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后初期的日本,上至天皇、政治家,下至文化精英、社会舆论,文化国家成为战后日本国家重建的理想社会形态而受到广泛推崇。在文化国家理念之下,强化文化外交以树立文化国家日本的和平形象,成为占领早期日本对外政策核心理念。但随着冷战的爆发,占领当局对日政策急剧反动化,文化国家理念在战后日本国家重建中地位也急剧衰落。这也折射出占领下的日本文化国家构想迎合占领改革的本质,决定了其昙花一现的局限性。尽管如此,占领下的文化国家构想,作为战后日本和平思想崛起的集中体现,给战后日本国家重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宋刚 《日本研究》2008,(3):80-82
大正末年至今,“私小说”这一文学表现形式一直活跃于日本文坛。而日本的自然主义文学正是私小说的源泉之一。因此,看清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真实面貌,是我们理解私小说,乃至打开日本人心理之门的一把钥匙。这把钥匙的关键,就是要搞清法国自然主义文学是如何被日本文坛所接受的。本文认为,1891年末到1892年初在森鸥外与坪内逍遥之间发生的“没理想论争”的结果之一,就是法国的自然主义文学开始被日本文坛所接受。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投降,美军实现对日占领,日本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由此,日本文化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即从战前的以法西斯军国主义为主要特色的文化,转变为以民主主义和和平主义为主要特色的文化。本文试对美军占领对战后日本文化的作用与影响这一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1867年11月9日,德川幕府的将军德川庆喜向朝廷提出大政奉还的“上表”。11月10日,朝廷给以敕许。1868年1月3日,朝廷发布“王政复古”宣言,废止幕府、征夷大将军等职,同时确定新中央政府的行政机构为三职之制─—总裁、议定、参与,开日本近代国家政治机构组织之先河。《政体书》公布之后,三职之制改为模仿古制“大宝律令”的太政官制度。1871年8月29日,废藩置县的改革取得成功,以此为契机,太政官职制得以改革。1873年5月,太政官职制再次改革。此次改革确立了至近代内阁制度创立的过渡性的日本近代中央政治机构。一、明治政权的官…  相似文献   

5.
一1945年8月日本的败降,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也标志着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但是,军事上彻底失败的日本,并没有向“盟国”进行全面的无条件投降,而是保留了日本天皇及除军部以外的日本政府.所谓“无条件”的对象只限于日本的武装部队。  相似文献   

6.
一 竹下政权上台已满一年。一年来,竹下首相8次出访北美、西欧和亚太地区13国,并参加了联合国裁军特别大会和西方七国首相会议。在此期间宇野外相也频繁四出活动。日本外交呈现出积极主动活跃展开的局面。 竹下是在国际形势出现重大变化的背景下上台的。政治上美苏关系从对抗走向对话,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缓和时期。经济上,在大多数国家调整经济结构、各国之间的互相依赖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整合前人对日本“妖怪”文化的研究基础上,主要从各种“异类”形象的特点出发,分析了“魔女”、“娃娃”、“妖怪”与“鬼魂(能乐)”四类形象在其各自文化载体中的独特呈现,从中凸显日本人有关“死亡”及“彼岸世界”的想象,揭示出日本民族在其独有的历史文化土壤中培育出来的美学观念及其在现代社会各领域中的延伸表现。  相似文献   

8.
印太构想本质上是在国际秩序面临变动的新环境下,日本试图在新的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板块印太地区构建一个新秩序的对外战略,具有被动应对和主动构建的双重动因,旨在塑造符合日本利益的国际秩序环境。在战略推进中,印太构想注重构建基于民主价值观的指导性联盟、强化规范性的规则、推进高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以促进地区一体化,以及提升地区整体安全能力、构筑安全秩序环境等,试图构建出日本主导的印太秩序。印太构想对秩序的构建呈现出基于连接的一体性、结构的差序性、合作与对抗并存的矛盾性等特点。印太构想及其推进,体现了新时期日本的战略性秩序观,需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列宁“最后构想”提出的背景,概括了蕴涵在“最后构想”中的关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尝试以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方法评析列宁的文化建设思想,以发掘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世界各国对日本越来越重视,研究日本的人迅速增多.发展中国家迫切希望了解日本如何从一个国土狭小、资源缺乏的东方国家一跃成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急于了解日本可怕的竞争力源于何处.过去,日本人眼睛总是盯着外国,对外国的一切都贪婪地吸收.现在日本成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欧美发达国家不再是它仿效的样板,相反,它却成了被学习的榜样.但"经济动物"的谑称使日本人感到难堪.为了改变自己的形象,最近几年日本越来越强调  相似文献   

11.
现如今 ,“文化”在日本成为时髦 ,似乎什么都要跟“文化”扯在一起 ,真是无处不文化 ,无物不文化。日本政府首脑在参拜靖国神社时 ,也搬出了“日本文化特殊”论 ,曰 :“依照日本人的国民感情” ,“不管善人恶人 ,死了都变佛。而甲级战犯已被处以死刑 ,他们今世已经受了刑罚” ,因此 ,“成佛”无疑。但是 ,这种“特殊”的日本文化论似乎把人给弄糊涂了 :明治初年在“戊辰战争”中为德川一方战死的人 ,为什么被排除在靖国神社之外 ?在另一场内战———“西南战争”中对抗过明治政府的西乡隆盛 ,尽管如今在东京的上野公园矗立着他牵着一只小狗…  相似文献   

12.
不确定性,是日本人思维态势的一个显著特点。表现在文学上,有所谓朦胧文学;表现在语言学上,有否定之否定或反问一类惯常用法,等等。物质生活现实性与可能性的乖离,是产生不确定性思维的根源。在日本这个独特的国度里,不确定事物俯拾皆是,诸如日本文字的本源,战后日本一度模糊的主权归  相似文献   

13.
杨劲松 《日本学刊》2008,(3):101-113
战后初期的日本社会陷入了"虚脱状态".在美国占领军当局强力推行美式民主政治制度的背景下,日本文化界掀起了文化反省思潮,对战前的封建文化和军国主义进行批判,试图构建新的价值体系和文化认同.本文从该时期代表性的文化论著入手,分析文化反省思潮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4月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日本文化研究室主办的第七次日本文化读书会暨剑道与日本文化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社科院日本所所长李薇、北京日本人会剑道同好会副会长小野寺三宽等出席会议。与会的还有来自北京大学、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河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京内外专家学者共40余人。中国社科院日  相似文献   

15.
迄今为止,在有关美国占领日本史的研究中,有一些课题尚很少有人问津。比如,美国的“日本派”在美国对日占领政策制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问题便是其中之一。广义的日本派是个曾影响美日关系长达几十年之久的派别,包括战前日本派、战时日本派和战后日本派。本文的论述范围仅限于战时日本派,并着重探讨战时日本派在制定对日占领政策中的作用,兼论该派与“中国派”和“新政派”之间的矛盾与斗争。  相似文献   

16.
战后初期日本“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浅析南开大学袁欣日本在二战以后通过实施“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迅速地由一个落后的战败国一跃而成为一个先进的经济大国。本文运用实证的方法对日本在战后初期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作简要的分析。①一、对“出口导向”型...  相似文献   

17.
五、“经济改革论”的否定与肯定 是否应在战后日本实行强制性经济改革,是美国对日占领政策制定者们争论不休的另一个问题。日本派作为一个整体,对在战后日本实行经济改革始终持否定态度,但又因人而异。其实,系统地阐述“经济改革论”的恰恰是日本派的费尔里。他作为远东问题小组制定  相似文献   

18.
文化论争的继续:实践理性与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论争的继续:实践理性与文化肖俊明现代人类学,自其问世以来,似乎从未有过片刻的宁静,始终在沸沸扬扬的论争中不断地演进发展。论争的焦点自然是“文化”这一难题。大凡著名的人类学家或文化理论家,无论其研究领域是广泛还是偏窄,终归要为阐发其文化观而卷入文化...  相似文献   

19.
日本文化中的妖怪文化有着其独特的文化发展轨迹和历史作用。妖怪文化大体可分为事件性妖怪、超自然性存在的妖怪和造型化的妖怪:事件性妖怪即事件性或现象性的妖怪,如“洗小豆”、“倒天狗”等;超自然性存在的妖怪即为不能解释或控制超自然存在的妖怪,人们将其人格化后,使“妖怪文化”有了划时代的意义;造型化妖怪,即将妖怪做可能化处理,使妖怪形象化,具有固定化的模式,日益成为大众娱乐的对象。妖怪文化丰富了日本文化的种类,“妖怪”这一文化元素渗透到了日本文学、美术、戏剧、装饰、影视等等领域。因此,通过研究和探讨日本妖怪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是有深刻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曾进 《东西南北》2011,(24):51-53
佩拉盖蒂最近除了上班还要参加游行。在华尔街金融区,他和他同伴要“占领”的地方,有着这位24岁美国青年渴望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