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金一南 《领导文萃》2014,(14):56-58
正毛泽东在中央苏区,张国焘在鄂豫皖苏区,他们都取得农民出身将领的衷心拥护。中央苏区鼎盛时期,红军兵力超过十万,鄂豫皖苏区转移到川北苏区时,达到八万多人。两个人还有一个共同点,讲话极富鼓动力。毛泽东的讲话,语言直入普通将士、普通民众的心里,张国焘也是这样。刚开始,张国焘在北大当学生的时候,据他回忆,自己演讲是不行的。在北大上学时,他担任讲演部部长。"五四"运动中,有一次街头演讲,一开始,听众有一百多人,张国焘和同学喊得声嘶力竭、满头大汗,只有一位老牧师站在一旁,一直耐心听到最  相似文献   

2.
韩璐 《领导文萃》2011,(Z2):88-91
许世友曾说:"党内除了主席,谁也不是张国焘的对手"。而在毛泽东的记忆中,与张国焘的斗争是他一生中最灰暗的时刻。任何一本中共党史,都跳不过张国焘这个名字,他在历史上的功绩和错误都无比鲜明,有文章用A面和B面来解读他的一生,  相似文献   

3.
张国焘出走     
当张国焘从王明的口中获悉李特、黄超被处决的消息,精神受到极大的震动。王明奉共产国际的指示从苏联启程回到延安后,俨然以钦差大臣和中共领袖自居。张国焘挨过王明的整,对他表示冷淡。当王明与张国焘单独谈话时,问起在草地的那场争论的症结。张国焘说:“除批评党中央的政治路线外,可以说是争夺军事领导权。”王明说:“这不尽然,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托派在暗中作怪。”他告诉张国焘:“李特、黄超就是托派。他们在迪化经邓发审问,已招认是托派,并已枪决了。”张国焘听到他信任的部下竟被处决,痛心地说:“李特、黄超是托派,那任何人都可被指为托…  相似文献   

4.
1958年6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周恩来委婉地提出,请考虑自己继续担任国务院总理是否适当?会议挽留周恩来继续担任总理。会后,邓小平拟了个会议记录,写道:会议认为周恩来"应该继续担任现任的工作,没有必要加以改变"。并把这个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领导者》2006,(10):50-51
张国焘设宴拉拢彭德怀、聂荣臻 毛泽东和张国焘彼此失去信息是在太革命失败后。在一片白色恐怖中,毛泽东去了中国农民中间,张国焘则去了遥远的莫斯科。两年后,张国焘回国即被中央派往鄂豫皖根据地,那时毛泽东正率领着一支红色武装转战于井冈山的密林之中。  相似文献   

6.
正周恩来一贯以温文尔雅、谦恭和善、忍辱负重著称于世,可是当他看到工作人员因责任心不强或是不懂"规矩"出现问题时,也会忍无可忍发怒。尤其在从事外交活动时,周恩来为维护国家尊严和世界和平友好大局,要求更是严格。"惩罚"失礼的将军们20世纪50年代的一天,周恩来前去机场欢送柬埔寨领导人西哈努克亲王离京,前往送行的还有罗瑞卿、刘亚楼等高级将领。这一天,先农坛  相似文献   

7.
王树增 《领导文萃》2007,(1):124-129
在欢迎张国焘的酒会上,大家都有意回避着不同意见 毛泽东和张国焘彼此失去联系是在大革命失败后。在一片白色恐怖中,毛泽东去了中国农民中间,张国焘则去了遥远的莫斯科。两年后,张国焘回国即被中央派往鄂豫皖根据地,那时毛泽东正率领着一支红色武装转战于井冈山的密林之中。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一生,以注重自我改造、严于律己而著称于世。周恩来有句名言:“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这是因为“天下没有完人,觉悟程度是逐步提高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因此要经常进行自我改造”,“只有能自我改造的人,才能改造别人”。他早就提出“批评自己──批评别人──接受批评”的公式,把批评自己放在第一位。在他看来,只有进行自我批评,才能做到严于律己;不能批评自己的人,是没有资格批评别人的。周恩来对自己所做的工作,总要进行反思,自我总结,自我考察和评价,其目的是为了完善自己,并对不正确的东西加以约束、克…  相似文献   

9.
我看康生     
阎明复 《领导文萃》2010,(19):103-104
<正>其实,我并不了解康生的很多情况,只能说是通过工作关系"有所接触"而已。我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使大家从不同侧面对康生的真实面目有所了解。1959年春天,党中央派出以周恩来总理为团长,由李雪峰、康生、刘宁一、刘晓等人组成的中共代表团,出席苏联共产党第21届  相似文献   

10.
<正>新中国成立后,亲属们在得悉周恩来当上一国总理之后,希望获得特殊待遇的大有人在。但是,周恩来头脑冷静,在处理亲属的一些要求时,都能直面应对,绝不违反党的纪律,为全党树立了榜样性的"官德"。同时,他也决不是"黑脸包公",对周家一些确有才干的人也尽心培养,照用不误。不给"嗣子女""义子"名分1938年,周恩来应邀到武汉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那是中国共产党人自1927年以来首次在"国统区"以公开身份露面。  相似文献   

11.
胡长明 《领导文萃》2009,(11):50-51
周恩来的人生轨迹虽有波折,却没有大起大落,这在相当程度上有赖一个“忍”字。 美国人谢伟思在重庆美国驻华大使馆工作时,同周恩来接触较多,他谈及亲身体验时说:“我未见过周恩来发怒、发火或心烦意乱,他总是那么平静、镇定,我没有见过他克制不住自己的时候。”  相似文献   

12.
<正>周恩来是历史上少有的信念如一、操守如一、言行如一、表里如一的人。他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领导艺术和领导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宝贵思想财富。学习周恩来的领导艺术和领导作风,对于全党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举轻若重",细致入微周恩来日理万机,是"举轻若重"的大师。郭沫若称赞周恩来"思考事物的周密如水银泻地,处理问  相似文献   

13.
1935年6月12日,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夹金山下懋功胜利会师。可是,两军会师的欢乐气氛不久就被张国焘反党分裂行径冲淡了。中共中央为了团结和争取张国焘,派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及林伯渠、李富  相似文献   

14.
黄金旺 《当代秘书》2001,(10):39-40
周恩来同志一生任用过许多秘书,在数十年的革命和建设生涯中,周恩来在对待秘书上有着自己独特的方法和要求,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15.
恩1916年,当陈独秀已是蜚声中国学坛的著名人物时,张国焘只是一个刚刚迈入北京大学校门的学子。当时陈独秀尚在上海,张国焘只是通过《新青年》才认识了陈独秀。  相似文献   

16.
林彪事件     
1970年8月18日下午,毛泽东乘坐专列从杭州出发,赴江西庐山出席中共九届二中全会。第二天下午,毛泽东登上庐山。这是他在建国后第三次来到这里。到庐山的头几天,毛泽东心情很轻松,一直在自己的住地看书、休息。8月20日前后,林彪、康生、陈伯达、周恩来等也陆续到达庐山。21日,周恩来写信向毛泽东、林彪报告:"全会议程,原定为:修改宪法、讨论计划和战  相似文献   

17.
1946年5月,中共代表团从重庆迁到南京,因工作需要购买了两辆小轿车。一辆是"别克",另一辆是"克莱斯勒"。当年周恩来就经常乘坐这两辆轿车外出。当时周恩来在梅园工作,工作人员戏称这两辆轿车为"梅园轿车"。当年跟随周恩来在梅园工作和生活过的人都与"梅园轿车"有着特殊的情结。国  相似文献   

18.
正熊向晖,中国共产党情报工作"龙潭后三杰"之一,被毛泽东誉为"一个人能顶几个师"。抗日战争期间,他曾被周恩来安插在"西北王"胡宗南身边,从事了12年的秘密情报工作,在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保卫党中央。新中国成立后,熊向晖开始了他20多年的外交生涯,曾以周恩来总理助理的身份,参与接待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的首次访华。然而,在女儿熊蕾眼中,这位传奇人物却是一个不太善于表达情感、不好交际、为人较真  相似文献   

19.
王永钦 《领导科学》2001,(12):22-23
批判政治上的极左思潮,着手解决"文革"中遭受错误打击的一批老干部问题 林彪、陈伯达垮台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只剩下毛泽东、周恩来、康生三个人了.周恩来仍主持党和国家的日常工作."九一三"事件后,在揭批林彪一伙的反革命罪行的时候,"文革"中一直想方设法保护干部的周恩来,便有了较多机会和可能批判极左思潮,着手解决"文革"中遭受错误打击的一批老干部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1943年4月22日,周恩来同志在重庆为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干部做报告而写的《领导与检查报告大纲》中明确提出:"领导者切勿轻视自己的作用和影响,要戒慎恐惧地工作。"此后,他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反复警示自己、告诫他人:"办事不能急躁,不能草率,必须谨慎从事","我们应该有临事而惧的精神"。同时他还强调,"戒慎恐惧"不是后退,不是泄气,而是在充分估计困难、认真对待每一个具体困难的基础上产生的"真正的勇敢","是革命家的气概,是马克思列宁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