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学院是党和国家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而创办的社会主义新型学校。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和《筹备中央民族学院试行方案》。根据这些方案,1951年6月11日,在北京成立了中央民族学院,设立干训班,并在西北、西南、中南和有关省、区也成立了民族学院,均设有干训班。根据工作需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培养民族干部的途径有多种,但主要的途径是大、中专学校的教育培训。少数民族中的大中专毕业生越多,民族干部的来源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在培养民族干部的大专院校中,十多所民族学院是一支重要力量。民族学院的根本任务就是为民族地区培养干部和各类专门人才。由于民族学院基本上都设在内地,建校时间也较长,学校干部教师中又有不少民族同志,因而它具有内地其它普通院校和民族地区的大专院  相似文献   

3.
民族学院的成立,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创举,新中国诞生不久,为了适应民族地区的政权建设和社会民主改革的需要,解决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问题,相继成立了民族学院。建国四十多年来,各民族学院为民族地区的革命和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据有关方面统计,经过民族学院培训的少数民族干部,占全国现有少数民族干部总数的10%以上,其中有不少人已任省(区)、地(州、盟)、县(旗)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有不少人在专业技术岗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在西南局时期培养民族干部的实践和主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建立后 ,邓小平奉党中央之命 ,担负起解放和经营大西南的重任。西南少数民族种类多 ,分布地域广 ,民族问题复杂。为开辟西南民族地区的工作 ,为解决西南民族问题 ,邓小平深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是实现这一重任的关键力量 ,他从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培养造就民族干部 ;另一方面迅速创办民族学院 ,长期为各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输送人才。他在主持西南局工作期间培养了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 ,他对民族干部的培养和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主张 ,迄今仍不失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与西南民族教育事业的创立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建立后,西南局奉党中央之命,担负起解放和建设大西南的重任。邓小平深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实现这一重任的关键,迅速创办民族学院,做好长期为民族地区的发展输送人才的准备。西南三所民族学院的创立和发展是在他的亲切关怀下实现的,他对民族干部的培养和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主张,迄今仍不失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青海民族学院干部培训工作,自1949年12月创办青干班到1988年暂时停办,先后轮训培养各种类型的少数民族干部5142人,他们在我省少数民族地区和兄弟省区的政权建设和经济文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回顾以往的干部培训工作,我们认为在这一特殊的教育实践中,既有一些成功的经验,也有一些失误和教训,现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50年前,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军政委员会根据中央政务院发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的指示精神,在成都成立西南民族学院,为西南各省区各民族培养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各方面干部人才,并决定由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王维舟兼任院长.本文回顾了西南民族学院从筹备、建立到发展壮大的50年艰辛历程,总结了西南民族学院办学的10条宝贵经验.建校以来共培养了40多个民族5万多名各民族学生.学院始终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民族政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知识重人才.  相似文献   

8.
中南民族学院从建院到现在,整整三十年了。在“文化大革命”以前,由于执行了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因此为中南地区少数民族培养了政治干部和专业人才五千余人,对充实这些地区的政权建设和教育事业,起到了相当的作用;对中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在十年动乱中,中南民族学院所经历的困难,遭受的摧残、破坏,也是十分惊人的。1970年学院被强令撤销,人员被遣散另行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民族理论中关于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理论论述很多。邓小平同志在我党民族干部工作史上第一次用“关键”来概括少数民族干部在解决我国民族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他提出必须用最大的努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他要求少数民族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这些思想对当前的民族干部工作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青海民族学院是党和国家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培养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而创建的一所社会主义新型大学。在青海省委和省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40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所多学科、多层次、师资力量比较雄厚、仪器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关于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发展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事业,推行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彻底解决中国民族问题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毛泽东同志一贯重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为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提出了正确方向和最高标准,亲自主持制定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政策,为造就宏大的少数民族共产主义干部队伍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分裂中国蒙回民族、国民党奉行民族压迫政策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环境下,中国共产党组建了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少数民族问题研究室、西北局少数民族工作委员会、延安民族学院、西北局少数民族研究室等大批的民族研究机构。这些机构的研究为中国共产党认识少数民族,制定民族政策,开展民族团结,发展民族史学,培养民族干部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解放以来,党和国家在开展民族工作中,特别重视为各少数民族培养干部和各种专业人才,迄今已建立了13所民族学院。民族高等教育成了我国整个教育事业中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学院大都是在新中国诞生后建立的。她一般是从办干训班开始,继而开设预科、专科和本科。预科在发展民族高等教育中曾起  相似文献   

14.
青海民族学院从其前身——青年干部训练班,于1949年12月成立到现在,已经39年了。她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多次反复,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干部,为青海解放初期的民主革命和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可贵  相似文献   

15.
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工作和组织、干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进一步贯彻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彻底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民族干部的培养,从毛泽东、周恩来一直到现在的中央负责同志,一贯强调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种建设人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光阴荏苒,中央民族学院已经走过而立之年。在欢庆建校40周年之际,回顾光辉的历程,展望灿烂的前景,全院师生员工无不欢欣鼓舞,信心百倍,也深感任重道远。 中央民族学院是随着民族地区社会主义革命事业需要建立和发展起来的。1950年周总理主持政务院会议,讨论通过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和《筹办中央民族学院试行方案》,并确定了以培养少数民族政治干部为主、专业技术干部为辅的办学方针。1951年6月11日建院以来的40年,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在党和人民政府关怀下,在上级党政机关的直接领导下,通过各族师生员工的艰苦奋斗,培养出大批建设人才。我院毕业生已遍布全国各民族地区,为这些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赢得了各族人民的信赖。  相似文献   

17.
文萃与信息     
要积极培养使用民族干部 国家民委主任司马义·艾买提在《民族团结》1993年第十期著文说:大力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是我们党的一贯政策,是做好民族工作,处理好民族问题,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的必要条件之一。这一点已为实践所充分证明。在十四大的报告和党章中,都把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作为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运用好少数民族优秀人才对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亲和力的提高有很强地推动作用。地方政府形象得到良好塑造,民众对其的认可度也会大大提升。同时能够促使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的提高,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对中国的经济繁荣、社会发展、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少数民族干部自身的特殊性决定着其特殊作用、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后继乏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做好民族工作的意义这三方面展开论述了少数民族干部在民族工作开展过程中的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19.
敬爱的周总理生前对少数民族十分关怀,尤其重视民族干部的培养,并深入民族地区和民族院校视察,经常接见民族干部参观团和民族院校师生。使我永远难忘的是,一九五七年我正在中央民族学院学习,在一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培养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民族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对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促进各民族之间思想文化交流,繁荣社会主义民族经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70年的历史经验证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包括政治干部和技术专业干部,是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问题的一个带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