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会主义必定代替资本主义,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近年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一些新情况,特别是近年来东欧局势的剧烈动荡,使一些人对这个历史规律产生了怀疑。为此,笔者想从国际共运的曲折发展中探讨社会主义历史的发展轨迹,以增强为共产主义奋斗的自觉性。一、国际共运的曲折发展国际共运是一场旨在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伟大革命,它以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为起点,至今已有144年了。在这144年中,国际共运经历了风风雨雨,饱尝了坎坎坷坷,经历过七次革命高潮和低潮。  相似文献   

2.
<正>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在曲折中前进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当然也不例外。列宁在1913年写过一篇《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对马克思主义65年的曲折发展,作过概括性的历史回顾。文章不长,但是给人以力量和鼓舞。从这篇文章发表算起,已经过去了72年,在这72年中,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如何?很值得来一番深沉的回顾,以便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训。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算起,马克思主义在138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历史发展和现实实践所证明了的。这种活力的体现和实现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只有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才能达到理想的社会主义。一、科学社会主义取得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就马克思、恩格斯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后,运用唯物辩证法,在全面、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列宁在二十世纪初,把社会主义的思想变为现实,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随后,各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本国的实践相结  相似文献   

4.
全面审视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现代化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深入探讨其历史原因,对人们正视历史,消除疑虑,更加坚定地拥护改革开放仍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这种认识,作者以中国改革开放前后现代化建设过程与结果的鲜明对比为切入点,着重探讨改革开放前外部环境压力、党内思想方法上的误区、文化传统与经济结构等方面因素何以耦合在一起并导致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曲折发展,最后说明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也不断出现各种矛盾和问题,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加以解决,但总体趋势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5.
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步入了不惑之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使祖国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信念日益深入人心。但是,时至今日,中国应该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还是“全盘西化”的斗争,仍在进行着;在一部分人中,究竟是社会主义好还是资本主义好这一根本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而在这一根本问题中,一  相似文献   

6.
<正> 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至今已胜利度过了三十五个年头。她象一切新生事物一样,在风风雨雨中诞生,沿着迂回曲折的道路前进,不断开辟出越来越广阔的胜利前景。她的成长历史又一次向我们表明,唯物辩证法的曲折前进规律是客观的、必然的,人们只能自觉地遵从,绝不能漠视和抗拒。今天,我们重温这一段历史,进一步认识和掌握这条规律,对于搞好当前的体制改革,促进祖国四个现代化的实现,将是很有益处的。早在一九六二年,毛泽东同志《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就已经从总体上完整地概括出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曲折前进规律。他指出:“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要有一个过程”,例如,对于在中国如何进行民主革命的问题,从一  相似文献   

7.
历史不能割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既凝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党和人民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的心血和智慧,也饱含着前29年党和人民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和教训。如果说三中全会后诞生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奔腾不息的长河,那么,它最早的源头就在三中全会前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深入研究这段曲折探索的历史轨迹和经验教训,对于我们深刻、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以1840年的中英鸦片战争为开端,中国进入近代历史时期。各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加深,中外反动势力的相互勾结,使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遭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和剥削。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近代社会中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求是》第19期发表文章,强调: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一条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要经历一个曲折的历史过程。历史事实展示:共产主义运动每前进一步,都是在艰难曲折中实现的,而每一次大的曲折之后,都伴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次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历史逻辑与发展指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发展道路是历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有着自身的演变轨迹,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政治发展道路也是具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选择应基于具体国家的政治生态系统,遵循着自身的演进逻辑,具有独特的动力推进机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未来取向,必须进一步确立以人为本的政治发展理念,必须探索契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政治发展模式,必须培育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伦理,必须构建适应网络时代的民主政治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来不否定通向社会主义道路的多样性。从20世纪初到十月革命的胜利,列宁开创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道路——"东方道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就此出现了通向社会主义道路的争论。当"东欧剧变"后,人们对通向社会主义的东方道路更有许多困惑和疑虑。正确比较东西方社会主义不同道路,能更加坚定我们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不动摇。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固有的矛盾运动的结果,是人类社会运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社会主义中国是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国际因素和国内因素相互交织在一起所形成的必然的产物。用哲学观点全面认识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对于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道路是使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唯一正确的道路,这是被中国历史证明了的客观事实。回顾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人们就会清楚地发现,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就在于有它生长的土壤和条件,就在于它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就在于它不是个别人的主观臆想,而是几代人经过了艰苦的探索做出的历史性选择。所以尽管几十年来,多次有人提出要在中国实行资本主义,但最终总是被历史所否定。  相似文献   

14.
由于帝国主义和国际反动势力“和平演变”策略在东欧和苏联相继得手,有人对此感到困惑,甚至怀疑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和曲折性,对我们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作用的最终结果,是资本主义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历史上任何一种生产关系的产生和灭亡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之所以取代封建主义,是因为封建主义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使生产力以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斗争,走过曲折道路,付出巨大代价所作出的历史性的正确选择,是完全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16.
是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之争,在我国旷日持久地进行着。这场斗争表现为多种形式,从无声到有声,从论战到枪战,未曾间断。 1919年马列主义刚刚传到中国,中国的新文化运动潮流就分成两派。一派以李大钊、毛泽东为代表,传播马列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可以救中国。另一派是以胡适为首的“文化人”,马上出来反对,提出《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认为谈“主义”是阿猫阿狗都能干的事。两条道路之争自此开始,逐步升级。从使用批判的武器,直到使用武器来批判,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武装与国民党进行武装较量,最终取得胜利,成立了社会  相似文献   

17.
<正> (一) 社会主义是当代举世瞩目的重大现实问题。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人们都在议论它、探讨它,只是由于出发点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因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罢了。 社会主义一词最初出现在19世纪30年代英国和法国的文献中。社会主义这个概念,就其外延来说,它既是一种思想体系,也是一种社会制度。就其内涵来说,它是一种关于消灭阶级剥削和压迫,克服牺牲多数人来达到少数人发展的社会对抗状态的思想。它是一种关于建立自由、平等的社会的思想。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状况,决定了解决主要矛盾的方式只能是社会主义革命,前段有人要从根本上否定现存的社会主义制度,企图把历史的车轮倒转。本期黄百炼撰写的《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一文,驳斥了这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革命是百多年中国社会发展的唯一选择,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社会主义建设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纵观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历史,在经历了1949-1957年蓬勃、健康发展的“黄金时代”之后,从1958年开始出现长达24年之久的曲折和徘徊。在这一历史阶段,供销合作社两次与国营商业合并,由集体所有制过渡为全民所有制,由“民办”改为“官办”,扭曲了合作社的概念,背离了合作社的原则,发生了严重的失误和挫折。(一)1958-1961年:供销合作社第一次与国营商业合并,发生历史性失误1958年2月,国务院决定,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与城市服务部合并,改称第二商业部。同时,县以上各级供销联合社与同级商业部门合并,基层供销社联合社与同级商业部…  相似文献   

20.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俄共(布)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曾指出:“我们还不能阐述社会主义的特征;社会主义将来是个什么样子,什么时候达到完备的形式——这些我们不知道,也不能说”,“因为还没有材料用来说明社会主义的特征。”(《列宁全集》第27卷第134、135页)近四分之三个世纪过去了。如果说,在当时还只有一个刚刚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践还没有提供经验来说明社会主义的特征,那么,经过七十多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