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上层建筑和生产力之间既有间接的联系,也有直接的联系;这些联系是二者之间的矛盾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前提。而至今被人们忽视或不被人们所承认的生产力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直接联系,其实从上层建筑一产生起就存在着。生产力和上层建筑在它们之间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的基础上发生相互作用,从而构成一对矛盾,形成矛盾运动。提出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理论,对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人类社会的结构中,有三个基本要素: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长期以来,我们许多同志都把这三者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一幢房子的三层楼:底层是生产力,二层是经济基础,三层是上层建筑.正象底层和三层不能直接相通,必须通过二层联系一样,他们认为在生产力和上层建筑之间也不发生直接的关系.所以他们不承认生产力和上层建筑之间也存在着矛盾.究其渊源,这种思想是从斯大林那里来的.斯大林就是否认上层建筑可以直接同生产力发生关系,认为"上层建筑只是通过经济的中介,基础的中介与生产发生间接的联 相似文献
3.
关于生产力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迄今为止,我国理论界仍沿袭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一书中提出的基本观点。斯大林认为:上层建筑同生产力不发生直接联系,不构成一对矛盾,上层建筑“通过基础的中介同生产仅仅有间接的联系”。(着重号是引用者加的)斯大林的基本观点展开来说就是:生产力仅仅通过经济基础的中介作用同上层批筑发生间接联系,对上层建筑起间接的或者说“归根结底意义上”的决定作用;生产力与上层建筑不发生直接联系,对上层建筑没有直接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在生产力的矛盾运动过程中具有主导作用。 科学技术和劳动者的矛盾统一体,就其“质”上来说,劳动者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丰富知识,提高技能,使劳动者素质得以提高,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人们的实践经验、技术技能通过升华形成知识技术形态时,就会要求劳动者与之相结合、相适应。矛盾双方在统一体中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当科学在理论上突破,产生了技术上的革新,并要求应用于生产时,旧的矛盾统一体就被新的矛盾统一体所代替,这就要求劳动者在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上与之相结合,要求劳动者提高其科学知识水平,掌握技能,以达到在“质”上的相互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总是在生产力运动中表现为“质”上由不适应到基本适应,又从新的不适应到新的基本适应这样循环往复、在否定之否定中不断提高、发展的过程。就其“量”上来说,人们在认识世界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社会能否持续健康地发展取决于深层改革。“深层问题”存在于上层建筑领域。上层建筑与生产力有直接联系 ,它为生产力发展提供社会环境和条件 ,制约生产者生产活动的空间 ,整合系统力量 ,协调社会发展。上层建筑的作用与其运作方式密切相关。历史发展到今天 ,“间接—放权—法治”应当成为我们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关于生产力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关系,迄今为止,我国理论界一直沿用1950年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一书中的基本观点,即上层建筑与生产力不发生直接联系,因而不构成一对矛盾,上层建筑只是“通过经济的中介,通过基础的中介同生产仅仅有间接的联系。”①多年来,我国在研究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时,仅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7.
马英华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3)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是当代理论和现实向我们提出的新课题。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并不否认上层建筑与生产力之间的直接联系,理论和社会实践的发展也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同样是一条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将其纳入社会基本矛盾规律体系,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生产力?生产力以什么样的形态存在,其发展的标志是什么?生产力的本质应如何理解?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理解与阐释,有着不少的存疑与误读。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可以得出劳动资料或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即为马克思历史观视野中的生产力的结论。生产关系相对于活动着的人们来说,不是别的什么东西,它“不过是他们的物质的和个体的活动所借以实现的必然形式罢了”。将生产力理解成人的生产实践活动的结果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将生产关系理解成人的“自主活动形式”,那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即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与人的“自主活动形式”的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本质上表现为物质生产活动与“自主活动形式”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唯物史观为人类理解和把握文明形态的生成演进规律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基本原理具有深层的文明意蕴:社会生产力是人类创造和推进文明形态的根本力量,生产关系是区分人类文明形态的内在依据,二者的矛盾运动是文明形态得以发展演进的动力源泉。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推进文明形态高质量跃迁,在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中生成文明形态的全新内在秩序,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超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唯物史观为根本遵循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必然也必须在进一步发展中自觉引领世界生产力发展,不断推进人类生产关系变革,重塑世界文明交往方式,实现世界文明和合共存、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现有教科书一般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以生产关系为中介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总和),并以此为中介反作用于生产力。这种阐述的正确性是毫无疑义的。然而从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上层建筑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并非只有这种间接反作用的途径,还存在着另一种途径——直接反作用。充分认识这种直接反作用,对我们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是通过它们之间的矛盾运动展开的。它们之间既对立又统一 ,由此推动人类社会历史不断向前发展。从总体上看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 ,就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运动 相似文献
12.
论汉代土地占有形态及其矛盾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代是中国古代土地占有形态的重要变动时期。这一时期 ,国有土地与私有土地、大土地所有与小土地所有等种种土地占有形态都处在剧烈的矛盾消长中。汉代统治者已有了明确的对土地的所有权观念与经营意识 ,无论是公田的屯垦、草田与苑囿的管理 ,还是对山林川泽的经营 ,都与前代大不相同。与之同时 ,土地私有也迅速发展 ,渐成浪潮。在土地私有化的浪潮中 ,大土地所有、小土地所有与国有土地三者间发生了复杂的矛盾运动。在这一过程中 ,国有土地既面临着大土地所有的侵蚀 ,又要补充小土地所有者对土地的丧失 ,处在萎缩之中 ;小土地所有者的先天不足使他们无法面对来自国家的重负与来自大土地所有者的侵逼 ,卖田室 ,鬻子孙 ,无法自保 ;唯有大土地所有者 ,冲破了汉王朝的种种限制 ,渐以坐大 ,酿就了东汉王朝分崩离析的经济温床 相似文献
13.
党的建设始终是定位在提高党的事业能力,即党在革命时期领导革命的能力和在执政时期执掌政权的能力。党的事业是党的事业能力的对象化,是党的建设的一面镜子。党的建设的每一步进展带来党的事业能力的相应提高,从而也就推动着党的事业的相应进展。同时,党的事业也引领党的建设,对党的建设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注入新的活力。党的建设同党的事业之间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的矛盾运动就构成了党的历史的全部内容。 相似文献
14.
社会的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进行的,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又是在个人的活动中实现的,因此,研究个人的活动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有助于把握社会发展的内在机制。一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自己的唯物史观的研究方法时指出,唯心史观的研究方法是从意识出发,把意识看作是有生命的个人;符合实际生活的研究方法则是“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意识仅看作是他们的意识”,因此,“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 相似文献
15.
在研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时,如果抛开社会科学,以为“科学”指的只是自然科学,那么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解将是不全面、不彻底的。“科学”不仅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只有把社会科学纳入第一生产力的轨道,才是准确的,符合客观事实的。既然如此,那么,社会科学如何转化为直接生产力:途径、难点、机制? 相似文献
16.
从生产力的主体方面出发研究生产力运动规津,是生产力研究的基本途径之一.本文从什么是生产力主体性、劳动工具和对象是主体性展开了的实物形态、主体性的社会化过程这样三个方面来谈谈关于生产力主体性的问题.一、生产力主体性的一般理解 相似文献
17.
论鲁迅的心理矛盾运动盛文庭人是客观世界的存在物,任何人都在自身的矛盾运动中走完一生道路。“周树人”之所以成为“鲁迅”、成为毛泽东称颂的伟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就是因为他在人生道路上勇于和善于去克服矛盾,用他的笔“呼啸着前进”,追随了革命历史车轮的... 相似文献
18.
国民党在1929年6月制定了三民主义文艺政策,但第二年6月,这个党的实权派———蒋陈派又暗中支持发动了长达7年之久的民族主义文艺运动。政策和运动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而矛盾背后又隐藏着深刻的政治原因:三民主义文艺政策的制定是孙中山思想影响和国民党政治惯性运动的结果,而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发动则是国民党实权派政治意志的曲折体现。 相似文献
19.
20.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做人的思想转化工作。思想转化,或者说思想的积极变化,同世界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一样,是矛盾运动的结果。研究思想矛盾的构成、运动及其规律,是实现转化工作目标取得主动权的关键。本文试就思想转化的机制和特点,谈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