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模式说”值得商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来"中国模式说"一时兴起,但这一说法值得商榷.主要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存在某种固定的发展模式;发展经验不等于发展模式;中国模式说既不符合中国发展现实,又不符合中国迅速变化的时代特征;苏联模式及其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也证明了所谓的模式是有害的;中国模式说会引发负面的国际效应;中国模式说会掩盖中国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的"模式"与"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以"模式"为基础、"特色"为目标的独特的方式,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通过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扬弃,逐步形成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标志的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期进一步研究其思想内涵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21世纪的继续前进仍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名称及内涵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名称及内涵的历史演进过程中,毛泽东在建国后提出"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开始中国式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初探索;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初步形成;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仅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且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颜利 《江汉论坛》2007,3(11):5-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根本突破,前者与后者有诸多方面的不同,但前者并不是对后者的"彻底否定",后者也并非"死路一条".在正确路线指引下,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可以改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前者对后者是一种辩证的否定.正确认识、科学分析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就要把它放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根据它所处的社会环境来进行,要用唯物史观来科学评价,要避免历史虚无主义态度.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文明类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突破了"五种社会形态说"。"五种社会形态说"不是马克思的原意,而是"苏联模式"的产物,在实践上带来了严重失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造成了理论困惑。文明类型研究变"单线发展"为"多线互动",使理论与历史和现实的事实更加一致。文明类型研究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为创新中国现代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苏联模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两种模式。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先是借鉴苏联模式,后又构建了具有创新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实现了对一系列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理论创新。其演进路径即从"超阶段论"的"左"倾路线到初级阶段论的求实路线的转换;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重点的转移;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体制的转化;从封闭孤立到全面开放的对外经济格局的转型;从以人为末到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的转变。梳理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路径无疑对探寻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借鉴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经验教训,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来源。邓小平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高度深刻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根本原因,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他首先在指导思想上进行拨乱反正,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的结合。他在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基础上,搞清楚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又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解放的三个阶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56年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先后面临着对苏联模式的教条主义、对传统中国社会主义模式的教条主义、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模武的教条主义、对片面"物本"经济发展的教条主义的制约.为了克服这些教条主义,中国共产党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思想解放.通过思想解放,不仅克服了教条主义对思想的制约,而且趟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今后的思想解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9.
"两个必然"原理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理论,它指明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为实践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持。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特别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影响了人们对"两个必然"的信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曾面临巨大的压力。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则为"两个必然"原理提供了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10.
杨扬 《天府新论》2009,(2):6-10
"第三条道路"理论所反映的是资产阶级政党在挫折与困境中认真反思,转而务实、开放地对待各种理论,包括过去自己曾反对过的、被实践证明具有真理性的观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其打破教条,兼收并蓄的思维方式不仅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具有现实意义,对世界上其他社会制度的国家也应该有所启示.但"第三条道路"在中国缺乏生存和发展的土壤.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国情的自身特点的结合,决定了我国必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不仅在理论上具有可行性,更是在实践上具有可操作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是一种理论体系,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同时,作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因此,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中华民族在对外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对内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独立和发展两大历史性课题的方法路径上,先后经历了不同程度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的"西化"之路,向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学习的"苏化"之路,最终走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发展道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一系列一脉相承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当今时代需要以更加开放的视角,既坚持中国特色,又充分借鉴世界文明成果,进一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中国模式"概念的系统性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模式"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中国特色模式、社会主义模式、发展模式是"中国模式"的三重内涵;"中国模式"就是道路、经验、理论的有机统一,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模式"的三层外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模式"生成发展的根本机制,是"中国模式"的成功之"道"."中国模式"实际上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马万顺 《理论界》2010,(12):13-15
"中国模式"对认识社会主义历史必然性具有启示性作用。包括: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可以直接走出一条深刻把握世情与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走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后发国家现代化的一种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世界和谐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反衬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每个重大场合都始终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并对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进行了较为充分的阐述和解读。习近平对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解读遵循了独立自主探索中国道路的基本精神,遵循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新形势对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统一上;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中国的社会主义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习近平对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解读,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有利于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有利于树立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有利于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正确方向,有利于指导构建与中国大国地位匹配的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15.
走出误区——“斯大林模式”给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斯大林模式”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但由于斯大林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一开始即存在误区,把马恩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特别是第一阶段)基本特征的科学预测,硬套到经济技术文化相对落后的苏联,把可以超越资本主义制度误作为可以超越现代文明,结果导致战略选择上的严重错误,僵化的体制模式妨碍了苏联的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至少应从斯大林模式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中得到两点重要启示:一,现实社会主义不是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任何超越社会阶段的认识和实践都将受到历史规律的惩罚;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相似文献   

16.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不但是学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社会"二元结构互动关系,构建适用于中国的"市民社会"概念,形成中国本土化"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析性理论模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推进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对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取得了重要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处于发展之中,只有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18.
《江西社会科学》2017,(7):29-34
伴随着学术界对于"中国梦"研究的不断深化,"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深层次关系问题凸显出来,大体上有以下三种代表性的解读模式:形式与内容关系、继承与发展关系、目标与手段关系。这些解读模式对我们科学地认识和评价"中国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中的地位与价值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同时也提醒我们,在探讨"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的问题时,必须首先明确在什么意义上理解和把握"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研究与讨论陷入混乱状态,促进彼此间的学术交流与对话。  相似文献   

19.
中国道路,西方话语中一般称为"中国模式"。在中国模式的性质判断上,西方学者有中国特色资本主义模式说、新自由主义模式说、儒家资本主义模式说、国家资本主义模式说、第三条道路说、威权社会主义模式说、市场社会主义模式说、后社会主义模式说等等。从总体来看,西方学者的解读,或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偏见,或带有形形色色的政治意图,或秉持错误的方法论原则。中国模式不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中国模式的内容和性质是确定的,是非成败也是有定论的。对于西方学者的歪曲解读,我们应该仔细地加以甄别,审慎地展开批判,同时应该积极建构中国道路的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使中国模式的成功实践转化为学术共同体的学术自信。  相似文献   

20.
"中国模式"是具有中国形态、中国风格和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的产物.同时,"中国模式"要求规范性与全面性解读,旨在最终取代危机缠身的全球资本主义整合模式."中国模式"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在表现.从众多中西相关研究中全面梳理有关"中国模式"的科学界定,可以有力地证明独树一帜的"中国模式"没有"克隆"当今世界主流发展模式,更以自身不断演变有力地证伪"历史终结论"与"华盛顿共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也随之从治理战略和制度创新中凸显其在基本经济制度、体制转轨、发展道路及对外开放层面的制度机理与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