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痱毒:痱毒又称热疖,是婴幼儿夏季常见的化脓性皮肤病,好发于头、面、颈等部位。该症的发生多为皮肤不清洁、营养不良、抗病力差或因痱子被抓破而继发感染所致。痱毒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常可继发肾炎,严重的还会引起败血病而危及生命。夏天防痱毒,首先要做好消暑降温工作,使孩子少生痱子。勤给孩子洗澡,勤换内衣,勤修指甲。对已形成痱毒者,要积极应用抗菌素在病变处热敷,周围皮肤用75%酒精消毒。  相似文献   

2.
夏季是电视机的多故障季节。因此,在气温高湿度大的夏季电视机要做好五防: 1、防热。收看完电视,机内温度会逐渐升高。如果不注意防热,机内的温度就可能超过承受界限,使机件受损。因此,夏季看电视时,要把电视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不盖,加速散热,收看两小时左右最好停机15分钟,使机体降温。 2、防雷。夏天雷雨较多。电视机的室外天线要装有避雷装置。遇到雷雨天气时,最好停止使用。并拔下电源插  相似文献   

3.
回火,是因为燃气离开火孔的速度小于燃烧速度时,火焰会缩入火孔内部,导致燃气在燃烧器内进行燃烧、加热。发生回火现象时一般伴随着“噗”“噗”的爆炸声,并且燃具外壳温度迅速上升,将面板烤黑,所以一旦出现回火现象,要及时关闭灶具,待冷却后,清理完毕燃烧器的结炭后方可重新使用。  相似文献   

4.
夏季气温高,5岁以下的婴幼儿由于体温调节功能差,排汗不畅,散热慢,常突然出现高热,体温持续在38.5~41℃之间,这种无名高热,医学上称为暑热症,民间俗称夏季热。 对于小儿夏季热,一般可采用中草药治疗。下面介绍几种常用验方:  相似文献   

5.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说法是鼓励人们全年坚持锻炼,但需要提醒运动爱好者的是,锻炼要遵守科学的规律,否则可能适得其反。 “夏练三伏”的误区 在夏季高温、高湿、无风的环境中,机体通过传导、对流、辐射的方式散热减少,而运动过程中产热又明显增多,这必然对机体产生一系列影响:①体温过高,造成神经系统的机能紊乱,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精神恍惚等,还会使体内的代谢活动受到影响。②快速脱水。在炎夏进行剧烈运动时,人体会大量出汗,造成水分和  相似文献   

6.
牙膏的妙用     
牙膏除用来保护口腔清洁外,还是医治许多疾病的“良药”。 一、人体被开水轻微烫伤或被火轻微烧伤时,在伤处涂上一些牙膏,有消肿止痛、防感染的功效;二、皮肤擦伤后,在伤面涂些牙膏,能止血止痛,防止感染化脓;三、被蚊子、蜜蜂、蜈蚣、蚂蚁、毛虫等蛰伤或咬伤时,涂  相似文献   

7.
为了避免蚊虫叮咬,我经常用花露水涂抹手脚、胳膊等部位。涂抹后局部皮肤会出现红斑、小疙瘩。花露水有止瘁、防蚊虫叮咬的作用,可为何我抹了就会引起不适呢?读者王品花露水是传统的夏季护肤品,具有祛痱止痒、提神醒脑、清凉爽身、防蚊虫叮咬的作用,因而被人们广为应用。花露水防蚊虫叮咬,主要是其中所含的伊默宁  相似文献   

8.
刘茜 《家庭科技》2010,(7):27-27
孩子发烧不一定是感冒.而是可能患了暑热症!暑热症是婴幼儿在夏季的常见病症,它不是因宝宝感染了病菌而发烧,而是因外界温度升高致使体温上升,所以也有人叫它夏季高体温症。  相似文献   

9.
立秋时值公历8月7日前后,此时太阳黄经为135度。“秋”字的构成非常直观,“秋”乃“禾”“火”也,说明立秋之时,“禾”可燃“火”也,暗示谷物成熟了。从这一天起,天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开始逐渐下降。有谚语说:“立秋之日凉风至”,即立秋是凉爽集结的开始。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  相似文献   

10.
痱毒:又称热疖,是婴幼儿夏季常见的化脓性皮肤病。该病的发生多为皮肤不清洁、营养不良、抗病力差,或因痱子被抓破而继发感染所致、痱毒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常继发肾炎,严重的还会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夏防痱毒首先要从消暑降温入手,使孩子少生痱子;其次是勤给孩子洗澡、更换内衣、修指甲。对已形成痱毒者,可在病变处外敷抗生素,周围皮肤用75%酒精消毒。 热痉挛:夏天孩子出汗多,丢失的钠离子也较多,此时如给孩子大量饮用白开水,血液中的钠离子浓度就会进一步下降,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从而使孩子出现四肢及腹肌收缩性痉挛,且伴有头痛、乏力等症状,这种观象称为热痉挛。该症的防治首先是要加强室内  相似文献   

11.
“火”是中医学专用名词,如果出现咽喉肿痛、两眼红赤、鼻腔烘热、口干舌痛以及烂嘴角、牙痛等症状,中医就认为是“上火”。“火”的产生有两种情况:一是直接受自然界的“火热之邪”的侵袭,出现“上火”症状;一是机体内存在的能推动生命机能的看不见的“火”,在阴阳失调情况下,阳盛阴衰,阳气浮炎于上,而引起“上火”症状。  相似文献   

12.
夏季气温高,人体出汗多,且新陈代谢旺盛,不少人食欲减退,胃纳变差,甚至出现夏季热。针对以上情况,专家提出:夏天饮食宜“三清”。 清凉 为防暑降温,应多吃清凉祛暑食品,如西红柿、西瓜、黄瓜、绿豆、山楂、荷叶、薏米等。这些食品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止渴、利尿、  相似文献   

13.
去年,湖南省消费者委员会发出健康提示:经检测,蚊香含4种致癌物质,消费者夏季用蚊香驱蚊时要注意通风防“毒”。消息刊出后,很多读者都很关心蚊香是否有安全的问题。为此,记者采访了北京市消协杨渭源先生。  相似文献   

14.
调节气温 在阳台种植花卉、蔬菜可以增加城市的绿色覆盖面积,不仅具有美化和净化环境的作用,还可以调节气温,使房间“冬暖夏凉”.有专家测试后发现,在屋顶或阳台种植,夏季高温时室温比不种植的低5~6℃,冬季室温比不种植的高2~3℃.  相似文献   

15.
小儿夏季热属祖国医学的“暑热证”、“疰夏”。其症状为全身发热,尤以脑后为甚,体温37.5—38.5℃,或只感手足心热、口渴引饮、虚烦、少汗或无汗、小便清长,个别伴有夜卧不宁、精神萎靡、时作呵欠、喜近冰凉等;也有小儿只有低热,嬉玩、饮食如常者。因本病常缠绵日久,一般要在秋凉后症状方能自行消失。  相似文献   

16.
夏日炎炎,气温升高,湿度增加儿童受暑热后很容易生痱子。家长们除注意不要让小儿在烈日下嬉戏,饮食不要过饱,少吃糖和脂肪以及保持皮肤清洁外,每日喝一碗“三豆汤”颇有裨益。“三豆汤”的具体做法是,用绿豆、赤豆、黑豆各10克,加水60毫升,小火煎成200毫升,连豆带汤喝下即可。  相似文献   

17.
风和 《家庭科技》2014,(5):25-25
正5月5日,立夏。此时农作物生长渐旺,杂草生长迅速。立夏以后,我国各地气温升高,雨量开始增多,大地一片生机盎然。心随自然,人的心情和精神状态也达到一年中最佳状态,因此养生保健正当时。夏季养心为要立夏之后,天气逐渐转热,植物生长茂盛。在人体上,心属火,主血脉,主神志,通于夏气,就是说在夏季,心阳最为旺盛,功能最强。所以对"心"的保健成为当季养生关键。  相似文献   

18.
洞穴旅游症 夏季里地下是凉爽的。例如,在距离地面100多米深的广西桂林芦笛岩洞中,气温常年接近20℃,当洞外气温高达35℃时,如果进洞速度过快,身上还会起鸡皮疙瘩呢!桂林七星岩的洞口附近,由于阵阵凉气从洞口冒出,使人不  相似文献   

19.
市场成了人们谈论当前经济生活的集中话题。回顾1988年“抢购风”席卷国内部分地区市场时,它曾经热得令人头晕目眩,经过一年多的治理整顿,市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1989年夏季以来,全国大部分城市出现一股甩卖商品的风潮,在不时传来的“让利销售”、“还本销售”、“有奖销售”、“大削价”、“优惠价”、“出厂价”声中,市场由热变冷,由波动转为平稳,相当多的商品由过去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变成了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部分商品出现  相似文献   

20.
《家庭科技》2011,(11):49-49
1.冬季保健应适当吃“冷”,常饮凉白开水有预防感冒之效。平时要多饮水,以维持水代谢平衡,防止皮肤干裂,邪火上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