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老子的和谐思想以道论为其理论基础,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道的基本特征就是"和谐"。老子的和谐思想贯串于人与自然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自身关系之中。探究老子的和谐思想对理解、践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老子的政治思想是老子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在"道"的基础上的事关治国、重民、立身大计的指导思想,其思想实质与核心是无为而治。从老子思想体系中准确而全面地把握老子的政治思想,对现阶段中国全方位改善生态环境、提升政治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老子丰富的哲学思想中闪烁着耀眼的政治思想火花,体现着他对政治深刻的顿悟和独到见解。老子"法自然"、"无为"和"有为"、把握度及注重协调、以人为本的目的论等一系列执政思想在新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条件下具有全新的内涵,为我党更好地执政治国,实施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增添了一份独特智慧。  相似文献   

4.
浅析老子的和谐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和"的思想.<老子>中的和谐思想可大体概括为:自然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身的身心和谐四个方面.老子的和谐思想对现代构建和谐社会,特别是在如何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社会的和谐、与心灵的和谐方面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老子的和谐思想以道论为其理论基础,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道的基本特征就是“和谐”。老子的和谐思想贯串于人与自然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自身关系之中。探究老子的和谐思想对理解、践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老子"无为"和"返朴归真"观念的现代诠释,张扬其中的积极因素,用于指导建立一种现实的而又不失超然的人生观。道生万物、和谐自然是老子思想的核心和旨趣,由此推演出万物和谐、天人和谐、君民和谐、国家和谐、人心和谐,这可以成为当代环境伦理和实现和谐社会的一种哲学参照。  相似文献   

7.
老子的"抱一"思想在《老子》一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抱一"与老子的"贵生"思想相辅相成,都建立在对生命尊重的基础上。"抱一"思想从养生角度为后世道家的神仙方术提供了理论基础,也是老子生命哲学的发端所在。深入地体悟老子的"抱一"思想,有助于我们把老子的很多观念以"一"贯通起来。  相似文献   

8.
学术界对老子管理思想本质的概括一直没有形成统一认识,存在"柔性管理"、"水性管理"、"朴治管理"和"道治管理"等几种观点.用"母亲管理"概括老子管理思想本质是一种新的尝试,既能体现其母系氏族社会的思想渊源,又能反映老子管理思想"重母"的特色,且利于老子管理思想的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9.
"道"是老子哲学的思想基础,也是老子哲学的核心和命脉.文章从考察老子的"道"出发,对老子思想中的超越性进行了探究.老子的"道"有好几重涵义:"道"是宇宙万物的本体;"道"是规律、规则或者规范;"道"的基本属性是"自然",是"无为";最后,"道"归根结底还体现了对宇宙、对万物、对人类的终极关怀.所有这些都体现了老子思想的"外在超越"特征.  相似文献   

10.
孙子与老子战争观的比较,既是对中国哲学思想起源的追问,又是对战争这一人类基本现象的最本质反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孙子和老子的思想不仅体现出某种对立性,同时还体现出某种相通性.他们对"非战"、"不争"、"无名"等观念的推崇,既体现了春秋时期社会的时代意识,也体现了华夏民族在历史与现实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对战争所进行的深刻思考.孙老战争观的合流对孕育后世的中华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现实的中华文化复兴,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和谐世界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1.
甲午战后,湖南有识之士面对帝国主义的入侵,提出了"文明排外"的主张,这种思想的产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和历史影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文明排外"是湖南维新运动的指导思想;二、"文明排外"思想对清末民初相关社会思潮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三、湖南"文明排外"思想是整个"文明排外"思想体系的初步形成阶段.  相似文献   

12.
区位论是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基础和共轭研究领域,区位思想的演变与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发展互相促进.通过对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及其区位思想的演化进行回顾,笔者概括了区位沦各发展阶段的特点,明晰了经济地理学区位概念完善及其社会实现的演进过程,探讨了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区位思想的差异,并进一步总结了经济地理学区位思想的应用领域,指出"面向宏观、兼顾微观"是现代经济地理学区位应用的主要方面,"微区位研究"将会纳入到经济地理学区位思想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13.
荀子认为人性就是人的自然生理属性,人的这种自然生理属性有向"恶"发展的自然趋势,因此,他得出"人之性恶"的结论。以天赋人性为基础,性无贵贱,人性平等得以展现。"化性起伪",改造人性的道路是一致的,包括作为人所共同具有的潜能的一致性和共同的去"恶"方法的一致性——学习。荀子人性平等思想在实践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曾巩面对北宋“积贫积弱”的颓世,主张改革除弊,富国强兵,消除边患,其军事思想则是这种思想的一个重要表现,从中可以看出其淑世情怀和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15.
张闻天在我党历史上两个时期的主要理论贡献是:在30年代的中国社会性质论战中,他摆脱"左"的思想影响,著文参加论战,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60-70年代,当"左"和极"左"的思想在全党、全国蔓延时,身处逆境的张闻天,坚持追求真理,捍卫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他在这一时期的理论成果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铺垫了基石。  相似文献   

16.
“思想道德修养”课对培养大学生政治思想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要讲授好这门课程必须对教材、大学生群体思想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调整教材讲授内容。教学中应改进教学方法,探索讲授艺术,增强“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配合教学内容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解决思想深处的理论是非问题,使思想道德修养课真正达到转变学生思想、塑造灵魂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魏晋之际混乱血腥的政治环境造成"名士少有全者".阮籍的音乐美学思想随着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变化而变化.以"高平陵事件"为代表的政治事件粉碎了阮籍来自于"儒家"根深蒂固的入世理想,并极大地影响到他音乐美学思想的价值取向:由"儒家"转变为"道家".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三个代表”的思想出发,结合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思想素质的现状,探讨了“三个代表”的思想对现阶段研究生的素质教育的指导作用,并就研究生的信仰、信念、业务素养的培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冯友兰先生的哲学思想在中国近代哲学思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的“三史”和“六书”影响广泛,他的“新理学”体系,是对宋明理学的继承和发展,他的人生境界说,还有融入其中的中西文化观,对中国哲学发展的思考无不表明冯友兰先生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将2005年学术界关于冯友兰哲学思想研究的论文作一综述,以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110周年。  相似文献   

20.
"忧生忧世"思想是王国维用来衡定境界高低深浅的主要标准,与衡定境界是否成立的"真"的思想,同为王国维"境界"说的核心思想之一。"忧生忧世"直接承袭了我国传统思想文化和文艺的精髓,也切合王国维悲观主义人生观及其人生体验。"忧生"重于"忧世",比较多地受到了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影响,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思想及其文艺理论的某种偏离和深化。在这点上,也显示了"境界"说是中西文艺思想合璧的结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