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人的需要"的基本内涵有三:首先,它生成于后天,是人的实践活动,因而也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其次,它由人的本质所派生,且符合人的本性.再者,它有助于发展人的本质,增进人的本质力量.马克思赋予"人的需要"以应然性,是人的应然需要.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导致需要的异化,即需要的粗陋化、物化及工具化.异化的需要,丧失了维持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功能,成为否定人的力量.异化需要的扬弃,意味着以丰富的需要取代粗陋的需要,消除需要的物化现象,将人的需要提升到精神和自我实现的层面,并且使得他人的需要不再成为手段,而是成为目的.  相似文献   

2.
高校管理的异化使管理成为压制人的工具,它造成高校中人的异化,包括人与人的异化.超越高校管理的异化,就要超越人本理念的异化和管理制度的异化,实现个体与组织发展的契合.  相似文献   

3.
人的素质教育是多元的问题。现在大学遇到的问题:第一,专业教育的问题。面对就业压力等等客观因素,学校管理者与教育模式设计者还是要考虑专业教育问题。国外大学主要是研究型大学,本科是通识教育,进人研究生院以后就是研究性的,但是我们的大学还没有进人到这种模式。第二,把人文课程等同于人文教育。现在很多的人文课程都意识形态化,人文课程很难组织起来,加上各种实力难以协调,人文教育过于功利化、工具化。  相似文献   

4.
现代性的“原罪”——试论现代性和人的异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与人的异化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系,现代性究竟有着怎样的原罪。本文以现代性的摇篮工业化为始,以工业化对人的影响为线索,从一些关乎现代性的根基问题着手,探讨现代性与人的异化的关联。本文首先说明现代性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进程本没有“定罪”的必要;进而阐述它尽管没有“原罪”却又面临被“原罪”的矛盾境地;进而说明“实用”与“控制”的现代运作方式,使得人的超越性让位于“技术”,主体性在工具化的彰显面前相形逊色。文章最后说明,“罪”或“无罪”,终究不是讨论的关键,避免异化的剧目在现代性带来的进步中上演,才是唯一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夏艾青 《船山学刊》2011,(2):106-109
庄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反异化思想的哲学家。庄子以”道”作为参照标准,来探求人的本然状态。从反异化思想这个角度来看庄子的“人道”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仁义道德是禁锢心灵的赘疣,使人丧失心灵的自由;二、仁义道德是统治者为虎作伥的工具,统治者将个人的意志上升为伦理准则,以此奴化民众,自己则肆无忌惮地逍遥于仁义道德的约束之外;三、对科学技术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认为对机械的依赖可能导致人依附于机械。丧失人的自由,造成人的异化。  相似文献   

6.
大学管理中传统的“权威权力”运作方式,忘却了管理中人的意义和自由,加速了人对管理的被动化、从属化和工具化,导致权力主体与权力客体、权力主体际之间的决然对立,致使管理中的人被物化和异化而失去个性和创造力。一个“以人为本”时代的来临,重新审视“权威权力”的运作模式,在大学管理的权力运作中引入“对话权力”。重视对话权力的运作方式,是大学管理场域中主体生命内涵及其价值的回归与再现。对话权力将为大学管理中权力的运用开启一个新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7.
当代女性身体并未自由地呈现自己的行动与意向,而是表现为其他主体所操纵的潜在客体。女性身体的异化根源既有男权对女性身体的客体化、工具化,又有女性对男权的内化和自觉屈从。消除女性身体异化应将传统女性主义的解放政治与后现代女性主义的身份颠覆策略相结合,在积极的肉身化实践中从事切实的身体反抗。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人最本质的存在方式,而人则是文化存在的本质。然而当今文化的异化使文化成为了压抑人、束缚人的工具,它大大阻碍了人类的发展。就大众文化的特征而言,它带给人们更多的都是些消极的影响,大众文化与人的异化在某种程度来说都是这样。西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法兰克福学派就试图通过对大众文化的批判达到拯救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艺术是人性的生成。因此,艺术教育的实质就是人性教育。对应于人性生成的三个阶段,艺术教育也分为三个层次。审美是人性历史的最高成就,因此,艺术教育的最高层次是审美教育。纯技巧和道德化的艺术教育是对艺术的异化。  相似文献   

10.
永恒主义教育思想属于现代西方新传统派教育思潮之一,它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文章介绍了永恒主义教育哲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着重阐述了它的基本观点,并对其进行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1.
思政教育理念可以划归为两种,分别是以行为规制和技能训练为基础的工具化教育,以及以情感体验和道德人格为基准的生命化教育,二者虽然在教学形式上截然不同,但在教育理想上却是有机统一的,即均是旨在引导学生主体思想品德发展以及精神文明进步.鉴于当前思政教育建设与社会现实变化之间的冲突,造成学生主体对思政教育存在思维障碍的问题,以及追求学生主体全面发展的主流思政教育思潮,针对学生主体的关照与反思,应当在破除工具化教育弊病的同时,实现工具化教育与生命化教育的互渗,并在二者的有机统一中,实现当代学生主体价值诉求与精神建设.  相似文献   

12.
哈贝马斯是"生活世界"理论的集大成者,他吸纳了胡塞尔等人的理论精华,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生活世界理论体系。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对于提升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启迪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站在生活世界的高度上摆脱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化、理想化和工具化困境。  相似文献   

13.
异化文化及其超越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异化文化的形态及原因分析所谓异化文化是指作为人的本质和主体性体现的文化在特定条件下转变成为统治和支配人的外在力量的文化,即发生异化的文化。文化异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并不是现代社会特有的产物,而是自古有之,象图腾文化、原始宗教文化等就是早期文化异化现象的典型表征。那时的文化异化是在生产力极低下的条件下产生的,人类在大自然的威胁和挑战面前除了求助于神灵的保佑外别无他法,以至人不得不听命于身外之物,丧失了主体性。与早期文化异化的成因不同,现代文化异化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  相似文献   

14.
劳动异化、人的异化、生态异化,三者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逻辑关联,劳动异化首先导致人的异化,进而导致生态异化。《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重点阐述了劳动异化思想,劳动异化的结果和表现就是人与自我的异化和人与人的异化。由于人的异化进而导致生态异化,生态异化表面上看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其根源则是人与人关系的危机。已故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说:“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心态失衡”,“生态”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心态”是指人与人的关系。所以,生态异化的根源是人的异化,是人与自我和人与他人关系异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使自然服务于人的目的的行为就是劳动。劳动作为经济伦理范畴是历史的,它的内容和形式由不同的经济的社会形态决定。自然经济形态的劳动具有崇高的道德价值,但是建立在生产力低下基础之上,妨碍劳动的发展。市场经济形态的劳动产生劳动物化和劳动异化现象,对人类发展产生双重影响。一旦人类劳动与人的本性发展相一致,劳动将不再是人的沉重负担而是人的生命之源,从而成为人的自由发展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美女崇尚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这一现象是市场经济、男权文化和大众文化共同作用的产物.美女崇尚现象导致了女性的客体化、异化和工具化,还造成了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公正和对非美女的不公正.因此,需要对这种现象进行反思,将"美女崇尚"引导向"美的崇尚".  相似文献   

17.
异化与历史进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化与历史进步蔡英田吉林大学哲学系人的发展是历史进步的价值尺度,而历史进步在一定条件下又导致人的异化。人的异化是人的发展还是人的退化?异化的产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退步?这个问题犹如司芬克斯之谜一直在困扰着哲学家们的头脑.而现在它又以极为尖锐的形式...  相似文献   

18.
异化和异化的扬弃与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道路李淑梅人类历史是建立在物质生产劳动基础之上的,物质生产劳动是发生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活动,这两重关系之间的交互作用,使人类历史成为异化和扬弃异化的辩证过程。中国社会的发展既遵循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  相似文献   

19.
即时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时间异化现象是一个客观存在,具体表现为诸多"愆时",成因有客观和主观原因,主要是宏观上指挥系统失察、中观上保证系统失灵、微观上实施系统失效。要矫正思想政治教育时间异化现象,必须综合施治、多策并举,促进教育时间与人的发展有机融合和同化。  相似文献   

20.
要素主义教育思潮及其教育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素主义教育思潮是西方近代最主要的教育思潮或者流派之一。文章分析了该思潮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及其主要观点,并从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学生个性以及学习方式等层面论述了其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