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增长是一连串的事件.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而不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自然资源利用不当会抑制经济增长,利用自然资源促进经济增长是有条件的:人力资源条件决定自然资源能否得到充分利用,市场条件决定资源优势能否转化为经济优势,制度条件决定经济增长的效率.在一定条件下,自然资源禀赋主要通过内生的要素流动、技术和外生的制度安排三种渠道制约经济增长,但在不同时期和阶段,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的重要性不同.经济增长从来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关键在于这些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互动关系怎样.如果从经济增长的意义考虑,由于包含了增长所遗漏的成本考量,资源与增长的相关性会发生变化,转变方向更倾向于资源对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即资源的诅咒将超过资源的福音.显然,从这个意义上讲,自然资源比较优势更像一道虚幻的彩虹和一枚硬币的两面,对这种比较优势的过分倚重会使地区经济发展陷入某种低水平均衡陷阱.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由市场导向的经济形态,在这种经济形态下,所有影响资源配置的人文因素中,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一次抽象:从资源到资产什么是资源?资源通常可分为两大类: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人们习惯上讲资源产地、资源大省、资源大国等概念,多是指自然资源(如矿藏、森林、河J;l、海洋、野生动植物资源等)、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和区位条件优越等,经济地理学者是研究这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能力的空间布局问题的。然而,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并不仅仅停留在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层次上,已深入到社会化…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资源开发型企业 ,是指从事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发的企业 ,相应地 ,所依托的城市是指依托工矿企业和森工企业而建立起来的城市。资源开发型企业是所在城市兴起的缘由与经济社会主体 ,二者的发展顺序为 ,先有资源开发 ,建立起工矿或森工企业 ,由于这些企业在发展中的前后联系和带动效应及在整个过程中由于人口增长所引起的第三产业的发展而形成城市。这类城市的兴衰与资源的赋存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如果在早期的企业与城市发展规划和战略中缺乏远见 ,片面倚重资源开发 ,则会出现资源富而企业和城市兴 ,资源竭而企业和城市…  相似文献   

4.
低碳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治本之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碳农业生产模式是指为实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快速提高,在大量消耗森林、淡水、土地、动植物物种等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投入一定量农药化肥等石化产品来维持运转的农业生产模式.这种高投入高产出农业生产模式需要大量的物质装备和能源资源消耗,引发了农业污染加剧、森林面积逐步减少、水资源枯竭、生物物种资源濒危、土壤沙漠化、表土流失等一系列严重问题.鉴于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本文认为高碳农业生产模式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根源,只有把高碳农业生产模式转变为低碳农业生产模式,才能从根本上有效防止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资源是物质生产的基础。人类在生产上、生活上、精神上所需要的物质能量、信息等,都属于资源。从经济角度看,资源限定于现存的各种自然要素及其所组成的自然环境和人类利用自然要素进行加工、改造,生产出各种经济物品,最后人类在上述基础上不断增长的人口、知识、文化、管理体制等,只要进一步有利于物品的生产和使用价值的提高,都可称为资源。资源可分为三类:自然资源,如土地河流、矿藏、生物等;经济资  相似文献   

6.
如果经济中有足够的技术创新,充分发挥自主创新能力,采用先进适用技术促进经济增长,是可以克服自然资源的稀缺和资源枯竭,促进经济的科学发展,使得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资源存量对经济发展起着很重要的制约作用.反之,如果缺乏有效的研发创新活动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产出将出现负增长,也就是说,在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约束的条件下,经济增长不可能长期持续.因此,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全局,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促进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刻的理论含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董锁成、许存茂在1990年第2期《开发研究》上著文认为,大西北的开发应采取组建“地域生产综合体”的开发模式。地域生产综合体是指,以本经济区自然资源(或从外经济吸引的部分资源)的一定组合为依靠的社会劳动的一定的地理和技术的组织形式,它是社会生产力空间组织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大西北实行地域生产综合体的开发模式,这是由大西北的区情特点及外部条件决定的。首先,大西北有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已探明的矿产资源种类占全国的79%,尤以有色、稀有金属和铁矿矽铁矿、铬铁矿、盐湖资源(钾、镁、锂等)、石棉、煤炭、石  相似文献   

8.
论人文资源及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人文资源是资源中最具活力的资源形态人文资源,是资源的一种具体存在形态,是指以人为核心、本身不具有实物形态、能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对象、环境和条件的那些要素的组合。它同有形的以物质为基本形态的自然资源相对应,所以又被称为无形资源。人文资源并非天然生长而成,构成人文资源的那些要素虽然古已有之,然而其大规模的形成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而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却是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大发展的当代才开始。历史地看,资源内涵的扩充与形态演变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自然资源时期。这主要指农…  相似文献   

9.
资源倾斜配置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杜传忠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的有效动员与合理配置。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必须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益。要实现这一点,对资源实行有效倾斜配置则是必然的选择。一、资源倾斜配置影...  相似文献   

10.
论西部大开发中的储蓄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济增长和储蓄增长是相互促进的 ,影响西部地区储蓄和经济共同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实践中 ,具体涉及到基础条件各异 ,发展程度不同的经济区域 ,储蓄增长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机制的作用表现出很大差异。该文通过研究储蓄增长和经济增长在东西部地区作用机制的差异性 ,寻求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方略  相似文献   

11.
"生态赤字"的制度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的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着透支自然资源且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的问题,这很容易使中国经济在面临"资源稀缺"和"生态赤字"的同时遭遇更大程度的"资源诅咒".分析"生态赤字"产生的根源,并探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制度安排和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制度是影响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一,是人们进行生产和生活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它对一个国家、民族、地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和产生深刻的影响。 地理环境与国家、民族、地区的发展关系十分密切。地理环境是指社会所处的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地形、河流、海洋、土壤、动植物的分布情况以及自然资源和矿藏等,也包括天然的和经过人类改造过的自然环境。大体上讲,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使中国企业界在商海弄潮中,更加注重对无形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但无形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如何,至今尚无有效的测定。我们知道,影响企业经济增长的因某是很复杂的,这些因素除直接地影响企业的经济增长外,它们之间往往又相互作用与影响,它们包括:(1)企业的有形资产即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的质量和数量与组合状态是直接决定企业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2)企业的人才资源、技术进步、信息资源、企业信誉等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又分别渗透到企业的基本要素的质态、量态和结构之中,间接…  相似文献   

14.
资源型经济及其转型研究述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一般认为: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尤其是丰富的矿产资源是工业化起步的基础和经济发展的“引擎”。从世界经济发展来看,较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都是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19世纪的英国、德国得以迅速成长的前提之一是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资源,美国工业化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充分发挥了范围广大的矿产资源的作用。Rosenstein-Rodan①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时,认为自然资源的快速开发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潜在的、重要的催化剂。20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对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持肯定态度的。但是,随后所发生的情况使人们的看法发生…  相似文献   

15.
古典经济学家和早期发展经济学家强调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然而,二战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却与此相悖,许多实证分析也证明自然丰裕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资源诅咒产生的机制在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导致特定的经济社会环境形成,这种环境会对企业、个人及政府等经济行为主体产生激励,各行为主体在激励下的行为挤出了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如导致了制造业部门的萎缩、物质资本及人力资本投资的减少、寻租腐败及利益集团间的权力斗争,从而阻碍了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6.
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以来,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经济增长模式、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与东部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而西部地区赶超势头强劲.本文在区域现状对比分析基础上,一是运用生产函数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模式仍属粗放型,中部经济发展必须从依靠物质资源消耗转到依靠内生动力科技进步的支撑上来;二是运用数学模型实证分析,得出科技进步是提高中部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手段;三是实证分析了科技进步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提升中部经济发展效益的关键;最后,提出中部地区依靠科技支撑、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和创新型经济、提升人力资本、打造区域创新体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自然区域划的河北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的发辰对自然资源和区位特点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对区域政策导向具有较强的敏感性.以省为单位进行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分析,提高全省和不同县域经济发展决策的质量,需要以更为宏观的区域为单位,按照资源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相关理论,依据区域自然资源相同、区位条件相似、产业及产业结构相同或相似、关联度比较大等条件,从各类型地区的自然属性和区位特征出发,对全省不同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技术与自然资源、劳动、资本的表现形式有很大不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源之一。关于技术进步的主要理论和内容既包括马克思的技术发展理论也包括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及曼斯菲尔德的技术创新的扩散理论等。研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二者的关系有必要明确单个企业或部门的技术进步是怎样传导至整个经济中去的 ,以及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变化的机理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与贡献如何量度、测定  相似文献   

19.
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受许许多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制约。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和发展经济学理论普遍认为:决定一定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四,即人力资源、可利用的物质资源、管理效能和技术水平、经济体制。因此,各种经济增长理论或发展理论,尽管它们之间存在种种差异,却无不研究资本积累、劳动力和人口增长、技术进步等因素及  相似文献   

20.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按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的真理,农业的发展是受自然、技术经济条件制约的。因此认真研究自然和技术经济条件对农业的制约作用,对于我们制订正确的农业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制约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主要是指天然形成的土地数量质量、植物的种类数量、气候和水源资源等。农业生产活动就是直接以这些自然条件为活动舞台的,它对农业生产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马克思指出:“种种商品体,都是自然物质和劳动这两种要素的结合。……人在生产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