌握如何合理地提取和运用这些知识,并及时转化为智能的过程.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练习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课堂上的练习有读书读图、口头问答、填读地图、议论讨论、课堂作业,定时课堂练习等等;课外的练习包括各种地理观察、调查、观测、考察、操作、作业等等活动,各种性质的考试,是带有评价性质的特殊形式的练习.  相似文献   

2.
朱蓉 《科学咨询》2009,(19):94-94
如果说学习是识记、理解、巩固、掌握和储存知识的过程,那么,练习就是学会、掌握如何合理地提取和运用这些知识,并及时转化为智能的过程。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练习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课堂上的练习有读书读图、口头问答、填读地图,议论讨论、课堂作业、定时课堂练习等等;课外的练习包括各种地理观察、调查、观测、考察、操作、作业等等活动,各种性质的考试,  相似文献   

3.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往往存在一种担心听不懂.这种恐惧心理是大多数学生都存在的.因此在运用已有知识的同时,要让学生大胆地走出课堂,去参与实践,在实践中获得新知.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去探索获取新知.教师的作用在于点拨或指引.下面谈谈我十多年来在这方面所做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交际教学法认为,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起引导作用.认知理论认为,英语学习的过程,也就是新旧语言知识不断结合的过程,而这种结合与转化都必须通过学生的自身活动才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5.
随着课改的深入,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不够,“满堂问、满堂灌”,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没有改变根本,学生的课业负担反而越来越重,教师教学的主观随意性太大.学生学到的不是方法,而是死的知识,与现行的教育观念十分相悖.新教育的出路在我们切实的行动上.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能够提高数学课堂实效的几个基本环节:基本训练;导入新课;新课学习;拓展深化、巩固新知;课堂小结.  相似文献   

6.
周越 《科学咨询》2009,(4):68-68
学生学习数学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理解新知识的过程.传统的数学教学是学生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没有主体的体验.新课程强调:"教师不再是'救世主',教师只不过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们初中信息技术也紧跟计算机发展步伐,课程中加入了很多新内容、新技术.如何教好学生信息技术,我认为首先应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所有的教学措施都为学生学得懂、学得好服务.其次,教师要强化实践质量,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获取技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程特点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徐朝友 《科学咨询》2003,(18):37-37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采用的是"组、复、新、巩、布"的结构方式.即组织教学、复习与本节课相关的旧知识、新知识的教学、巩固提高、布置作业和完成作业.这样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师教学、学生学的过程,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的过程,虽然照顾了全体学生,却使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9.
一、上好练习课应注重练习的基础性 通过练习夯实基础,巩固对知识点的理解,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是对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目的是进一步引导学生巩固和加深新知,例如在学生学习圆的初步认识、圆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上的一堂练习课,课的开始,老师可连续问几个非常基本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不再只是由专家预先规划设定的特定知识体系的载体,而是一个师生共同探究新知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权威者变为活动的组织者、情感的支持者,这就是教师的"到位".  相似文献   

11.
这是用演示的方法在课堂上进行的实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当组织的生物学实验是很多的。但是,有些实验很复杂,有的需要很多的仪器,有的实验更因教学时间的限制,而不可能由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在这种情况下,由教师进行演示,其教学效果就比教师只用口授的方法好,它能使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的同时,加深印象,进而达到巩固的效果。从演示实验目的上看,可分为,为获得新知识的演示实验和为验证、巩固知识的演示实验。从演示实验的内容上看,可演示实验的全部过程,也可以演示演示实验的某个部分,例如"实验的  相似文献   

12.
"生命课堂"是以尊重学生生命成长和个性差异为前提,以师生有效互动为保证,努力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和特长健康发展的课堂教学形式.构建"生命课堂"就是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课堂为阵地,在课堂的教与学的过程中,通过师生相互间的各种交往活动,使师生真正"动"起来,"活"起来,教师实现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习者、研究者和学生的引导者的转变,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而从"苦"学变成"乐"学,既能学习与生成知识,又得到智能提高.思想品德课由于理论性比较强,学生不易理解、不感兴趣.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要上成"生命课堂",必须让学生"活跃"起来.  相似文献   

13.
对于初中学生来讲,语文学习的一块重要任务就是,能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作文.当然,作文也是学生相对时空里思想汇聚而成的劳动成果.他们理所当然的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评价.所以,在书写学生作文评语的时候,也是在考验我们老师个人的知识水平和文化涵养的时候.有经验的教师不仅仅把学生写作文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更是把它作为是为学生培养多种能力的发展性功能来看.师生通过作文评语,对于促进双方沟通十分有效,而周记作文的评语则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们初中信息技术也紧跟计算机发展步伐,课程中加入了很多新内容、新技术。如何教好学生信息技术,我认为首先应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所有的教学措施都为学生学得懂、学得好服务。其次,教师要强化实践质量,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获取技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程特点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标出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此可以看出阅读教学的实质就是一种对话,它不仅强调对话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多边互动过程,而且强调这多方的关系是平等的,在对话的过程中文本则是重要的凭借。反思我们的教学,有的教师认为文本就是课本和教参,不感越雷池半步;有的教师认为什么都是文本,引入大量课外资料的充斥课堂;有的教师认为对话就是让学生说,对学生放任自流,学生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使得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虚化,教学内容泛化,教师作用弱化,教学活动非语文化,泛语文、非语文倾向比较严重,语文课改进入‘高原期’。"常常感叹名师们在课堂中以情体会情、以心感受心,引导学生与文本真情对话,在课堂中收放自入、游刃有余,他们教学的视角巧妙而别致,独具匠心。这一切都源于教师对文本  相似文献   

16.
教材资源具有生成性的特点,学习活动是一种自主的创造过程.好的语文课应是教材创新与开发的"加工厂".语文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创造性地驾驭和处理文本;打开视野,利用好其他课程资源.新课程积极倡导"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 的理念,对教材进行第二次"加工",那就是调整教材、补充教材、拓展教材.许多教师认为课前学生找不到一些资料,就认为没有开发语文资源,课上学生没有画一画、唱一唱、讲一讲、演一演就没有拓展新课程资源.教师、学生花大量时间去上网,查资料,去想出很多新颖别致的花样来,恨不能一堂语文课将教师、学生所有的才能和知识都得到展示,将天文、地理、自然科学等知识都得以渗透,语文教师承载了太多不该承载的责任.一堂看似精彩纷呈的课,学生没有掌握到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教师没有潜心地同文本对话,没有认真地落实语文学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本论文是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传授的知识,强调在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同时不放松对学生巩固知识的练习,使之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和动力的训练,练的过程不能盲目地练,要有选择性的练,达到"精讲精练"。  相似文献   

18.
学生学习数学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理解新知识的过程。传统的数学教学是学生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没有主体的体验。新课程强调:"教师不再是‘救世主’,教师只不过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  相似文献   

19.
一、导链搭阶梯
  初中数学教学必须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已有学习基础、以具生活经验为基础,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导链”就是引导学生发现新旧之间的链结和联系之处。那么,怎样在短短地“导链”时间内做到“分清旧知、找准结点,搭好阶梯、顺利过渡”呢?我的做法是:第一,找准结点。认真分析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找准新旧知识技能之间的结点。课标教材,知识的系统性很强,其章节之间就像一条钢炼,一环扣一环,前后相连,几乎可以说新知都被已学的知识所环绕,总可以寻觅出新旧知识相衔接的知识点。第二,巧搭阶梯。根据找到的教学链接点,设计以扫清知识障碍为基础,以衔接点知识为主、与旧知勾连、与新知相关的“巩固型”、“补充型”、“尝试性”导链题组。第三,拾级而上。根据知识特点和学生学情,运用动静结合的方式处理导链题组:对于“巩固型”题目,可以抽一、二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在下面练习,然后反馈校正;对于“补充型”题目,或叫具备这一知识的优秀学生引导大家掌握知识的“缺链”,或由教师引学生补上知识或技能的欠缺处;对于“尝试型”题目,一般由教师组织指导学生进行尝试性探究,努力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即使最终也未能解决问题,也为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埋下了伏笔,做好了铺垫。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广大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来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展示知识形成过程,增大巩固练习容量等,即运用多媒体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多媒体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